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娜
人文關懷護理在初孕者流產過程中的作用
劉 娜
目的探討初孕者流產過程中人文關懷護理的應用。方法選擇我院2010年5月至2011年5月收治的初孕人工流產患者80例,隨機分為兩組,對照組40例采用常規(guī)護理,觀察組40例行人文關懷護理,就兩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結果兩組均順利完成手術,觀察組無人流綜合征發(fā)生,對照組出現(xiàn)面色蒼白、出冷汗、嘔吐、惡心等人流綜合征3例,觀察組護理滿意度為97.5%,對照組為80%。觀察組護理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并發(fā)癥發(fā)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在初孕者流產過程中加強人文關懷護理,可降低并發(fā)癥發(fā)生率,提高護理滿意度,具有一定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人文關懷護理;初孕患者;人工流產
人文關懷是現(xiàn)代化醫(yī)院和現(xiàn)代醫(yī)學文明的重要特征,以讓患者感到被關懷、尊重為目的,是護理人員自身價值的體現(xiàn)[1]。本次研究選擇我院2010年5月至2011年5月收治的初孕人工流產患者80例,隨機分為兩組,對照組40例采用常規(guī)護理,觀察組40例行人文關懷護理,就兩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現(xiàn)將結果總結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本組患者80例,年齡17-30歲,平均(3.6±1.3)歲。孕周6~10w。宮內孕均經(jīng)超聲檢查證實。未婚先孕54例,因學習或工作需終止妊娠26例。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40例,兩組在年齡、孕周等一般資料上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40例采用常規(guī)護理,觀察組40例在流產過程中行人文關懷護理,具體操作步驟如下。
1.2.1 術前人文關懷護理
①心理護理:患者因初次妊娠流產,對手術存在一定恐懼感,加之失去孩子的痛苦及擔心再次受孕情況,易產生焦慮、煩躁、不安等不良情緒,護理人員需主動和患者交流,就無痛人流的優(yōu)勢向患者做耐心講解,運用親切的語言和嫻熟的操作,打消患者顧慮。樹立戰(zhàn)勝手術的信心和勇氣,以積極主動配合醫(yī)護全程。②術前充分準備:囑患者在術前排空膀胱,禁食4h,指導并協(xié)助其取膀胱截石位,給予低流量吸氧,并密切心電監(jiān)護。加強術前人性化訪視工作,對患者的心理狀態(tài)、術前準備情況、病史資料有無高危因素進行了解,對術中護理計劃進行制定,就術中、術后可能出現(xiàn)的反應及注意事項向患者介紹,并對可能出現(xiàn)的并發(fā)癥將要采取的應對措施行告知并確認。
1.2.2 術中人文關懷護理
①心理護理:護理人員緊握初孕者雙手,加強肢體語言的應用,協(xié)助脫去衣褲,對初孕者的需求最大限度的滿足,對沖洗液冷熱程度的感受用關切的語言進行詢問,使患者感到親切、安全、濕暖、舒適感,被愛的感覺增強,使其自信與自尊感恢復,使情緒保持穩(wěn)定,利于手術進行。②體位護理:協(xié)助患者取膀胱截石位,初孕者因外陰暴露易有不舒適感,護理人員應盡量輕柔操作,給予充分理解和尊重,對患者的尊嚴和人格進行維護,使其隱私最大限度的得到保護。③護理記錄:對患者行吸氧、心電監(jiān)護、靜脈輸液,并對血氧飽和度、血壓、脈搏、呼吸進行記錄,待生命體征穩(wěn)定,由麻醉師和護理人員對麻藥劑量共同核對,給予丙泊酚、櫞酸芬太尼注射液靜脈注射,外陰消毒在孕婦痛感不明顯時進行。護理人員需對手術開始時間、給予時間、孕婦生命體征、藥物劑量、靜脈輸液速度進行記錄。在妊娠物吸出物進行核對,對其胎囊完整性進行確認,在確定宮腔無殘留物后可結束手術,并對手術的結束時間進行記錄。
1.2.3 術后人文化護理
①安全舒適護理:對初孕者手術結束后的變化和意識狀態(tài)進行觀察,與手術前情況進行比較。為防止發(fā)生意外,在意識恢復過程中需加強護理。在清醒后將鼻導管拔除,并協(xié)助其穿好衣褲,墊好護墊,消除心電監(jiān)護電極痕戀,扶患者到休息室休息,對腹痛輕重及陰道流血情況進行觀察,若腹痛加重或有較多出血量,需立即通知醫(yī)生。②健康指導:待初孕者行30~40min的休息,完全蘇醒后,對流產后的復診時間、注意事項進行交待,加強計劃生育宣教工作,給予科學安全的避孕指導,強調無痛人流雖未有痛苦感覺遺留,但多次反復人流會對身心健康造成不利影響,導致多種并發(fā)癥的發(fā)生。在離開手術室時為補充機體因禁食造成的不適,可給予患者溫熱飲料飲用,讓患者保持樂觀溫暖情緒[2]。
1.3 統(tǒng)計學分析
采用SPSS13.0統(tǒng)計學軟件,計量資料行t檢驗,計數(shù)資料行2χ檢驗,P<0.05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兩組均順利完成手術,觀察組無人流綜合征發(fā)生,對照組出現(xiàn)面色蒼白、出冷汗、嘔吐、惡心等人流綜合征3例,觀察組護理滿意度為97.5%,對照組為80%。觀察組護理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并發(fā)癥發(fā)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手術效果比較[n(%)]
人工流產術為創(chuàng)傷性術式,對孕婦身心均造成一定影響,特別是初孕者,受人流手術強烈壓力源的刺激更重,對護理質量有更高的要求。人文關懷是在護理工作中應用“以人為本”的理念,對患者給予關愛和尊重,是臨床護理工作的任務和核心,在初孕者流產過程中應用,對確保手術成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在術前行心理護理、充分術前準備人文關懷,術中行體位護理、加強護理記錄、注意保暖、選擇麻醉藥應用人文關懷,術后行舒適安全護理、健康指導人文關懷,可明顯降低并發(fā)癥發(fā)生率,提高護理滿意率,具有一定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李惠玲.護理人文關懷的基本理論及臨床應用[J].中華護理雜志,2005,40(11):878-880.
[2]褚艷花.人文關懷在護理工作中的應用[J].家庭護士,2006,12:33.
河南省商丘市睢陽區(qū)計劃生育服務站,河南商丘 476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