劉國信
(山西省陽城縣畜牧局,山西 陽城 048100)
今年以來,全國生豬價格持續走低,豬糧比價再次跌破盈虧平衡點,導致養豬利潤大幅縮水。業內人士認為,目前生豬行情的階段性底部特征已經出現,近來豬價跌幅放緩,預計后期價格繼續下跌的空間有限,隨著后市消費需求上升,生豬價格有望溫和反彈。
“一年漲、一年平、一年跌”的生豬價格一直以來被稱為“三年走勢”,然而今年卻有些反常。在經歷去年火箭式上漲之后,今年并未出現人們普遍預期的“平局”,轉而掉頭向下,直至跌破6∶1的盈虧平衡點。對此,很多業內人士感嘆,如今市場變化莫測,真正難以準確預判。
去年一度領跑CPI的豬肉,今春以來價格為何持續走低?業內人士分析認為,今年以來終端消費市場長期低迷不振是豬價下滑的主要因素。與此同時,生豬存欄增加,豬肉進口增量,市場供應充足,都對生豬市場帶來一定的影響。
業內人士指出,今年終端消費市場不僅沒有因為節后需求回落期的結束而迅速反彈,相反進入3、4月份后仍然低迷不振,導致市場需求下降超過預期,造成生豬價格一路下滑。同時,屠宰企業乘機壓低收購價,有些養殖戶出現恐慌性拋售,使跌幅明顯較往年增大。
此外,輪儲、放儲和進口豬肉對國內豬肉市場的沖擊也不可小覷。2012年前2個月我國豬肉進口保持量增價揚的態勢。進口肉不僅對終端肉價影響較大,而且還影響到屠宰企業的實際盈利水平,從而影響屠宰企業的收購及屠宰者積極性。
業內人士認為,目前生豬行情的階段性底部特征已經出現,近期受大豬供應量和豬肉進口數量回落的影響,以及國家凍肉收儲調控政策的釋放,跌幅已經放緩,正在形成觸底反彈之勢,但漲幅非常有限。
據了解,由于去年生豬價格一路高漲,一些養殖戶紛紛補欄,加之去冬今春豬病形勢較為平穩,成活率較高,造成今年市場供應量持續增加。另外,隨著近期國家一系列穩定物價政策和生豬市場調控預案的啟動及逐步落實,國內企業進口動力減弱,豬肉進口量已出現高位回落,進口豬肉的減少,亦將進一步減小對國內生豬市場的沖擊。
由于生豬存欄保有量維持正常水平,加之目前正面臨豬肉消費淡季,因此,盡管生豬價格已進入觸底反彈階段,但近期漲幅還非常有限,養豬業不會馬上“柳暗花明”。
目前,我國生豬生產整體已進入高成本階段,而在影響生豬價格的因素中,最主要的還是飼料、人工和流通成本。2010年下半年以來,我國玉米、小麥、稻谷等主要糧食品種價格大幅度上漲,目前全國玉米平均價格為2.46元/千克,同比上漲10.8%;豆粕平均價格3.68元/千克,同比上漲4.5%;育肥豬配合飼料平均價格為3.10元/千克,同比上漲7.6%;同時,水電、運輸、藥品費用不斷攀升,導致生豬生產綜合成本增高,將會支撐豬價維持在一定的水平,使暴漲暴跌波動周期明顯縮短。
預計年內豬價高峰仍然在秋季,但不可能出現去年那樣的暴漲。縱觀全年生豬市場,將呈現前低后高的價格走勢,但生豬養殖整體效益將受到嚴重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