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維軍
(山西省柳林縣農機局,山西 柳林 033300)
“十一五”期間,呂梁市機械化深施化肥,精少播種,秸稈還田,土壤深松等農機實用技術得到了有效推廣應用。特別是機械化保護性耕作實施面積大幅度上升,極大地推動了呂梁市農業的可持續發展。農機化生產技術從玉米推廣到了谷子、豆類、薯類等農作物,保證和促進了糧食產量快速穩定增長。研制、引進、示范、推廣了玉米收獲機、薯類播種機和收獲機、大棚微耕機、牧草機械、植樹挖坑機等一大批農機具,滿足了現代農業和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發展需要。農機化科技貢獻率不斷提升。農機裝備總量增速加快,機械化作業水平穩步提高,主要作物的關鍵環節機械化程度有了較大的突破,農機社會化服務體系的功能明顯提升,農機化經營效益明顯增長,促進農民增收效果顯著。當前,農機化發展又面臨著更多的機遇:
呂梁市學習實踐農機服務活動認真履行職責,切實肩負起掌握情況、提出建議、總結經驗、發現問題、監督檢查的責任。成立了學習實踐活動領導組,創新工作方法,加強宣傳和技術服務指導,對不同部門、單位、農業合作社要根據實際靈活指導,使學習與實踐活動切合實際、取得實效。精心謀劃,作出安排,充分運用報紙、廣播、電視、互聯網、墻報、宣傳欄、宣傳標語等媒體,廣泛宣傳農機服務先進典型,宣傳學習實踐活動的部署、要求、做法、經驗和成效,營造濃厚的學習實踐活動氛圍,進一步激發農機廣大干部職工加快轉型發展,跨越發展,實現綠色崛起,促進農機發展的熱情和干勁。要堅持把新技術、新的科技成果、創新精神貫穿于宣傳活動始終,著眼于推動科學發展,促進當前工作,精心設計和組織各具特色的宣傳活動,不斷豐富活動方式,不斷創造新的經驗,努力使農機服務知識宣傳學習實踐活動深入實際。
農業和農機經濟的發展,土地合理流轉,小城鎮建設步伐加快,民營經濟的快速發展,二、三產業的興起,大量剩余農村勞動力的轉移,給機械發展拓寬了空間,農機化的替代已成為必然。呂梁市農機社會化服務組織不斷增加;農機合作社日益增長,農機戶數量越來越多,逐漸形成了以合作社和農機大戶為龍頭,以農機中介服務組織為紐帶,以縣、鄉、村農機服務組織為依托的農機社會化服務大格局。農機社會化服務既提高了農機利用率,又增加了農機戶的經營收入,積極地推動了農機服務市場化、社會化、產業化的進程?!笆晃濉逼陂g,由于國家對農業機械化發展的大量投入,有效地增加了農民經營農業機械的收入,社會、經濟效益逐年提高。
國家財政對農機化投入力度不斷加大,為快速推進農機化發展注入了內在活力。呂梁市農機購置補貼自2005年實行以來,經過近5年的發展,補貼資金逐年增加,農民獲益面越發寬廣,已成為呂梁市“三補貼兩減免”支農惠農政策的重要組成部分。
“十一五”期間,全市共發放農機購置補貼資金6722.86萬元。其中僅2010年,完成中央和省級農機購置補貼資金3046.077萬元,購置各類機具20486臺件(其中主機1288臺,機具19198臺件),農機企業銷售額達10300余萬元,吸引農民投資15685.69萬元。呂梁市呈現出自實施農機補貼政策以來前所未有的高速發展勢頭。
農機購置補貼是國家對農民個人、農場職工、農機專業戶和直接從事農業生產的農機作業服務組織,購置和更新農業生產所需的農機具給予的補貼。它對改善農業裝備結構、提高農機化水平、增強農業綜合生產能力、發展現代農業、繁榮農村經濟具有重要意義。
“十一五”期間,呂梁市每年平均有近1萬臺農機具參加農業搶險、抗旱、排澇、農建和病蟲害防治,有力地改善了農業生產條件,提高了農業抵御自然災害的能力,最大限度地減少了災害造成的損失,確保了農業生產穩定發展。目前,農業機械承擔了呂梁市30%以上的農田作業,“三夏”、“三秋”作業時間比“十五”時期縮短了1/3。
加大農機購置補貼力度,及早發放農機購置補貼款,避免貽誤農時,打擊農民積極性。同時在資金的安排和使用上,要早安排、早落實,以便于農民籌集資金,不誤農時。農機購置補貼應更多的向適合本地需要的農機傾斜,要能體現當地特色。對于需求量大的農業機械,要提高補貼額度;對于市場上需要但推廣度不高的農業機械,要適當提高補貼力度和推廣力度,切實增強該產品的競爭力;對于市場上已經飽和的產品,要逐步取消補貼。
在購機補貼資金的安排上,突出重點,優先做到向農機大戶、產業開發大戶、配套購置機具的農戶、科技示范戶、“平安農機”示范戶和農機作業服務組織傾斜,努力提高資金的使用效益,避免撒胡椒面的狀況發生。
必須科學分析,搶抓機遇,準確把握農機化發展形勢,明確認識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和困難,理清農機化發展的思路,以積極創新的精神,不斷探索新時期農機化發展的新機制、新途徑,全面開創我市農機化發展的新局面。
加大對農機操作人員的技術培訓工作。充分利用好培訓經費,對農機手進行免費的農機作業培訓,使其熟練掌握操作技能,并將培訓政策常態化。
農業機械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工作,是保障農機化穩定發展的基礎環節,它對保障人民生命財產安全,保證農業機械的高效使用,促進農機化又好又快發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笆晃濉逼陂g,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機械化促進法》和《國務院農業機械安全監督管理條例》的要求,我們加強了監理隊伍依法行政工作的力度,規范了農機安全監理執法程序,嚴格落實了有法可依、執法不嚴、違法必究的依法行政原則,建設了一支政治可靠、業務精通、作風過硬的農機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隊伍。通過“平安農機”建設,積極宣傳農機法律法規,嚴格檢查各種農機違法違章行為,落實各項農機安全管理措施,為農業機械生產作業提供一個規范、安全的發展環境,確保了全市“十一五”期間農機安全生產工作的健康穩定發展。在一系列強農、惠農、護農和鞏固農業基礎地位政策的引導下,公共財政的投入推動了農機化的快速發展,這些政策從農機發展的實際出發,把各種扶持措施上升為法律規范,建立了促進農機化發展的長效機制,這對激發農業機械化發展起到了巨大作用。為呂梁市經濟社會發展和新農村建設作出更大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