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叔煒
摘要:高校后勤管理是管理的一個特殊類型,它決定著高校后勤服務的效率和質量。隨著后勤社會化改革進程的加快,學校師生對后勤服務和管理水平的要求越來越高,高校后勤本身也需要不斷調整,使自己的服務管理水平達到科學化、專業化以及人性化的要求。在當今高校改革的形勢下,高校后勤管理引入“人文關懷”這一理念,這不僅可以營造一種輕松和諧的校園氛圍,而且對于學校自身發展也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關鍵詞:人文關懷人員素質制度建設后勤設施
“加強和改進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用正確方式處理人際關系。”這是胡錦濤總書記在十七大報告中對當前的思想政治工作提出的具體要求。就教育機構而言,這也是對高校后勤工作的一個要求。眾所周知,高校后勤承擔著管理育人、服務育人和環境育人的重要職能。近幾年來由于高校規模的不斷擴大,改革力度的不斷加大,高校后勤管理面臨著新的挑戰。
所謂人文關懷,顧名思義就是關注人的生存和發展,就是對人要關心、愛護和理解,維護好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是一種危化和文明的訴求,同時也是一種思想態度和價值目標。其核心內容是以人為本,體現對人的尊重和培養,其基本內涵是強調人的主動性。而高校后勤管理中體現出的人文關懷主要是以學校老師和學生為本,不僅限于他們對金錢物質等淺層次的需要,還應滿足師生追求自身完善和全面發展的需求,讓他們有歸屬感、成就感、自豪感。高校后勤管理部門應如何做到這一點,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一、后勤工作人員應當樹立起以人為本的意識
后勤服務是一項非常繁瑣又比較辛苦的工作,高校后勤工作不但是學校這一單位的“門面”,同時也是學校發展必不可少的重要環節,做好后勤服務與后勤保障工作,是后勤工作人員的神圣職責。就整個社會而言,從職能分工來看,后勤服務工作是每個單位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服務于每個單位的各項工作,其實質是為單位其他工作的開展提供堅強有力的后勤保障。因此,后勤部門在哪個行業的地位都顯得尤其重要。
高校后勤部門服務的對象是廣大的具有高文化水平的老師和學生,服務的環境是具有濃厚后勤文化氛圍的校園。對于高校而言,后勤服務的效果是推動學校教學活動和科研活動的發展。這些特點就要求高校后勤工作人員本身要具備以人為本的文化精神。要讓學校后勤工作做得好,其關鍵是后勤工作人員必須致力于樹立以人為本的指導思想和以人文關懷為核心的服務理念,把廣大教職工和學生的利益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以優質的后勤服務盡量滿足他們的要求,促進師生的全面和諧發展,切實解決師生在工作學習生活中遇到的實際困難,努力創造有利于學校教育體制高效運轉的氛圍。后勤工作人員只有體現出以人為本的服務理念,后勤工作才有親和力,被服務的師生才會有歸屬感、幸福感,從而廣大師生在日常生活中才會積極主動地投身于學校組織的活動中。
建立一支良好的后勤人員隊伍,不斷提高現有人員素質以適應高校后勤工作的需要十分重要。強化后勤人員的服務意識,使他們增強服務觀念,明確服務宗旨,這是搞好后勤工作的根本。
如何讓后勤部門工作人員在工作中樹立起以人文本的意識?可以從以下幾方面著手。首先,作為后勤部門的領導應身體力行。后勤領導是后勤工作中的權力中心,自己的言行對職工起著潛移默化的作用,因此,后勤領導不但各項工作要求親自抓,而且還要以身作則,當好排頭兵。其次是整個部門人員要注重搞好輿論宣傳,培養后勤精神就是要造成一種濃厚的輿論環境氛圍。做好宣傳工作,使后勤工作人員及時了解學校里的各類活動。如“婦女節”到了,后勤部門要及時把學校組織女教職工的相關活動傳達到每個后勤工作人員,使后勤工作人員在做好工作的同時,積極參與到活動中去。最后,高校后勤管理工作是一件復雜而繁瑣的工作,后勤管理工作者應當要善于觀察,勤于思考、敢于實踐,切實提高自身的思想水平和科學的服務理念,用真心真情去做這些具體而繁瑣的工作。
二、后勤工作應加強制度建設
溫家寶總理2004年機關事務工作協會第三次會員代表大會上,在接見參加全國機關后勤先進工作者和先進集體表彰大會的代表時說:“機關事務工作是黨和政府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從事機關事務工作的同志要認真學習貫徹黨的十六屆四中全會精神,提高管理保障和服務能力”。溫總理同時對后勤工作的職能作了三點歸納,即“管理、保障、服務”。管理職能是提高單位后勤工作效率的根本所在,保障職能是做好單位后勤工作的基礎,服務職能是做好后勤工作的主要任務。而做好這三者關系的協調工作正是后勤工作人員必須時刻牢記的。
規章制度的實質是依據一定的法律、法規、規章和制度,行使后勤保障權力和承擔保障義務,使各項后勤工作有條不紊、有章可循。同時,規章制度也屬于硬件措施,而制度制約的主體是人。制度建設對規范后勤管理十分重要的。制度對于人們的行為具有強大的導向功能,它告訴人們做什么,具體怎么做。提升后勤服務質量,不僅要建立規章制度,還要完善規章制度,更要落實規章制度。嚴格按照規范執行各項制度,制度才有效力,管理才有效果。否則,制度只是一紙空文。形成規范、和諧的后勤管理模式,才能為廣大師生營造一種好的工作學習氛圍,為構造和諧校園提供保障。
在加強制度建設方面,要做好以下兩個方面。一是高校后勤管理需要加強制度的建立,這就需要確立明確的目標,按照相關法律法規和結合本單位實際情況建立健全切實可行的規范化的管理制度,才會取得較大的實效。此外,制度建立之后一定要狠抓落實,將制度貫穿到底。每個學期都是一個新環境,要讓廣大師生要適應這個新的環境,需要后勤人員經常深入實際,勤檢查,發現問題及時處理,防患于未然;熱情為師生員工辦實事,主動了解老師的心聲,聽取老師的意見,力爭把工作落到實處,及時為師生排憂解。通俗而言,就是后勤管理工作要用科學的理論來指導,要用服務的理念來規范,要用及時的行動來實現。要想在前頭,做在前頭,這樣才能保證教育教學工作的順利進行。二是社會經濟在以一種較快的速度發展,管理的質量和效益要適應這種速度,就得及時地對管理模式進行變革。高校后勤管理也同樣需要這樣的變革。因此,高校后勤工作也應當追尋社會經濟發展步伐,堅持創新,伴著校園的成長而發展。有創新才會有發展,才能把后勤管理工作從舊的經濟體制轉變到新的市場經濟體制中來,后勤管理與服務工作才能跟得上社會發展的要求,滿足廣大師生的實際要求。
三、后勤工作應當講求經濟效益,注重完善后勤設施
學校需要一定的經費和必要的物質條件,教育經費充裕,辦學條件才能得到改善,才有利于教育質量的提高。因而后勤部門必須管好錢、財、物,講求經濟效益。在財務物資管理上,堅持勤儉辦學的方針,合理使用資金,節約使用物資。這也是對后勤工作人員的考驗,面臨這種狀況,后勤工作盡量做到少花錢多辦事,不花錢也辦事,提高教育經費的使用效率。
后勤服務設施是搞好后勤工作,提高后勤服務質量和服務水平的堅強后盾和物質基礎。高校后勤服務設施不但涵蓋教學樓、宿舍樓的管理維修,供水、供電、供暖和電話、網線的維修管理,包括學校教師的車輛的停放、管理,校園環境衛生的清潔、綠化、美化等與單位干部職工生活息息相關的問題。因而,在后勤設施建設中,首先要注重以學校師生為本,要求在學校建設中優先選用節能減排設備,及時淘汰落后設施,增加綠化美化面積,配套公用設施和活動中心等等。為廣大師生提供安全有效、干凈舒適、管理有序、服務到位的后勤服務設施體系。在基建維修管理上,堅持“百年大計,質量第一”的方針,無論是大工程還是一個門窗桌椅的維修,都要對管理人員落實責任制,嚴格把好質量關;在生活管理上,堅持方便師生,滿足需要的方針,努力辦好食堂,改善師生住宿條件;在校容校貌管理上,發動師生自己動手,努力建設良好的教學、生活環境,營造一個優美和諧的校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