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洪寶,胡建軍,陳德祥,劉永恒
(1.江蘇淮安市淮安區車橋鎮農技推廣服務中心,江蘇淮安 223221;2.江蘇淮安市淮安區淮城鎮農技推廣服務中心,江蘇淮安 223200;3.江蘇淮安市淮安區動物衛生監督所,江蘇淮安 223200)
(一)發病情況 2012年5月19~22日,淮安區車橋鎮一獺兔養殖戶邱某飼養的650只獺兔發生以精神萎頓、食欲減退、呼吸加快、皮膚及可視黏膜發紺、體溫升高和流涕為主要癥狀的疾病,并有48只病兔死亡。邱某曾使用青鏈霉素等藥物進行治療無效,于是前來求診。筆者根據臨床癥狀和病理變化,并結合實驗室檢驗結果,確診為獺兔巴氏桿菌病。現將該病例的診治情況報告如下。
(二)臨床癥狀 患病兔主要表現為精神萎頓,被毛粗亂,食欲減退甚至廢絕,呼吸加快,皮膚及可視黏膜發紺,體溫升高,有的高達41℃以上。鼻孔流有漿液性或粘液性透明粘液,偶有咳嗽、噴嚏,有的病兔出現腹瀉,糞便呈綠灰色,有的還出現中耳炎、結膜炎、角膜炎。病情嚴重者臥地不起,四肢抽搐,最后死亡。
(三)病理變化 剖檢病死兔,主要變化有鼻黏膜充血,鼻腔內有許多粘性、膿性分泌物,喉頭黏膜充血,有散在性出血點,氣管黏膜充血潮紅,有彌漫性出血點,并有多量的血樣泡沫,肺部嚴重充血水腫,兩肺大葉及氣管有明顯充血和出血點,肺呈肝樣變,胸腔積有較多量淡黃色液體,膽囊脹大,膽汁稠厚;心內外膜有針尖狀出血點;胃腸道充出血,胃黏膜脫落并有草糜和凝乳片狀混合內容物;脾、淋巴結腫大出血,肝腫大質脆,表面有許多灰白色壞死灶,有的腸黏膜充血出血。
(四)診斷 根據臨床癥狀、病理變化和實驗室診斷為獺兔巴氏桿菌病。
(五)防治措施
1.立即采取隔離和消毒措施。立即將發病獺兔進行隔離飼養,對病死獺兔進行無害化處理,并對養殖環境和養殖工具以及受污染的場地用漂白粉進行全面徹底的消毒滅源,以減少互感機會和死亡,防病情擴散和蔓延。
2.積極選用藥物治療。藥物治療以直接局部治療為主,全身治療為輔。局部治療以用10%磺胺嘧啶為好,鼻炎滴鼻,結膜炎點眼,中耳炎向耳內灌入3~4 ml即可。全身治療每只兔用丁胺卡那霉素肌肉注射4萬單位,1d1次,連用4 d。
3.緊急接種疫苗。緊急注射巴氏桿菌滅活蜂膠疫苗或兔瘟巴氏桿菌二聯滅活蜂膠疫苗1次,2 ml/只,6個月后再注射一次。
4.極力做好預防工作。加強飼養管理工作,定期清除兔舍糞便,定期開展兔舍、兔籠及周邊環境的消毒工作,降低飼養密度,加強通風,消除一切應激因素。
5.建立無多殺性巴氏桿菌種兔群。選擇鼻腔無癥狀,并經鼻腔連續細菌檢驗陰性的種兔做健康群繁殖,禁止隨便引進種兔,必須引種時,應先檢疫后,隔離觀察1個月,健康者方可進場,一旦發現病兔立即隔離或者淘汰,以建立健康群。
經過采取上述防治措施,病情很快得到了控制,第3天停止死亡,并不再有新的病例出現,1周后病兔基本痊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