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 軍,姜裕標,祝明紅,梁 鑒,熊建軍,蔣 敏
(中國空氣動力研究與發展中心,四川 綿陽 621000)
在飛機研制過程中,需要進行大量的飛機尾旋特性研究,其中,很重要的研究手段就是飛機的旋轉天平試驗。立式風洞旋轉天平試驗裝置是為開展飛機尾旋特性研究而研制的重要基礎設備,主要用于測定模型繞風軸以不同速率作等速旋轉狀態下的氣動特性,為飛機尾旋特性的分析和預測提供必要的氣動數據[1]。該裝置主要包括機械系統、控制系統、數據采集與處理系統3大部分,涉及機械、力學、電氣、測量和控制等多個學科。該裝置采用雙立柱弧形軌結構形式,采用網絡一體化試驗管理、控制模式,不但能夠開展旋轉天平試驗,而且還具備動導數試驗、大迎角試驗、旋轉/振蕩耦合試驗等功能[2]。
Φ5m立式風洞旋轉天平試驗裝置機械系統主要由雙立柱、弧形軌、橫梁、支桿(尾撐、背撐、腹撐)、滑車、支架、驅動電機、驅動軸、變速箱、引電器、中心體、平衡臂、模型、靜止空氣阻尼扣除機構和支撐平臺組成,如圖1所示。該裝置采用雙立柱形式牢固連接于地面,通過地面導軌可方便地將該試驗裝置移入或移出試驗段?;⌒诬墳?/2圓,半徑為2m,最大旋轉速率100r/min,轉速控制精度0.5r/min,模型通過支桿、滑車安裝在弧形軌的一端;弧形軌的另一端通過滑車、平衡臂安裝配重。模型支撐可以采用尾撐、背撐和腹撐等方式,能夠實現模型姿態角的自動控制和無級定位,試驗時,通過滑車在弧形軌上移動來改變模型支桿的俯仰角和支桿繞自身軸線旋轉來改變模型支桿的滾轉角,兩者的組合即可獲得所要求的模型迎角和側滑角,迎角變化范圍±180°,側滑角變化范圍±90°,姿態角控制精度0.1°。試驗裝置可以通過調節支桿絲杠,模擬尾旋半徑,最大模擬半徑0.5m。
圖1 Φ5m立式風洞旋轉天平試驗裝置示意圖及照片Fig.1 Sketch and photo of rotary balance equipment inΦ5mvertical wind tunnel
旋轉天平試驗裝置控制系統的控制對象包括:裝置沿試驗大廳地面導軌運動控制,弧形軌的旋轉速度控制,滑車1和滑車2沿弧形軌的精確定位控制,模型在尾撐機構上的滾轉角和滾轉振蕩控制,模型在背撐支桿機構上的俯仰振蕩控制,控制系統安全防護與連鎖等,旋轉天平試驗裝置控制系統總體結構見圖2。
旋轉天平控制軟硬件系統實現的主要功能如下:
(a)控制系統運行參數設置:包括俯仰角、滾轉角、弧形軌旋轉速度和振蕩頻率等;
(b)試驗進程控制:包括設備自檢、試驗運行和試驗結束等試驗進程的控制;
(c)旋轉、定位、角度控制執行機構的實時控制與狀態監測;
(e)安全保護:包括監控軟件運行條件和前端控制器聯鎖保護兩個層次。
圖2 控制系統總體結構示意圖Fig.2 Structure of the control system
按照系統單元的組成分類,控制系統設計主要包括以下內容:
(a)各控制機構驅動與執行系統:包括運動控制器、驅動電機、減速機、編碼器等;
(b)上位機控制系統:包括PLC控制系統、操作臺、監控計算機、控制軟件等;
(c)滑環引電器:將旋轉弧形軌前端機構的驅動電機電源和控制信號、天平電源和信號等傳輸至控制間;
(d)控制網絡:包括監控計算機與PLC間、PLC與操作臺總線表和驅動器之間兩級網絡,將驅動器、PLC、監控計算機和現場各設備組網。
旋轉天平試驗裝置測量系統由運行管理子系統、數據采集子系統和數據處理子系統組成,總體結構采用分布式局域網結構,在運行管理軟件的統一指揮下,協調執行各子系統軟件的相應功能,各子系統通過DataSocket通訊機制實現指令、信息、參數和試驗數據的傳遞,綜合完成試驗任務。測量系統組成結構如圖3所示。
運行管理軟件是測量系統的控制中心,負責旋轉天平試驗的調度管理。軟件功能模塊主要包括運行管理、轉速序列管理、網絡管理和運轉計劃管理。
數據采集子系統采用NI公司的PXI總線儀器和工控機組成。天平信號通過滑環引電器到PXI信號調理模塊,經過放大后送入數據采集模塊進行數據采集。數據采集軟件功能模塊主要包括數據采集、采集參數設置、信號監視和網絡通訊模塊,既可以聯網操作,也可以脫離局域網獨立完成采集功能。
圖3 測量系統組成結構Fig.3 Structure of the measurement system
數據處子理系統主要任務是承擔旋轉天平試驗的數據計算處理和試驗數據的組織與管理。主要包括計算步驟選擇模塊、實時數據處理模塊和網絡管理模塊,具有脫機和聯網運行功能。
Φ5m立式風洞為單回流、圓形開口試驗段風洞,試驗段直徑5m、射流長度7.5m、空風洞最大風速50m/s。測力天平為TG0404A桿式六分量應變天平,其載荷見表1。試驗模型為J-7E(1∶10)旋轉天平模型,該模型采用玻璃鋼殼體結構,質量為13.56kg,其主要參數見表2。
表1 J-7E(1:10)旋轉天平模型主要參數Table 1 Main parameters of J-7E(1:10)model
表2 專用天平TG0404A設計載荷Table 2 The specified load of balance TG0404A
模型在繞風軸系旋轉過程中,作用在天平上的力有模型的重力、慣性力和氣動力3部分。因此,必須從天平測量結果中扣除模型的重力、慣性力這些附加載荷。旋轉引起的慣性力是在無風狀態下利用正、反轉測得數據相加取平均來獲得,因重力始終指向來流方向,在試驗過程中保持不變,因此,在數據處理時將自動消除重力的影響。每一個試驗點的采樣頻率為500Hz、周期為5圈,取平均值作為該試驗點的載荷數據。旋轉參數λ的變化范圍為-0.21~0.21,Δλ=0.03。
表3給出了模型基本構型狀態下,α=5°、V=15m/s時的重復性精度,由表3結果可見,結果精度達到GJB要求。
表3 J-7E基本構型狀態旋轉天平試驗重復性精度(α=5°,β=0°,V=15m/s)Table 3 Accuracy of rotary balance repetition test with J-7Emodel(α=5°,β=0°,V=15m/s)
在0°≤α≤90°范圍內,J-7E(1∶10)模型的旋轉天平試驗結果與在4m×3m風洞中相應狀態下獲得的旋轉天平試驗結果比較吻合。圖4給出了α=30°、β=0°時,兩座風洞獲得的結果的對比曲線,由圖可見,該試驗結果是可靠的。從圖4的比較來看,在較大的旋轉參數狀態下,兩座風洞獲得的結果存在一定的差異,這可能與模型狀態、試驗風速、洞壁干擾以及支架干擾等因素有一定的關系,但從縱向氣動分量關于λ=0的對稱性以及橫向分量的線性度來看,該試驗結果要略好于在4m×3m風洞中所獲得的試驗結果。
圖5給出了β=0°、V=15m/s時,各迎角狀態下各氣動分量隨旋轉參數的變化規律。由圖可見,縱向氣動分量關于λ=0的對稱性良好、橫向氣動分量隨迎角和旋轉參數的變化規律合理。該規律與文獻[3]一致。這也說明研制的旋轉天平試驗裝置具備開展飛機模型旋轉天平試驗研究的能力。
(1)通過對引導性試驗結果的對比分析表明,Φ5m立式風洞旋轉天平裝置滿足飛機模型旋轉天平試驗要求,試驗結果精度達到國軍標指標要求,與4m×3m風洞所獲得的試驗結果具有較好的一致性,表明利用該裝置開展飛機模型旋轉天平試驗是可行的;
(2)在β=0°時,各迎角狀態下獲得縱向氣動分量關于λ=0的對稱性良好、橫向氣動分量隨迎角和旋轉參數的變化規律合理,部分狀態略優于4m×3m風洞所獲得的試驗結果。這表明,在Φ5m立式風洞中進行飛機模型旋轉天平試驗更具一定的優勢。
[1] 沈禮敏.飛行器旋轉模型風洞試驗系統[R].中國空氣動力研究與發展中心低速所,1993.
[2] 姜裕標.Ф5m立式風洞旋轉天平試驗裝置研制總結[R].中國空氣動力研究與發展中心低速所,2010.
[3] 祝明紅,沈禮敏.J-7E型飛機1:10模型第一期旋轉天平測力報告[R].中國空氣動力研究與發展中心,1991.
[4] 國防科學技術工業委員會.GJB 1061-91高速風洞和低速風洞測力試驗精度指標[S].北京:國防科工委軍標出版發行部,1992.
[5] 國防科學技術工業委員會.GJB 3480-98飛行器模型旋轉、振蕩運動低速風洞試驗方法[S].北京:中國人民解放軍總裝備部,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