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振球
摘要:分析了傳統語文教學存在的主要問題,針對中學語文課程的重要性,筆者認為中學語文是開展素質教育的一個很好的載體,改革教學方法,利用課堂教學對學生進行素質教育,是一項重要課題。
關鍵詞:中學語文教學培養素質教育
教育部“十二五”規劃綱要中提出:教育應堅持育人為本,以改革創新為動力,以促進公平為重點,以提高質量為核心,全面實施素質教育,推進教育事業在新的歷史起點上科學發展。語文是其他學科的基礎,語文教學中如何融入素質教育就成為當今教育的一項重要課題。在國內教育事業的新發展階段,中學語文教學應改變傳統的教育觀念,教師首先應解放思想,探索新的教育理念,把素質教育貫穿于語文教學的整個過程中,其次應研究和實施新的教學方法,提高學生各方面的綜合能力。
一、傳統語文教學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1.將語文主要的教學目標定位在繼承和掌握前人積累的語文知識上,這是一種傳授型的、死記硬背式的教學方法。這種教學違背了語文要從本學科的性質、特點出發,培養和發展學生各方面綜合能力的這一教學目的,導致只進行機械教條式的知識灌輸和技能訓練,并與之相適應地推行所謂標準化試題考試。這種應試教育的問題在于:學習的收獲定位在書本知識上,教學忽略了學生人格魅力的培養。
2.學生本人以及其他可能對學生產生影響的人對多數語文課程不夠重視。很多學生被迫學習語文,只是為了應付中考,甚至有些學生家長認為教師教學的主要任務就是如何幫助學生在考試中獲得好成績。部分學校的語文課標中,片面強調應付考試的“實用性”。教育是要教給學生文化知識,但作為檢驗學習成果的重要方法之一,考試是重要的,也是必要的,但部分學校的語文課標中,片面強調應付考試的“實用性”,造成學生“高分低能”,忽視了人文素質的培養,違背了教育事業的發展需求,大大縮小了學生綜合素質能力的發展空間。也有一些學校對語文素質教育的理解不夠深入,不能把語文知識的傳播和素質教育很好地結合起來,不能合理地調動學生學習的能動性,忽略了學生的思想和情操的培養。
二、中學語文教學體現素質教育需注重創新能力的培養
素質教育的內涵是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教育,它提出了教育所要培養的人的合理結構素質,包括生理的、心理的、思想的、文化的素質,實施素質教育就是要培養學生學會學習、學會創造、學會審美等。筆者認為,語文教學要激發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這種教學觀強調不是把學習所獲得的基礎知識和技能儲存起來,而是拿去運用, 去獲得新知,在獲得新知中學習創造。它一方面要求教學必須圍繞語文基礎內容,精心設計課堂, 使學生真正地理解掌握它們,建立起學生自己的認知結構;另一方面強調教學的實踐性,注意知識的應用創造性思維能力,尤其是要鼓勵學生敢于提出問題、闡述自己的觀點、不盲從教師、不盲從書本。
語文教學體現素質教育體現在課堂教學和課后學習的過程化之中。由于中學生的創新能力還有一定限度,因此中學語文課堂教學創新精神的培養可以圍繞兩個步驟展開,即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教師應注重激發學生探究和思考的欲望, 善于引導學生各抒己見, 允許學生有不同的解釋, 鼓勵學生大膽思考、創新,逐步培養學生敢于提出問題、表達觀點的優良品質。語文課后學習至關重要,課堂外應加強與別人交流學習, 拓展閱讀,寫讀書筆記等,有意識地鍛煉“聽、說、讀、寫” 能力。
三、中學語文教學體現素質教育重在改革教學方法
老師必須精心選擇課題,必須與學生的學習能力相符、可操作性較強,才能成功解決項目,完成學習活動,否則會挫敗學生的學習興趣,反而不利于教學活動的開展。
第一,劃分項目小組。教師堅持人文素質原則,將特長生均勻分配到各組,鼓勵學生相互幫助。通過小組間的合作學習,幫助學生克服不善于交流、不合群的心理,在潛移默化中學會如何與他人相處、合作。
第二,分類歸納問題。教師引導學生針對課題提出在中學生活動范圍之內的問題,例如與家庭生活、人際交往等相關的,教師引導學生對以上問題進行匯總、歸納,從中選擇相對意義較好的一些問題展開討論和研究。在這一階段,培養了學生善于發現問題的能力、分類歸納的能力。
第三,設計解決問題的步驟。這是整個學習過程中最為重要的一步。如在思維能力方面,可以培養學生全面思考的思維習慣;在為人方面,可以培養學生尊重他人勞動成果、承認個人錯誤、為人謙虛謹慎的品德;在學習知識方面,可以培養學生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精益求精的品質。
第四,解決問題。這一步驟引導了學生如何利用他人的成功經驗來解決問題,同時鍛煉出分析問題、綜合思維能力,以及邏輯辨證的思維能力。
第五,撰寫學習報告。在回顧和總結所學知識的同時,提高寫作水平。這一步驟是學習的繼續與提高,它有利于知識體系的建立和整合。同時也培養認識自我、客觀評價自我的人文素質、塑造學生善始善終的追求完美的個性、提高學生的分析能力。
第六,評估學習情況。評估的形式可以是小組內部評估、小組之間的相互評估、教師評估等相結合,評估的手段可以是匯報、辯論賽等。在學生素質方面切實地提高了學生競爭意識,學生學會正確、公平地評價他人,還能從中找出自己與他人的差距。
中學語文作為基礎課程,其教學效果尤為重要,如何使該課程的學習與學生終身人文素質的培養有機地結合在一起,已成為一項重要課題,只有摒棄過時的教育理念,改革教學方法,大膽創新,才能將中學語文教學與素質教育融為一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