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動態
中國石化北京化工研究院與茂名石化進行半年一次的技術交流,在交流會上雙方確定2012年的合作項目將達10項以上,其中包括開發高熔體強度聚丙烯、丙丁共聚丙烯等新產品,以及用淺冷油吸收技術對煉廠干氣回收裝置進行改造等項目。茂名石化和北京化工研究院在新產品開發方面有著良好的合作關系。在北京化工研究院的指導下,茂名石化開發出一系列受市場歡迎的高附加值新產品,如高速高挺度膜F280M、高結晶聚丙烯HC9012/HC9006BM、超高抗沖聚丙烯HHP8等。此外,北京化工研究院還成功開發了適合茂名石化生產的汽車燃油箱專用料C579、聚丙烯煙膜F300M等產品。
中原油田采油工程技術研究院在空氣泡沫驅油技術基礎上研發的空氣泡沫/表面活性劑復合驅油新技術投入現場使用,預計可提高原油采收率8%~10%。中原油田東濮凹陷地層三采開發難度大。為提高采收率,該院組織骨干力量研發不同區塊的耐溫抗鹽表面活性劑,積極探索耐溫抗鹽聚合物和黏彈性表面活性劑在驅油中的作用,并融合空氣泡沫驅油技術優點,成功研發出空氣泡沫/表面活性劑復合驅油技術,為東濮老區實現穩產增產開辟了一條新途徑。目前該驅油新技術在5口井上獲得應用。
大慶油田化工有限公司技術開發研究院研發的新型油水分離劑完成現場應用試驗。現場監測數據表明,外輸原油和出水指標均優于規定的質量標準,可滿足現場使用要求。近年來,各種化學增油措施的實施使油田采出液成分越來越復雜,油水分離難度不斷加大。該院科研人員以油水分離劑為切入點,開展了聯合站油水分離技術研究。在前期調研、實驗室實驗、中試放大試驗的基礎上,他們與采油廠密切合作,根據采出液成分變化情況優化技術配方,完成了3個時段各10 d的新型油水分離劑現場應用試驗。
石油化學新報(日),2012(4620):10
SABIC塑料公司擴充3種聚碳酸酯(PC)樹脂“Lexan”薄膜系列產品。新追加的產品具有降低成本、改善設計自由度、提高性能及遵循全球環保法則等特點。它們分別是“Lexan HP92TTY”覆膜薄膜、“Lexan 6060”薄膜、“Lexan OQ8DA”雙面覆膜片狀薄膜?!癓exan HP92TTY”覆膜薄膜用于2.5維成型部件,具有良好的耐藥性和耐磨耗性??蛇M行壓花加工,不需要固化后的烘干工序。主要用途是電子產品和汽車零部件的內裝飾(IMD)覆膜?!癓exan 6060”薄膜適用于三維零部件的IMD覆膜,它具有可印刷性,提供更高的光澤度、優良的透光性和更強的表面硬度。主要用途是生產便攜式電子設備的外殼?!癓exan OQ8DA”雙面覆膜片狀薄膜具有優良的抗沖性和可印刷性。主要用途是生產電子設備的視窗鏡片和小型鍵盤。“Lexan”薄膜單片厚度可達500 μm,具有很好的光學性能,在高溫下具有良好的尺寸穩定性。部分產品適合印刷,而且可以塑造成三維形狀?!癓exan”薄膜通過采用PC樹脂一步熔融擠出工藝,具有精密設計的表面紋理,進而降低了產品的生產成本。
中國石油石油化工研究院開發完成的一種具有介觀結構的大孔網狀球形二氧化硅材料合成方法,獲得國家發明專利授權??蒲腥藛T采用非離子表面活性劑,在脫醇的酸性體系中形成連續乳狀液,一步法直接制備出具有高度有序介觀結構的大孔網狀球形二氧化硅材料。該技術實現了材料在大孔和介孔兩個尺度上的精確控制,制備過程簡便,可大量合成此類大孔/介孔復合材料,從而克服了層疊技術因聚苯乙烯乳膠離子密堆積體難以在大面積范圍內得以實現、不適合大量制備大孔/介孔復合材料的缺點,也解決了以膠體微粒和嵌段共聚物為模板制備過程速率慢、溶劑蒸發后材料收縮率大以及產生裂紋等問題。
石油化學新報(日),2012 (4619):10
日本倉敷紡績公司開發出新型耐熱性脫模性均優良的聚苯乙烯系薄膜產品,2012年4月開始試銷售。目標是到2013年1月正式投產。半導體包裝和LED鏡片等在擠壓成型時,為了很容易地從模具中取出基材,都要加一層脫模薄膜。目前,一般使用的脫模薄膜是聚烯烴系薄膜和為了提高脫模性涂上硅等涂料的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薄膜、氟系薄膜等。聚烯烴系薄膜雖然脫模性優良,但耐熱溫度低,存在在高溫擠壓成型時必須要使用環氧樹脂等問題。使用耐熱性優良的PET薄膜,為了提高脫模性,必須在薄膜的表面涂上一層硅等物質,這些物質很容易轉移到基材上,對基材的物性產生一定影響。氟系薄膜雖然在物性方面的影響小,而且耐熱性和脫模性也均優良,但存在成本高的問題。今后,預計類似環氧樹脂的耐熱溫度高的基材需求量將不斷增加,在此基礎上廉價的耐熱性優良的脫模薄膜的需求也將會不斷增加。新產品采用公司專有的制模技術,與聚苯乙烯系薄膜相比,耐熱溫度更高(熔點247 ℃、玻璃化溫度200 ℃),可以與環氧樹脂等在高溫下進行擠壓成型。且新產品與性能優良的氟系薄膜相比,生產成本大幅降低。新產品的主要用途是作為LED鏡片、半導體包裝材料、碳纖維增強塑料等在成型時使用的脫模薄膜和環氧樹脂生產時的工程薄膜使用。
采用中國石化石油化工科學研究院自主研發的深度催化裂解(DCC)專利技術建成的沙特拉比格公司4.6 Mt/a催化裂解裝置通過驗收。該DCC技術是以重油為原料生產低碳烯烴的催化裂解工藝,其技術特點是使用重油直接生產丙烯,可根據市場需求靈活操作,實現丙烯、異構烯烴和高辛烷值汽油生產的最大化。沙特拉比格公司是沙特阿美石油公司和日本住友化學公司的合資企業,一期煉油能力為20 Mt/a,其核心裝置4.6 Mt/a催化裂解裝置是目前世界最大的多產低碳烯烴裝置。該裝置規模擴大,需要對工藝和催化劑進行調整,難度加大,對催化劑性能提出更加嚴格的要求。該裝置自2009年5月試車以來運轉平穩,各項指標均達到或超出設計指標,其中丙烯產量達950 kt/a。
大慶油田化工有限公司生產的超低溫甲醇汽油在捷達車型上經過夏秋冬8個月、近20 000 km的行車試驗,未發現影響車輛正常運行的問題,這表明甲醇汽油技術在高寒地區應用取得新突破。據了解,甲醇汽油可在不改變現行發動機結構的條件下替代成品汽油使用,但在低溫條件下會出現分層現象,使用和推廣受到限制。該公司調配的甲醇汽油在-45 ℃下48 h均勻混合無分層,M15甲醇汽油的檢測結果均符合93#乙醇汽油國家標準,臺架試驗測試發動機功率、扭矩、尾氣等指標正常,捷達車型行車試驗也告成功,特別是在-30~-27 ℃下啟動、運行均正常。
Rubber World,2012 - 05 - 29
日本Bridgestone公司宣稱,新的輪胎技術的開發將促進可持續性社會的實現。據稱,這些技術以開發由100%可持續性材料制得世界級輪胎為目標。為了實現這個目標,Bridgestone公司將需要充分利用其技術能力,多樣化和擴大它在輪胎和其他橡膠產品生產過程中使用的可再生資源的范圍。為了達到這個目標,該公司正在使生產天然橡膠的地區多樣化,擴大使用增強植物纖維的范圍。此外,為了用可再生材料代替化石資源,公司正致力于開發可由生物質材料生產的合成橡膠、炭黑和橡膠混配劑。
天華化工機械及自動化研究設計院等承擔的150 kt/a裂解爐工業化應用和大型裂解爐用燃燒器工業應用試驗兩個科研項目分別獲得中國石化科技進步二等獎和三等獎。乙烯裂解爐是乙烯生產的關鍵核心裝置,由天華化工機械及自動化研究設計院和北京石化建設工程公司、中國石化北京化工研究院聯合開發的150 kt/a大型裂解爐,先后在天津、鎮海兩個百萬噸乙烯裝置中成功應用,技術達到或超過國際先進水平,標志著我國在乙烯裂解技術和大型乙烯裂解爐研制開發方面躋身世界先進行列。由天華化工機械及自動化研究設計院承擔的大型裂解爐用燃燒器工業應用試驗項目,采用先進技術和手段開發設計的底部燃燒器,結構設計合理,火焰扁平剛直,燃燒穩定,NOx排放量和噪音值均優于國家環保標準的規定值,燃燒性能優于國外同類產品,完全滿足工藝熱流密度要求,節能環保效益顯著,實現了乙烯裂解爐用燃燒系統的國產化,成功應用于天津百萬噸乙烯裝置的裂解爐。
Eur Plast News,2012 - 05 - 15
Clariant公司設計了新型液體染色技術,據稱用于單層擠出吹塑時,效果較為理想。新型液體染色技術的優點是提高了產品的熔接線強度、加工特征和染色速率。Clariant公司稱,與固體濃縮料相比,液體母料更適合在擠出吹塑機上進行吹塑。但目前為止,液體染色劑的使用受限于聚烯烴樹脂的吹塑,因為許多液體基載體體系(包括礦物油)不能與樹脂很好結合。這種新的母料使用一種包含懸浮液輔助物的液體染色體系。它容許較高的顏料含量和較低的使用率。
上海戊正工程技術有限公司自主開發的醋酸酯催化加氫制乙醇催化劑和工藝技術建設的60 t/a中試裝置已穩定運行6 000 h以上,醋酸酯的轉化率大于96%,乙醇的選擇性在98%以上。這標志著我國自主煤制乙醇產業化取得突破。上海戊正工程技術有限公司開發的新工藝催化劑穩定性好,選擇性高,反應條件溫和,乙醇時空收率高,反應副產物主要為高附加值的丁醇。研發人員在3年的技術開發過程中針對催化劑和工程技術放大等關鍵問題進行了深入研究,開發出了以催化劑為核心的成套醋酸酯加氫制乙醇的工藝技術。與合成氣經醋酸加氫制乙醇工藝相比,醋酸酯加氫制乙醇工藝反應、分離更為簡單,且催化劑為常規的銅基復合催化劑,成本更低。同時,由于原料及產物的腐蝕性較弱,可以采用碳鋼材質,投資額大幅降低。據估算,新工藝設備投資僅為前者的1/3,甚至更低,并且其成本也低于常規生物發酵法制乙醇技術。
華東理工大學、上海浦景化工技術有限公司和安徽淮化股份有限公司聯合完成的1 kt/a合成氣間接法制乙二醇技術中試項目通過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組織的成果鑒定。與會專家認為,該技術創新性強,總體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建議加快工業化示范裝置建設,盡早實現產業化推廣。該中試項目于2010年1月10日開工, 2010年11月28日打通全流程,得到的乙二醇產品達到國標優級品要求。2011年8月18日,中試裝置通過由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組織的72 h連續穩定運行考核。目前該技術已實現1套300 kt/a和1套100 kt/a的技術授權。
北京惠爾三吉綠色化學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發的干氣芳構化技術,通過了由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組織的科技成果鑒定。專家組一致認為,該工藝技術先進,創新性強,提高了煉廠干氣資源利用率,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顯著,整體技術達到國際領先水平。干氣是煉廠的副產品,其主要成分有氫氣、甲烷、乙烷和乙烯,其中氫氣和乙烯極具利用價值。目前國內干氣回收利用主要是通過催化干氣中的乙烯與苯烴化制取乙苯來實現。北京惠爾三吉綠色化學科技有限公司經過多年潛心研究,開發出以煉廠干氣為原料的芳構化技術。該技術采用自主研制的高活性、高液收、高穩定性的催化劑及固定床反應器,解決了工業生產中的溫度控制問題,優化了工藝流程,將干氣中的乙烯等齊聚芳構化,生產出高辛烷值的汽油組分,開辟了干氣利用的新途徑。
天津石化烯烴部小乙烯自主研發的易分散型聚乙烯專用料TJZS-2680一次開車成功,50 t產品質量全部達標。生產出的聚乙烯熔體流動指數達到80 g/10min。天津石化烯烴部開發人員制訂了開發易分散型聚乙烯專用料新產品計劃。在完成原材料選擇、工藝條件確認及催化劑選型等大量前期準備工作后,他們積極進行工業化試生產,獲得成功。新產品的成功試生產創新性地改變了線型裝置不能生產高熔體流動指數聚烯烴的傳統思維,實現了國內聚烯烴生產技術的重大進步。此次生產的TJZS-2680新產品,具有流動性好、光澤度高和加工性能優異等特點,主要應用于金屬制品的防腐,屬于高附加值聚烯烴產品,具有良好的市場前景。
中國石化揚子石油化工有限公司的氯化聚乙烯專用系列基礎樹脂開發項目榮獲江蘇省科學技術三等獎。該項目針對國內氯化聚乙烯專用樹脂開發滯后、依賴進口、供不應求的市場現狀,在系統研究了原料聚乙烯結構性能要求的基礎上,充分結合該公司聚乙烯工藝生產裝置和催化體系,集成多種技術控制手段,成功研制出具有良好顆粒形態和氯化性能的氯化聚乙烯系列專用樹脂。項目完成了塑改型氯化聚乙烯專用樹脂YEC-5505T和橡膠型氯化聚乙烯專用樹脂YEC-5515T兩個牌號產品的工業化生產,實現了進口替代。
Chem Eng,2012 - 05 - 24
Oxford催化劑公司的首套工業規模微通道Fischer-Tropsch(F-T)反應器已經成功在一套客戶裝置上投產。預計這套銘牌產能為25桶/d的反應器將在客戶裝置上連續運行6個月以上。該反應器已于2012年第一季度運送到客戶裝置所在地,并已經裝填了催化劑。催化劑活化/還原在客戶裝置所在地于工業條件下進行,最近合成氣運行已經開始。這家綜合能源公司客戶正在運行該反應器,為設計計劃在世界各地基地建造的工業中等規模模塊化合成燃料裝置提供詳細設計信息。
新ェネルギ-新報(日),2012(37):19
國際石油帝國等公司參加的日本天然氣液化燃料化(GTL)技術研究協會,就日本獨有的GTL技術達成一致研究目標,同時確立了具有商業規模的日本國產GTL技術。目標是日本國產GTL技術可以穩定連續運轉3 000 h以上。今后還計劃與多個國家和企業等聯合共同進行研究。GTL技術是將天然氣通過化學反應制備石腦油、煤油、輕質油等石油產品的技術。日本GTL技術特點是以二氧化碳為原料制備上述石油產品的,含二氧化碳的天然氣不需加工就可直接使用。2007年9月開始在日本新瀉市東港工業基地建日產500桶(約80 kL)的GTL實證試驗裝置,2009年4月裝置開始運轉,到2011年12月實證試驗運轉已有1.1×104h,今后在充分對工藝和催化劑進行性能確認的同時,目標是裝置可以連續穩定運行3 000 h。
Chem Eng,2012 - 05 - 08
Honeywell公司子公司UOP公司簽訂協議,向Emerald生物燃料公司許可技術,在位于美國路易斯安那州的一套裝置上生產Honeywell綠色柴油。預計Emerald生物燃料公司將采用UOP公司的Eni Ecofinding工藝技術,由非可食用的、第二代油脂和動物脂肪生產85 Mgal/a的Honeywell綠色柴油。不同于生物柴油,Honeywell綠色柴油是傳統柴油的一種直接替代品。它的化學性質等同于石油基柴油,Honeywell綠色柴油能夠以任何比例,在無需改變結構的情況下,用于現有燃料箱。UOP公司和Eni S p A公司共同開發出這種UOP/ Eni Ecofining工藝,該工藝采用加氫技術,轉化非可食用天然油脂和動物脂肪成為Honeywell綠色柴油。這種燃料可提供比生物柴油和石油基柴油更好的性能,十六烷值可達80。目前泵送的柴油十六烷值為40~60。UOP公司稱,十六烷值是柴油燃燒質量的度量標準。較高的十六烷值有助于柴油發動機更有效地運轉。
Eur Plast News,2012 - 05 - 10
Sabic公司將耗資1.1億英鎊對其位于荷蘭Geleen的烯烴裂解裝置進行改造。Sabic公司大部分股份由沙特政府擁有,該公司是世界最大的聚乙烯、聚丙烯和幾種專用塑料生產商之一。Sabic公司稱,該公司的投資目標是確保該裝置成為一套更安全、更有競爭性、能效更高的有利于環境的裂解裝置。該裝置改造將在未來18個月在這套生產塑料原料乙烯和丙烯的裂解裝置上進行。該基地的一次重大檢修停產也計劃于2013年9月開始。這項改造的目標是裂解裝置能源消耗降低8%。還計劃使這套建于1970年代的裝置現代化,以使該裝置可與公司新裝置相競爭。預計該項目將把這套裂解裝置轉變成在安全、耐用性和成本效率方面歐洲最好的裂解裝置之一。
石油化學新報(日),2012(4622):5
美國Dow化學公司正式決定在德克薩斯州的Freeport新建利用頁巖氣生產1.5 Mt/a的乙烯裝置。預計裝置將于2017年投產。該公司在充分利用美國頁巖氣供應前景好、基礎原料具有優越性的前提下,決定進行投資興建大型乙烯生產裝置。公司新裝置建設的總投資額達到40億美元,其中包括這次新建的大型乙烯裝置等一系列在墨西哥海岸地區乙烯和丙烯生產裝置的擴能。該公司目前正在德克薩斯州新建丙烯裝置。該裝置計劃2015年開始投產,除了已經開始進行的基礎工程建設外,在路易斯安那州的石化綜合生產基地內的乙烯裝置預定在2012年末重新運轉。并且,該公司在美國頁巖氣開發良好的前景下,為進一步提高產品的競爭能力,今后統一采用頁巖氣來源的原料生產乙烯/丙烯的方針。
Chem Week,2012 - 05 - 15
Clariant子公司Süd-Chemie公司稱,其在Lummus公司的Catofin丙烷脫氫(PDH)技術中使用的“突破性”催化劑在顯著提高丙烯選擇性方面獲得成功,同時可降低能耗。僅一年多前推出的這種新型催化劑實現了選擇性提高2%~3%以及節能5%~10%的效果,這兩者都對裝置經濟性有顯著的影響,能使產量提高而不用增加操作費用。對于一套新的基礎裝置,與使用傳統的催化劑相比,使用這種新型催化劑可以使裝置的利潤提高3 000萬美元。該Catofin工藝除了由丙烷生產丙烯之外,它還可用來由異丁烷生產異丁烯。世界上已經有20個獲許可者選擇了Catofin技術,該技術在14套裝置上運行,包括Petrologistics公司擁有的目前運行中最大的PDH裝置,生產能力為500 kt/a。一套600 kt/a的Catofin PDH裝置將于2013年在中國天津開始運行。
Chem Eng,2012 - 05 - 01
挪威Borregaard工業公司將開始運轉一套一體化中試示范裝置,以進一步開發一種用于將生物質轉化成木質素和可發酵糖的新型預處理工藝。這套中試裝置位于該公司挪威Sarpsborg的研發中心,該裝置每天將轉化最多達2 t的原料。這套完全一體化的裝置將至少連續運行3年。這種被稱為BALI(Borregaard先進木質素)的工藝由兩個主要步驟組成。第一步涉及通過一種化學預處理方法分餾木質纖維素生物質,該方法使木質素變成水溶性的,留下純化后的纖維。在第二步,這些纖維以高產率和較低的酶消耗被酶水解, 以提供纖維素糖用于進一步轉化。Borregaard工業公司除了向第三方許可該工藝外,還將研究放大并運行該技術的機會。該技術開發將在2015~2016年達到首套工業化裝置階段,根據應用的糖,產能大約為200 kt/d。
Chem Week,2012 - 05 - 11
Chevron Phillips化學(CP Chem)公司將先前宣布的聚乙烯(PE)裝置確定在美國德克薩斯州Old Ocean的Sweeny裝置所在地。這兩套裝置將作為CP Chem公司計劃中的位于美國德克薩斯州Baytown的墨西哥灣沿岸裂解裝置項目的一部分來建造。該公司還宣布將履行與Jacobs工程公司簽訂的一項前端工程和設計(FEED)協議,設計這兩套PE裝置。另外,CP Chem公司還履行了與Shaw能源化學品公司的一項FEED協議,設計先前宣布的一套位于Baytown的1.5 Mt/a的乙烷裂解裝置。預計該項目的完成期限是2017年。CP Chem公司不確定新的Old Ocean裝置將生產何種牌號的PE。但大多數淤漿工藝專門用于生產高密度聚乙烯,同時還可用于生產線型低密度聚乙烯。
Chem Eng,2012 - 05 - 01
美國能源部Oak Ridge國家實驗室(ORNL)的研究人員正在開發可由聚乙烯基纖維生產具有定制表面輪廓的碳纖維的工藝。這種處于專利申請中的技術結合了纖維紡絲和由ORNL開發的磺化技術。通過控制該工藝的條件,科學家能夠調整纖維的孔隙率,使這種材料有可能用于過濾、催化和電化學能量的收集。目前,已生產出具有獨特橫斷面幾何形狀(從空心圓環到齒輪狀)的碳纖維。首先通過一種基于多成分熔融擠出的纖維紡絲方法制成纖維束,然后將纖維束在酸浴中磺化,將塑料纖維轉化成一種不熔的形式(一種不再熔融的黑色纖維)。加熱到很高的溫度,揮發出除碳以外的所有其他元素。
Chem Week,2012 - 05 - 30
Braskem公司稱,已與澳大利亞Plantic技術公司為綠色塑料在生態塑料產品系列方面的使用簽訂了協議。這是首次由可再生原料生產超高阻隔性包裝材料。使用由Braskem公司生產的綠色塑料將提高生態塑料中可再生物含量達90%以上, 同時不損害包裝材料的阻隔性能。Braskem公司稱,由甘蔗制備聚乙烯的主要好處是,生產1 t產品可從大氣中捕獲和分離最多達2.5 t的二氧化碳。該公司的目標是在2020年之前成為世界上可持續型化學品領先者。Plantic技術公司的產品與Braskem公司的綠色塑料相結合將更有利于環境保護且為零售商提供性能更好的新包裝材料。Plantic技術公司稱,由綠色塑料制備的生態塑料是市場上具有最高可再生物含量的高阻隔性包裝材料。
Eur Plast News,2012 - 06 - 11
涉及注塑機的Mecaplast公司和其他設在法國的公司計劃探索工業化一種生產用于汽車內飾和外飾的發泡聚丙烯零部件??偛吭O在摩洛哥的Mecaplast公司獲得了該工藝的專利。該工藝依靠移動模芯、化學發泡劑和輕質增強填料的結合,可降低30%~50%的內飾和外飾零部件質量。該工藝的工業化計劃受到法國政府的資助,被稱為Plume項目。該項目在2012年9月動工,總預算240萬歐元。Mecaplast公司認為,結合由Plume工藝制備的零部件可使整車質量降低5~7 kg。這將對燃料消耗起到重要的連鎖反應,最終二氧化碳排放量下降約0.5~0.7 g/km。
石油化學新報(日),2012(4622):10
日本積水化成品工業公司開發出聚苯乙烯(PS)、聚乙烯(PE)復合樹脂發泡體“PIOCELAN”產品。該產品的耐熱性比以往產品提高了10%,發泡倍率比以往產品提高了一倍(由20增至40),強度也比以往產品高,而且還具有輕量化的特性。該產品已被日本豐田汽車公司、富士重工業公司應用于制備汽車行李箱內的工具箱和墊板,并計劃在滋賀工廠開始量產?!癙IOCELAN”產品是由PS和PE復合而成的,它在PS出色的剛性及發泡性基礎上,增加了PE的耐熱性及耐磨損性特性。在材料內部,兩種樹脂的配比均勻,而在表面部分PE的含量較高。發泡之后,材料體積可膨脹至40倍,非常有助于減輕車體質量。新產品材料的價格與原來產品的價格相同。預計今后除了汽車部件使用外,耐燃燒性要求高的火車和飛機的部件也會采用該產品生產。公司計劃該產品的銷售額2012年達到3億日元,2013年達到5億日元,2014年達到8億日元。
(“技術動態”均由全國石油化工信息總站提供)
(本欄編輯 王 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