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 靜
(山東省日照市消防支隊,山東日照 276800)
地下車庫建設在有效解決城市停車難問題方面發揮了有效作用和對土地資源的充分利用;同時,也不能忽視其對消防安全方面產生的負面影響。由于地下車庫的投資費用都是相對比較多,若消防安全意識沒有貫徹在工程設計過程中,防火設計在設計中沒有顧及到,也就難免把火災隱患埋下來,火災一旦發生,就必然導致嚴重的經濟損失和人員傷亡事故的產生,因此,加強地下車庫消防安全設計就成為工程設計者必須首先考慮的一個重要課題。
所謂地下汽車庫,主要指是那些室內地坪面低于室外地坪面高度超過該層車庫凈高一半的汽車庫。由于地下車庫位于地下,自然有著比較封閉的空間和比較差的空氣流通條件以及比較大的煙霧、比較低的能見度和比較高的溫度等特點。在此情況之下,萬一有火災發生,就有著非常大的撲滅難度。尤其是燒汽油的汽車,其燃燒所產生的煙非常易于聚集起來,外排很難,對人和車的疏散自然產生很大的困難。
與單一物質火災比較起來,汽車火災本身有著可燃固體物質(A)類火災(如座椅和內飾物等)和(B)類火災(如燃油)的雙重特點,而且那些以天然氣為燃料的汽車還存在著壓縮氣體(C)類火災危險并兼有可燃液體的貯油箱受熱膨脹爆炸燃燒的特點于一身,這些特點就造成停車場火災與其他用途的建筑物火災有著很大的區別。
對于地下車庫來說,由于其孔口面積一般都不大,就難有良好的排煙散熱性能,所以有火災發生時,熱煙就容易積聚而難以散開,緩慢的散熱速度,就導致內部空間溫度急劇升高,甚至能夠升到800℃~900℃以及1000℃以上的高溫,增大1~2 倍室內空氣體積,也會同時增大相應的壓力。尤其是在汽車內部的裝飾物大量采用以聚氨酯類為主合成材料,能在飛快的燃燒過程中,把大量的熱和有毒煙氣在燃燒中釋放出來,因此,萬一火災發生,就很容易導致大面積火場的失控,對建筑物本身的安全造成直接的威脅。
一旦發生火災,通過門窗排出地面建筑的煙、熱大約能占到70%。由于火災發煙量與可燃物物理化學特性、燃燒狀態和供氣程度存在關聯性。一般的地下車庫都存在空氣不足的情況。一旦火災發生,能造成大量物質的燃燒是在缺乏充足的空氣的情況下發生的,這就影響到燃燒速度與燃燒的充分性。在比較長時間的燃燒過程中,便會有濃重的煙霧和大量有毒氣體產生。而地下車庫空間封閉難以有效地排除掉所生成的煙霧。車庫的地下空間也就很快被這些煙霧所充斥,這就極大地威脅到人的生命安全。
地下車庫作為一個相對的封閉體而存在,當汽車被火焰點燃后燃燒起來,就產生很大的熱釋放,快速積累著熱量,那就不可避免地出現轟燃現象,爆炸事故也就很容易形成。
對于新建、改建和擴建的地下車庫設計,必須依據國家有關消防技術規范要求,作好其防火設計的相關問題處理工作。
“汽車庫、修車庫的每個防火分區內,其人員安全出口不應少于兩個”這是車庫防火設計規范中有著明文規定的內容。但是,很多地下車庫在建設過程中,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手法變通,也就是說,存在著在每個防火分區設計一個人員出入口狀況下,一個出入口分別被幾個防火分區所共用的情況也是屢見不鮮。更為嚴重的,存在個別地下汽車庫的人員疏散出口自身沒有獨立設計,而是把地上建筑的疏散樓梯作為人員疏散出口。這顯然是對規范要求的極大地違反,把疏散距離人為地擴大了,就不可避免地把安全隱患埋下了。
在一些地下車庫停放的大都是小汽車,停放的數量比較多,根據每輛車30 m2停放面積計算來看,可以有100 左右輛汽車的停放量,在這樣的車庫正常的狀態應該把汽車疏散出入口設計為兩個。但現實中,出于汽車疏散出入口的設置對地上綠化和設施布置的影響的擔心,以及日常管理的麻煩等考慮,在建設設計中,很多單位采取的是:防火分區設計一個出入口或者不設出入口。這樣的結果必然導致火災發生之時,一旦關閉了疏散通道處卷簾門,就無法再使用防火分區的汽車疏散出口,影響到一些汽車疏散到地下車庫外。
在車庫內一般有濕式和預作用式噴淋兩種噴淋系統,出于對工程造價的考慮,我國使用最多的車庫噴淋系統是濕式噴淋系統。在正常情況下,室內消火栓管線一般都處于充水狀態,必須有冬季保溫措施的設置,否則若凍裂消火栓管線,所造成的財產損失必然是巨大的。但就目前情況下,存在一些地下車庫不設置或雖然設置,但沒有按照規范的要求來對設置方式、位置進行合理設計。
這包括人員和車輛安全疏散兩個方面的設計內容:(1)人的安全疏散設計。車庫設計要堅持以人為本,確保人的生命安全無論什么時候都是第一位的要求。因此,在設計過程中,必須分開人與車的疏散出口;在每個防火分區必須設計2個以上的疏散出口,而設計一個疏散出口的標準應掌握在同一時間的人數不超過25 人或停車數不超過50 輛。要按照一般在>45 m 來掌握疏散距離,設計自動滅火系統應按照>60 m 的標準進行。對疏散樓梯應為封閉樓梯間設計,采用乙級防火門來設計開向樓梯間的門。要把疏散指示標志燈設計在疏散出口。(2)車的疏散設計。與人的疏散比較起來,安全疏散車輛比人的疏散要求設計標準不是很高。其原因在于,一旦發生火災,駕駛車輛的人員一般都不在事故現場且自身帶有車鑰匙。在設計過程中,要按照《汽車庫規范》對地下汽車庫的汽車疏散規定的要求進行:每個地下車庫一般必須設計安全疏散出口2個以上,只有不足100 輛或汽車疏散坡道為雙車道(不小于7 m)的情況下,可以在車庫內進行一個汽車疏散出口的設計。
根據《汽車庫、修車庫、停車場設計防火規范》的相關要求,地下汽車庫停車數達到10 輛以上就必須進行自動噴水滅火系統設置,應設置泡沫噴淋滅火系統于I 類地下汽車庫。但是在工程實例中,基于工程成本問題的考慮,隨著同一區域一些工程項目的先后建成,就形成了連為一體的地下車庫,擁有遠遠大于300 輛的停車數量,而且在每個子項目中的地下車庫為I 類和W 類的,對照規范要求,只進行一個自動噴水滅火系統的設計。但是因不一樣的工程建設時期,其結果為一個I 類汽車庫的事實,泡沫噴淋滅火系統的設計卻被忽略掉了。從滅火效果來看,顯然泡沫噴淋比自動噴水滅火系統更為好一些,若考慮到經濟性的問題,固定泡沫噴淋與自動噴水滅火設備兩者比較起來看,除了固定泡沫噴淋滅火系統的噴頭、泵房相對價格比較高,而其他設備的價格基本一樣。由此來看,分析上述問題,在設計過程中,若出現新建地下汽車庫要與已建的地下汽車庫合并在一起的情況,并且有大于300 輛的總停車數,那么對新建地下停車庫的設計,就必須不再考慮其停車數量的情況,都必須進行泡沫噴淋滅火系統的設計。對于那些已建成的地下汽車庫,要對原有自動噴水滅火系統予以保留,等到有條件的情況下進行改造處理。由此設計能夠對單個車庫消防設計均符合規范要求而連在一起形成超大型地下停車庫后卻無法滿足規范要求的弊病,進行有效地預防。
對于消火栓位置的設計,其不僅要對保證相鄰兩個消火栓充實水柱同時到達室內任何部位,而且還必須對處于明顯易于取用地點的條件也能滿足。在地下車庫工程實踐中,首先考慮到的是不能妨礙汽車的行駛及停泊來進行消火栓的設置位置,設置位置要保證取到消火栓之時不需要越過停泊的汽車,一般來說,都是把消火栓的位置設計在沿停車位方向設置在柱旁。要設計防撞擋堆和護欄來避免汽車碰撞,但這些設置要以不能防礙消火栓和滅火器的正常使用為基本前提。對于室內消火栓水槍的充實水柱要按照≤10 m 和保護半徑不應≥25 m 的標準設計。至于地下汽車庫的室內消火栓的間距,應該按≥30 m 的標準設計。由于在消防過程中存在人防門和防火卷簾能關閉的問題,在對消火栓的設置位置和數量設計過程中,必須對防火分區的影響予以充分考慮,盡量避免出現消火栓跨防火分區使用問題。
[1]GB 50067-97 汽車庫、修車庫、停車場設計防火規范[S]
[2]佟明.淺談大型地下汽車庫的防火設計[J].林業科技情報,2008(2)
[3]杜本杰.淺談地下汽車庫的火災危險性及消防技術[J].建筑防火設計,2005,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