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彥秋
摘要:高校圖書館在網絡信息時代的今天面臨著新的挑戰,出于對讀者訴求的重視,互動式服務是高校圖書館未來發展的必然選擇;互動式服務能夠更為有效的突破不利的讀者心理狀態,建立圖書館員與讀者之間融洽的關系;為實現互動式服務需要提高圖書館員與讀者的互動意識、在讀者培訓過程中加強互動并且采取多種方式暢寬互動渠道。
關鍵詞:信息時代高校圖書館服務互動
一、高校圖書館互動式服務的必要性
在網絡信息時代的今天,讀者面臨著巨大的信息量,其信息篩選與接受是一個復雜的問題,計算機的應用在提升信息采集速度的同時,也給信息篩選帶來了困難。讀者面臨的困難也正是圖書館管理者所要解決的問題,因此當前形勢下高校圖書館需要樹立新的服務理念來適應這些新變化,互動式服務是解決新時期高校圖書館讀者服務問題的必然選擇。
所謂互動性服務,是指服務者與接受服務者之間的相互溝通、相互配合、相互交流、相互影響的一種雙向交流與促進的服務方式。相比較傳統的工作性質而言,互動式服務更能體現工作人員對讀者的人文關懷。
1.互動式服務可以為讀者營造融洽的氛圍
互動服務可以增進圖書館館員與讀者之間的相互溝通和理解,營造融洽、和諧的服務環境。傳統工作方式下圖書館員在工作過程中首先考慮的往往是是否便于管理、是否有利于圖書館本身工作的順利開展等實際問題,對于讀者的需要往往屬于事后反應或者存在著嚴重的滯后,這種滯后一方面容易使讀者產生抵觸情緒,另一方面也會讓工作人員面臨諸多抱怨,挫傷工作人員的成就感。互動式服務能夠充分考慮到讀者的需要,對于讀者的需要第一時間能夠通過有效溝通發現并及時處理。當互動式服務深入人心時,自然可以為讀者和工作人員創造出共同的融洽與和諧的氛圍。
2.互動式服務有利于塑造圖書館員的素養
對于圖書館員而言,互動式服務對其素質與修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互動式服務勢必會提高圖書館員的素養。傳統單線式的工作方式容易使讀者產生距離感,其訴求不能及時有效地得到表達和實現,這樣圖書館員一般也只專注于職務之內的工作,這對于圖書館員提升自身素質和修養是一種阻滯。互動式服務要求工作人員與讀者之間勤于溝通,這樣就能夠讓讀者對圖書館員深入認識,對其工作有更進一步的理解,當讀者從館員角度考慮問題時,往往會提出更多有建設性的意見和建議,幫助工作人員進一步完善與改進圖書館對讀者的服務。
二、高校圖書館互動式服務的心理基礎
讀者對高校圖書館的服務是否滿意,是一種心理狀態,高校圖書館員在服務過程中的不利心理狀態主要表現為三種,有效的互動式服務能夠有效防范不利心理效應的發生。
1.暈輪效應
暈輪效應,又稱“光環效應”、“成見效應”、“光暈現象”,是指在人際相互作用過程中形成的一種夸大的社會印象,人們對人的認知和判斷往往只從局部出發,擴散而得出整體印象,也即常常以偏概全。一個人如果被標明是好的,他就會被一種積極肯定的光環籠罩,并被賦予一切都好的品質;如果一個人被標明是壞的,他就被一種消極否定的光環所籠罩,并被認為具有各種壞品質。這是在掌握知覺對象的信息量很少的情況下做出總體判斷的結果,因而很容易產生偏見。這樣,就影響了和讀者正常交往與心理交互。互動式服務能夠為圖書館員和讀者之間建立起重復溝通的機會,多次接觸與了解往往能夠避免心理偏見,讓讀者和圖書館員都能客觀、公正地對對方的行為做出評價,從而糾正了這種暈輪效應。
2.刻板印象
刻板印象指的是人們對某一類人或事物產生的比較固定、概括而籠統的看法,是我們在認識他人時經常出現的一種相當普遍的現象。由于刻板印象往往不是以直接經驗為依據,也不是以事實材料為基礎,只憑一時偏見或道聽途說而形成的,因此,絕大多數刻板印象是錯誤的,甚至是有害的。互動式服務能夠為打破刻板印象創造有利條件,在讀者接觸多個部門圖書館員的基礎上,如果他們之間都有良好溝通的基礎,那么讀者極不容易形成不利的固定偏見,并且以往已經形成的刻板印象也會在溝通之間漸漸消融,取而代之的是一種更為全面和有益的認知,這正是互動式服務的宗旨。
3.臆斷性歸因
所謂臆斷性歸因指的是在人際交往中對別人的行為主觀臆斷地加上某種原因,使其行為性質受到歪曲。同以上兩種心理狀態類似,臆斷性歸因會影響到圖書館員與讀者之間的正常關系,這種心理歪曲是一種誤解的結果,當圖書館員表現出不耐煩態度時往往會直接影響到讀者的心理,而高校圖書館的讀者往往以學生為主,作為教師身份的圖書館員如果不能正確處理與讀者之間的關系,往往會使學生產生某種程度的誤解。互動式的服務理念要求圖書館員將工作重心放到關心讀者上來,這就從根源上拒絕了臆斷性歸因產生的基礎。
三、高校圖書館互動式服務的對策建議
1.提高圖書館員與讀者的互動意識
在觀念上,要提高圖書館員自身的服務意識,同時加強圖書館員與讀者二者的互動意識。提升圖書館員自身的素質方面,包括營造一個安靜舒適、秩序井然的閱讀場所,同時要求圖書館員能夠提供快捷準確的圖書導向功能。在高校圖書館對讀者的服務中,圖書館教師和學生的角色地位不是管理者與被管理者的關系,也不能用絕對主動與被動來區分,在規范性約束讀者維持圖書館正常借閱圖書的基礎上,為讀者提供全方位的服務,圖書館員與讀者之間是一種相互影響、相互理解與幫助的關系。
2.在讀者培訓過程中加強互動
在培訓環節,高校圖書館在讀者培訓與教育中要注重樹立起互動意識,同時提高讀者的自我服務能力。目前在高校圖書館開展的用戶教育中一般有基礎導向教育、開設文獻信息檢索課和用戶檢索信息技能培訓等。在培訓過程中,除了強調基本理論知識外,也要強調各系統、各信息資源的運作方式與特色,應把實際操作能力和分析能力的培訓作為教學的關鍵。應注重學生能力的培養,強化實踐教學,實習中使用PPT幻燈演示等方式加強教與學的互動,學生可隨時提出問題,教師當場給予解答和指導,使信息的交流與反饋貫穿于整個培訓過程中。而且在圖書館網頁上應該將用戶使用方法及可能遇到的困難詳細列出,指導學生使用網絡指南來解決平時遇到的難題,這樣會讓學生充分了解圖書館資源的運用方式,并且有效降低圖書館員日常中的工作量,將更多的精力放到互動式服務當中。
3.采取多種方式暢寬互動渠道
在實踐層面,網絡時代為暢寬高校圖書館的互動渠道提供了嶄新的途徑選擇。除了傳統的面對面式的咨詢服務,我們還可以利用網絡等手段來實現溝通。第一,通過留言板、E-mail設置專題信箱方式溝通。在圖書館網絡主頁設置留言板與意見箱是解決工作失誤的有效途徑,并且還可以通過E-mail反饋調查問卷爭取獲得讀者對圖書館其他方面的評價和建議。第二,通過實時在線方式彌補留言板與E-mail時滯問題,爭取第一時間實現雙向互動式交流。當前技術條件完全可以借助一些即時聊天工具實現以上功能,今后高校圖書館可以加強館內問題直接連線管理員進行咨詢的網絡渠道,推動互動式服務的網絡實現。通過多種互動渠道的建設可以使圖書館能更有效地進行各項工作的評估,并及時做出調整,使各項工作更貼近讀者需求,自覺接受讀者的監督,提高高校圖書館的美譽度和信譽度。第三,在日常工作當中推進互動式服務的實現。圖書館工作人員面臨著館藏文獻、新文獻的整理歸類和借閱導向等大量的日常工作,在這些日常工作中要注重調查讀者對哪些新圖書和文獻有需求,對于哪類圖書的借閱更為頻繁,以總結區分工作重點在哪里;在日常查詢和借閱書過程中更要面對面多做溝通,了解和掌握讀者提出的工作中哪些環節尚待完善,同時為讀者積極主動地提供幫助、解決問題,只有加強館員與讀者在借閱服務中的互動性,才能真正實現圖書館服務水平的提高。
參考文獻:
[1]彭玲玲.《如何提高高校圖書館用戶服務的互動性》,圖書館理論與實踐,2005.3
[2]何義珠,毛美琴.《怎樣促進高校圖書館員與學生讀者之間的互動交流》,麗水學院學報,2006.1
[3]李華婷.《高校圖書館館員與讀者之間的互動效應》,安陽師范學院學報,2003.1
[4]彭俊玲.《近10年國外圖書館職業發展既況和態勢》,圖書情報工作,20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