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抒
(重慶市合川區畜牧獸醫局,重慶合川 421519)
(一)發病情況 2008年2月5日,四川莫萬頭種豬場母豬出現少數母豬流產、產死胎,經各種抗生素藥物治療無效。2月15日,又有63頭母豬相繼發病,且2日齡新生3窩共32頭突然發病,死亡8頭,第二天這3窩剩余仔豬全部死亡,并陸續發生整窩發病的病例,用頭孢類藥、青霉素、磺胺類藥治療無效,且患病豬相繼死亡,死亡豬最小為2日齡,最大為26日齡。
(二)臨床癥狀 仔豬多整窩突然發病,體溫升高至41℃~41.8℃,精神沉郁,眼結膜潮紅,眼瞼腫脹,呼吸困難,喘氣,呈腹式呼吸,站立不穩或癱瘓,發抖,容易跌倒。隨著病情的加重,有的仔豬不能吮乳,叫聲嘶啞,盲目行走、轉圈或頭觸護欄;有的側倒,頭向后仰,四肢呈劃水狀,嘴角流白沫,四肢內側、腹下、尾等皮膚處有紫紅色斑,耳尖發紫;有的糞便干硬,呈算盤珠樣,便秘或腹瀉,尿液發黃。應用各種抗菌藥物治療無效,體溫下降、衰竭而死,病程1~3 d。妊娠母豬體溫升高至40℃~40.5℃,精神沉郁,厭食,呼吸急促,便秘,尿黃;發生流產、產死胎、木乃伊胎。
(三)剖檢變化 剖檢6頭病死豬,其病理變化基本相似,可見血液凝固不良;全身淋巴結腫大、出血,呈紫紅色,切面外翻,周邊出血,呈特征性大理石外觀,有的病死豬鼻孔流出帶血的白色液體;鼻腔呈卡他性炎癥變化,喉頭腫脹,有點狀出血,氣管內有泡沫樣液體;肺水腫氣腫、出血;心包積液,心肌松軟,心冠脂肪、心內膜有散在出血點;脾臟呈暗紅色,邊緣有出血點和出血性梗死;肝臟腫脹,質硬,切面模糊,膽囊腫脹呈球狀,內充滿膽汁,腎顏色變淺,有散在針尖狀出血點,胃腸漿膜、黏膜、膀胱黏膜有大小不等的點狀出血,回腸、盲腸瓣及結腸有紐扣狀潰瘍。剖開顱骨可見腦膜水腫、出血、充血,腦切面白質和灰質有點狀出血。
(四)診斷 根據臨床癥狀、病理變化和實驗室診斷為豬瘟、偽狂犬和鏈球菌病混合感染。
(五)防治措施
1.該場確診后于2月25日,對全場種豬緊急接種豬偽狂犬gG單基因缺失苗、豬瘟兔化弱毒疫苗、豬鏈球菌多價濃縮滅活苗,20 d后強化免疫一次。初生仔豬乳前滴鼻1 ml/頭,同時進行乳前肌注1頭份的豬瘟兔化弱毒疫苗,在10日齡再次注射豬偽狂犬gG單基因缺失苗,15日齡強化肌注1.5頭份的豬瘟兔化弱毒疫苗,同時結合鏈球菌敏感藥物治療,對豬場進行全面消毒,疫情很快得到控制。到3月20日,再未出現母豬發病情況,新生仔豬也未出現新的病例。
2.對豬舍進行隔離封鎖,病死豬進行無害化處理,對病情嚴重的豬應集中處理、淘汰,消滅傳染源。對豬場進行全面消毒包括環境、人員、豬舍、工具、糞便、以及進入豬場車輛消毒等,增加消毒次數。
3.改進豬場免疫程序。公豬每年3次免疫豬瘟、偽狂犬病苗、鏈球菌苗、細小病毒、乙腦等;母豬產前85 d注射偽狂犬基因缺失苗1頭份(海博萊);母豬哺乳期20 d注射豬瘟高效細胞苗1頭份;仔豬吃奶前用偽狂犬滴鼻和豬瘟肌注同時超免,待1~2 h后再吃足初乳;15日齡再次注射偽狂犬一頭份,20日齡強化注射豬瘟苗一頭份;產前7 d產后7 d給母豬投服利高-44(美國輝瑞公司生產)+強力拜固舒控制鏈球菌;母豬定期投服保健藥;仔豬斷奶前7 d投服利高-44(美國輝瑞公司生產)+強力拜固舒控制鏈球菌;三月后抽血檢查后根據抗體水平再調整免疫程序。
4.發病仔豬每天用林可霉素3 ml,地塞米松2 ml注射單側,另側注射頭孢類藥物,每天兩次,連用2~3 d,;發病母豬用氨芐西林5 g,地塞米松6 ml,VC20 ml肌注,每天2次,連用3 d;全場豬群拌藥飼喂,每噸飼料添加阿莫西林300 g,強力拜固舒500 g,15%金霉素2 kg,5~7 d為一療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