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 娜
(延安市水資源管理局 陜西 延安 716000)
地處黃土高原丘陵溝壑區的延安市,國土面積37037 km2,全市共轄1區12縣166個鄉鎮(含街道辦事處)。延安屬內陸干旱半干旱地區,四季分明,日照充足,晝夜溫差大,年均無霜期170天,年均氣溫7.7℃~10.6℃,日照數2300 h~2700 h,降水量為390mm~700mm,蒸發量為950mm~1000mm。區內旱洪澇災害頻繁,生態環境脆弱,水資源時空分布極不均衡。水量主要集中在汛期,總量少且開發難度大,資源型缺水、工程型缺水、水質型缺水并存。延安水系屬黃河流域,其中直接入黃的河流集水面積有1917 km2,內陸各大河流控制集水面積(區內)為34759 km2,全區以北洛河、延河、清澗河、仕望河、云巖河、涺水為骨干,形成密如蛛網的水系網。全市水資源總量為14.78億m3,人均占有量784m3,僅為世界人均量的8.6%,全國人均量的32%,全省人均量的60%,且低于國際公認的1000m3的最低需水線。
為了進一步增強全社會節約用水意識,更加有效地開發、利用和保護水資源,緩解全市經濟社會發展和能源化工基地建設面臨水資源“瓶頸”制約的壓力,2006年,延安市被水利部作為全國第二批節水型社會建設試點市進行建設。雖然近年來延安市節水工作取得一定成績,但也存在一些問題。
(1)延安市有效的節水運行與管理機制尚未形成,居民節水意識淡薄,水的浪費還較嚴重。水資源是公共資源,由于長期以來用水管理方式較粗放,體系不健全,法律法規相對缺失,加上水資源許可審批控制不嚴,致使延安市水資源過度開發,用水粗放,城鎮節水器具推廣應用處于起步階段,浪費水現象嚴重。
(2)農業灌溉方式落后,占總用水量的51%,灌溉水利用系數不到0.5。黃土高原蒸發強度大,降水稀少,使得延安農業灌溉基本上是大水漫灌。加之灌溉設施落后,多為土渠,跑冒滴漏現象嚴重,渠水損失較大,造成延安農業灌溉用水量較大。
(3)工業用水效率低,能耗高。由于工藝落后,項目審批把關不嚴,使得一批高耗水產業落戶于延安。加之措施不力,使得現狀年工業用水重復利用率僅為40%。同時,污水處理設施跟不上。據調查,延安市除寶塔區外都沒有建設污水處理設施,工業廢水和生活污水無序隨意排放,導致一些河流和供水水源嚴重污染,使得本已十分嚴峻的水資源形勢雪上加霜。
(4)城市供水管網跑冒滴漏現象十分嚴重,平均漏損率為18%。由于延安市區狹窄,現有供水管網多為上個世紀九十年代修建,受城市規劃擴張影響,管網較為陳舊,跑冒滴漏現象較嚴重。
通過對延安市水資源利用中存在的問題分析,結合實際比較,延安市有較大的節水潛力可以進行挖掘,以便更好地促進節水型社會建設。
延安市城鎮、農村生活用水的節水潛力,單從生活用水定額的變化不能全面反映節水的情況,在不考慮改變人們生活習慣的前提下,應主要考慮管網漏損率和節水器具普及率的變化。減小管網漏損率主要可從兩個方面加以考慮:一是推廣新的防漏技術措施,加強檢漏工作,嚴格漏損控制;二是加強出廠計量和用戶水表精度調查,從而減少不必要的損失。通過這些措施,將延安市城鎮管網漏損減小到12%,節水器具普及率達到60%。按照現狀年人口與現狀年用水水平計算,城鎮和農村生活用水節水潛力為781.6萬m3。
延安市工業用水主要包括石油開采用水、煤炭開采用水、原油加工用水、冷卻用水、熱力和工藝用水。通過對企業的水平平衡測試、新工藝新技術的推廣、改建、加強污水處理回收利用、加大節水投資、加強用水管理、提高工業用水重復利用率等措施降低用水定額及提高水的重復利用率,工業節水潛力可達到3850萬m3。
延安市農業灌溉面積所占的比重比較小,只有在川道地區、臺塬地區有比較少的灌溉面積,且農作物灌溉面積較經濟作物少,果園灌溉面積較多。果園及蔬菜大多采用噴灌、滲灌等節水灌溉措施。目前,延安市的灌區有洛川縣的拓家河、葫蘆河灌區,黃陵的鄭家河灌區,安塞縣的延惠渠灌區。其他縣都是比較分散的灌溉面積,機井灌溉比較多。這些灌區設施灌溉面積都不是很大,整個延安市設施灌溉面積僅為41萬畝。由于工程配套不完善,工程年久失修,灌區的管理及維護不到位,水利用效率低。特殊的地理、氣候條件,干旱少雨、黃土高原丘陵溝壑區等諸多因素導致了延安市灌溉面積少,可發展的灌溉面積也比較少。
目前,延安市大部分灌區的田間灌水大部分采用傳統的地面灌水技術,渠系水利用系數低,灌溉水利用系數平均僅為0.50左右,灌溉水有50%左右在輸水、配水和田間灌水過程中損失。從產業種植結構的調整、渠道的襯砌、節灌面積的發展、用水定額的減小、灌溉水利用系數的提高等方面進行分析,通過計算的現狀條件下不同來水保證年(P=50%,75%)分別為1539萬m3/a和2308萬m3/a。
(1)加大農田水利建設和灌區節水改造力度,調整產業結構,提高農業灌溉用水系數。延安市屬于黃土高原區,干旱蒸發較大,不適宜種植高耗水的水稻等水生農作物,因此,要結合實際,調整農作物種植結構,在品種和產量上做文章。要注重實效,因地制宜,結合當地實際選擇適宜的節水模式,優先考慮對現有灌區配套設施進行改造,加大渠系防滲建設和田間整治。要采取渠道襯砌防滲措施、低壓管道輸水等方式,在大棚菜和經濟林果里推廣噴灌、滴灌、微灌等灌溉工程,提高用水效益。在節水技術上采用農業耕作、覆蓋保墑、科學施肥、化學調控保墑、地面畦灌、改變種植結構等技術,提高農作物抗旱能力,以促進節水。
(2)積極鼓勵企業,通過技術改造、改進工藝等方式,加大廢水處理和回用能力,提高水的重復利用率。要在項目審批立項中,嚴格把關,嚴格控制耗水多且污染大的項目發展,重點抓好火力發電、石油石化、煤炭等高用水行業的節水。要注重采用先進的用水工藝和水處理技術,促使企業使用循環水。火電企業要積極推廣使用礦井水、再生水等非常規水源替代新水,采用濃漿成套輸灰、干除灰、沖灰水回收利用等節水技術和設備。石油石化行業重點做好系統節水技術改造、回收工藝冷凝水、蒸汽凝結水,減少循環冷卻補充水,推廣C O2驅動采油代替回注水采油技術、采油污水處理的高效水質凈化與穩定、反滲透水處理等污水深度處理回用技術、串級用水或處理凈化回用技術等。煤炭行業生產用水必須優先采用處理后的礦井水。
(3)充分發揮價格杠桿作用,依靠經濟手段,促使社會各界樹立節水就是節錢的意識。要按照補償成本、合理收益、節約用水、公平負擔的原則,建立供水成本約束機制,規范供水經營管理行為,提高水利工程供水價格、城市用水價格、適度調整農業水價。逐步實行居民生活用水階梯式計算水價制度,工農業生產用水根據定額和用水計劃,實行計劃用水基準價、超計劃用水累進加價、高耗水高污染高水價制度。
(4)加強水資源統管,推行水務一體化。要積極推行城鄉水資源統籌、涉水事務一體化管理。對全市城鄉防洪、排澇、蓄水、供水、用水、節水、污水處理回用及農田水利、水土保持乃至農村水電等涉水行政事務進行從源頭到末端的全過程統一管理,提高水行政的社會管理能力和公共服務水平,實現水資源的優化配置、合理開發、高效利用和科學保護。要加強相關規劃和項目建設布局水資源論證工作,嚴格執行取水許可制度,加強對取用水的監督管理。
(5)建立水功能區限制納污制度,加大水污染防治工作,嚴格控制入河排污總量。要制定各功能區和縣區界斷面排污總量控制指標,加強延河、洛河等流域內的水資源保護;加強水質監測能力建設,完善監測預警和監督管理制度,做好突發水污染事件應急監測與處置工作;加快城鎮供水管網改造,推廣先進檢漏技術,提高檢測手段,降低管網漏損率;加快污水處理廠建設,積極開展中水回用;抓好新建建筑物節水型用水器具的安裝使用,對原來浪費嚴重的用水器具進行更換。
(6)建立獎懲機制,調動社會各界節水積極性。要建立水資源管理考核制度并納入全市目標責任綜合考核體系,水行政主管部門會同有關部門對水資源開發利用、節約保護主要指標落實情況進行考核,考核結果交由干部主管部門,作為各級領導干部綜合考核評價的重要依據;各級政府要把建設節水型社會列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財政設立“節水型社會建設”專項資金,用于節水型社會建設的前期規劃、制度建設以及水資源管理設施建設;要對節水優秀企事業單位表行表彰,通過典型帶動,形成濃厚的節水氛圍。
(7)重視節水科技創新,加大節水科技研發工作。要將重大節水科技創新推廣項目列入市科技發展計劃,在基礎理論和實用技術等方面開展節水技術攻關,解決節水型社會建設中的各類問題。加強與國內研究機構及試點省市的交流合作,通過組織現場會、舉辦展覽、技術交流等方式,加快節水先進技術的推廣應用。
節水是一項無窮盡的工作,只有查缺補漏,不斷完善措施,通過體制的、機制的和強化管理、獎優罰劣、資金投入、技術革新、科技創新產等措施,延安市工農業和生產生活中的節水潛力就可以繼續挖掘,以達到水資源利用的最大化效益。陜西水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