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顯輝
(渦陽縣農機監理站,安徽 渦陽 233600)
隨著農村經濟的不斷發展和農業生產的規模化經營,拖拉機已成為現代農民發家致富的好幫于。但是,由于各種原因很多有機戶不到農機監理部門掛牌入戶,不參加年檢,無駕駛證就投入運營和作業,造成了拖拉機掛牌率、年檢率和持證率較低的不利局面。隨著《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的實施,農機部門在原有執法權受限的基礎上又失去了道路檢查權、行政處罰權和事故處理權,這給本就脆弱的農機管理帶來較大影響,給農機安全生產帶來很大的隱患。怎樣提高拖拉機的“三率”成了廣大農機監理工作者面前的一項嚴峻工作。
(1)監管力量薄弱,經費不足,安全檢查難以全面落實。隨著《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的實施,農機監理人員的監督管理處罰權力大大降低,使得農機執法人員的執法行為處在被動的困境之中,再加之監理經費的嚴重不足,農機安全檢查難以全面落實。
(2)農機手遵紀守法意識淡薄,安全生產意識差,不能自覺地按法規要求主動申請登記、上牌、檢驗、考試。受傳統觀念的影響,有些機手對拖拉機入戶掛牌、年檢和有無駕駛證認識不足,認為拖拉機(尤其是小型拖拉機、手扶拖拉機)是自家的“牛”,農忙時犁地、種地、收莊稼、送肥和送料,人戶、年檢和辦駕駛證沒有用,只是多花錢。同時農閑時拖拉機受低速汽車的影響,運輸生意明顯減少,收入較低,不愿花錢辦證、掛牌和年檢。
(3)負擔加重機手難以承受。從2005年5月1日起,凡是新入戶掛牌和年檢車輛都必須參加車輛第3者保險,有些機手法制觀念淡薄,對保險認識不夠,認為上保險負擔加重了,加上保險公司在事故發生后,保險賠付不規范、不及時,為逃避上第3者保險不去掛牌、年檢,造成掛牌、年檢率大幅度下降。
(4)監理人員工作畏難,服務跟不上。《道路交通安全法》的實施,使農機監理執法范圍縮小了,上路檢查權和行政處罰權沒有了,工作難度加大了,有些農機監管人員工作中產生了畏難情緒,出現服務跟不上的現象,也是造成拖拉機“三率”下降的原因之一。
(1)加大農機執法力度。農機主管部門應積極與當地政府和公安交警部門聯系,引起政府高度重視,完善農機機構,可與公安交警成立農機聯合執法中隊,加大農機安全監理投入,配齊農機執法人員和執法裝備,落實好農機監理人員應有的待遇,確保農機安全執法正常進行,加大農機執法力度。
(2)借平安農機示范建設,加大宣傳力度,增強機手法制觀念和自覺守法意識。?農機監理部門要借“平安農機”示范建設,利用一切手段,大力宣傳農機法律、法規。充分利用廣播、電視、報刊等媒體做宣傳,將法律、法規普及到村,做到家喻戶曉、人人皆知,以提高機手的法制觀念和持證、掛牌及年審意識,增強機手參加辦證、掛牌和年審的主動性和自覺性。
(3)建立健全農機安全學習制度,抓好農機安全學習。農機監理部門要根據本地農時農事實際情況制定出一套切實可行的農機安全學習制度,利用安全學習機會向廣大駕駛員宣傳農機法律法規,用簡單明了的例子講清拖拉機無牌、無證或有牌不參加年審一旦出現事時故所造成的損失,讓廣大農機駕駛人員切實領會安全知識和法律的嚴肅性,自覺去監理部門辦證、給拖拉機入戶、參加年審。
(4)積極與保險部門協調、溝通 。農機監理部門應及時把拖拉機駕駛員反映的有關保險方面的問題與保險部門協調、溝通。急機手所急,解機手所需。一旦出險,要及時給機手解決,提高機手對保險的認知度和信任度,擴大參加保險的響應范圍,消除機手為不買保險而不去掛牌或不去年審的現象,提高車輛掛牌率和年審率。
(5)堅強農機執法隊伍建設,端正農機執法人員思想,切實做到“文明監理、優質服務”。一是切實克服畏難情緒,牢固樹立“以民為本,為民服務,幫民解難,助民增收,保民平安”的觀念,正確處理好執法與服務的關系,提高服務質量。二是改變服務方式。改變過去坐等服務為主動上門服務,方便機手掛牌、年審等。三是簡化辦事程序 ,減少辦事環節。凡符合規定的做到“一站式”服務,流水性作業,迅速完成選號、打證和噴漆等工作,減少機手等待時間,使機手不誤農活。以優質的服務換來機手的滿意,提高機手辦證、掛牌和年審的主動性。
新形勢下拖拉機持證率、掛牌率和年審率低已成事實,但是,只要監理人員早行動、早宣傳,服務到家,狠抓安全日活動,加大管理力度,創新工作思路,提高工作效率,齊心協力,拖拉機的“三率”就可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