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 丹,趙岳峰,郭思佳
(河北農業大學 園林與旅游學院,河北 保定 071000)
在經濟高速發展的時代,城市化得到了迅速發展,人們的環境意識不斷增強,城市園林景觀建設逐漸成為城市建設和市容環境建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綠化建設的同時,最重要的是使城市園林景觀最大程度的發揮效益,從而實現可持續發展。
我國的城市園林景觀建設雖然起步晚,但經過改革開放30年來工作者的不懈努力使園林景觀建設得到了迅速的發展,我國園林景觀的規劃和設計與世界接軌就是一個成功的案例。但與此同時,我國的園林建設也存在著不足之處,具體如下:
(1)園林規劃中植物品種的選擇不合理。據我發現,城市園林中種植的植物要么品種單一,要么就是多樣的名貴樹種,總是不能考慮樹的具體生長情況,植物品種的選擇上不合理,從而不利于形成穩定的環境供植物生長。
(2)創新技術的欠缺。作為新興產業的園林建設,在遇到問題時只采用過時的技術手段,遠不能達到新方法新工藝帶來的效果,從而不可能完成美化環境和生態的目標。
(3)城市景觀建設與生態環境效用不統一。一些城市忽視了園林給人們生活帶來的生態效益,把園林景觀在城市景觀中的地位看得不重,并缺乏技術和經驗,有些只是單純的考慮到廣場或公園在綠化規劃中的觀賞價值和視覺上的沖擊力,不結合城市的實際,使城市景觀園林建設生態效用不統一。
(4)園林規劃重建設輕管理。一些城市花大錢種植了名貴樹種,卻忽視了除草、澆水、修剪及防病蟲害等日常規范管理工作,使樹的生長不夠合理,加之陳舊的設備和微薄的管理經費,不能充分發揮園林規劃的功能。
(5)整體規劃與設計水平有待提高。總的來說,我國園林景觀設計人員的規劃手段和方法以及設計能力還比較低,有些城市不重視城市綠地的系統規劃,缺乏管理和監督,從而使城市整體規劃和設計水平不高。
在城市發展的過程中,環境或多或少的遭到了破壞,但逐漸增強的環保意識,加劇了人們對居住環境的擔憂。城市景觀設計者們從人與自然的和諧出發,想出來一個城市可持續發展的辦法。
城市規劃部門及社會各界在城市的規劃與建設中看到了園林景觀建設的重要性,園林景觀設計的理念是要展現出園林的生機與活力,相關部門也加大了資金投入,并思考生態建設和各地區的氣候、人文等的差異。當時的園林景觀在規劃與設計方面的特點如下:
(1)引進先進園林景觀建設的施工工藝。現在許多城市不斷引進先進的技術并且不斷創新,在建設與綜合運用諸如仿生學、電子產品和音樂噴泉等的新手段新工藝,增添了園林建設的活力。
(2)完善城市園林景觀建設的理念。一些城市在園林景觀建設時結合了本市的諸如歷史、文化和發展現狀等的事實,并進行科學管理和創新,從而完善了城市園林景觀規劃理念。
(3)園林建設和生態環境的結合。一些城市把生態和園林設計相結合,堅持生態優先,重視可持續發展,使園林景觀建設帶來的效益不以犧牲生態環境為代價。
(4)節約園林的探索和推廣。一些城市運用了天然雨水、生活垃圾進行分類、污水得到處理以及鄉土樹種等,不斷探索和推廣節約園林的理念。
(5)具有個性化特點園林景觀設計作品的創作。一些城市創造出來具有地方特色的有利于生態平衡作品以及標志性園林景觀雕塑和游樂場所,突出了城市深厚的文化內涵和文化底蘊,同時為了提升城市品位,展現鄉土民情,形成了塊狀綠地、楔狀綠地、帶狀綠地及混合式綠地四種模式。
我國對現代園林的發展認識不足,看不到重視可持續發展和尊重自然的一面,不重視地區文化特點,只是搞形式主義,強調張揚和人工堆砌,忽視空間塑造。未來園林景觀設計的發展趨勢如下:
(1)規劃長遠目標。現代城市建設就是優秀的人才運用先進的理念和技術,降低建設中的成本,從而提高效益,增強經濟發展活力的過程。園林景觀建設者要設計出全方位的多層次的建設方案,把理念、發展目標和生態相結合,從而推動可持續發展戰略的發展。
(2)明確人性化的設計的主題。堅持以人為本的思想,以人為中心,設計出人性化的園林景觀供人使用。人是園林規劃的中心,在設計中要引入行為藝術心理學等學科,使園林設計的內涵更加豐富,園林景觀的使用者可以欣賞到設計的精巧,從而明確人性化的設計主題。
(3)樹立符合現代城市發展的園林理念。園林景觀規劃設計要以生態環境為前提,走生態建設之路,不斷完善城市功能,美化城市,推進旅游,使生態和社會效益相統一。加強城市生態基礎設施建設,使綠地形態貫穿于整個園林,政府要鼓勵市民,使綠化無處不在。
(4)生物的多樣性。園林生態景觀設計上要注意生態與景觀兼顧,科學和藝術性相結合,注意生物品種的多樣性,生態優先,增加生態效益;適地適種,宜草則草,多引進鄉土樹種;在春季實施綠化,避免反季節給樹種帶來的不良影響。合理布局喬灌草,以實現綠化效果。
(5)多學科高度綜合。園林景觀規劃與設計是城市規劃、環境藝術、園藝、園林學等綜合的學科,要求設計者要用感性的眼光和理性的方法去設計園林建設,同時還需要同自然和社會學者的交流來提高自己的設計水平。未來的園林景觀發展要以社會需求為前提,結合多種學科理論,采用多種科學的手段,對園林景觀設計進行多學科高度綜合。
(6)經濟、社會和生態效益相統一。①生態建設過程中要以人為本,同時處理好經濟、社會和生態效益之間的關系及局部與整體的利益,人與自然的關系。②要進行多層次綠化,原則上要遵循“以小為主,中小結合”,多種學科理論為基礎,多層次立體植物混交種植。③重視生態小區建設,盡量減少噴泉等人文景觀,重點發展自然景觀,改善人們的居住條件,使人的居住條件與自然環境相協調。
我國城市園林設計的起步晚,規劃設計水平還有待提高,未來的園林景觀建設作為城市文明的象征,可以促進城市的可持續發展。因此城市園林景觀建設在設計建設和管理方面應站在較高的起點,同時政府組織,群眾要積極參與。
[1]陳滿.論我國園林設計存在的問題及發展方向[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2008,(10):190.
[2]李忠信.城市綠地系統規劃與景觀設計[M]濟南:山東大學出版社,2009.
[3]李錚生,城市園林綠地規劃與設計[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3.
[4]景星蓉,張健.生態城市及城市生態系統理論[J].城市問題,2004,(6):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