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全國期刊民族學文化(社會)人類學研究論文索引

2012-04-24 03:43:46
廣西民族研究 2012年1期
關鍵詞:大學研究

一、 民族問題與民族關系研究

邊疆治理中的認同問題及其整合思路/陸海發//西北民族大學學報.-2011,⑸.-51~56

城市少數民族流動人口權利貧困問題論析/湯奪先,王增武//貴州民族研究.-2011,⑸.-10~17

從“五族共和”學說到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紀念中國共產黨建黨90周年和辛亥革命100周年/盧春櫻//貴州民族研究.-2011,⑸.-30~35

多元民族文化與國家共同文化/都永浩//黑龍江民族叢刊.-2011,⑸.-16~23

俄羅斯民族政策的歷史反思及啟示/周秀娟//中央民族大學學報.-2011, ⑸.-5~10

關于“兩少一寬”民族刑事政策的三點思考/雷振揚//西南民族大學學報.-2011,⑾.-27~33

關于馬克思主義民族觀的幾點再認識/趙剛//云南社會科學.-2011,⑷.-82~86

廣西民族團結的基本經驗及其原因:廣西民族“四個模范”研究之四/覃彩鑾//廣西民族研究.-2011,⑷.-7~17

國族觀念與現代國家的建構:基于近代中國的考察/陳建樾//云南民族大學學報.-2011, ⑸.-185~194

流動的力量:和諧民族關系視野下的少數民族流動人口探析/尹素琴,史界//黑龍江民族叢刊.-2011, ⑸.-42~46

論多民族國家民族認同與國家認同的特點及其互動/何叔濤//云南民族大學學報.-2011,⑹.-28~31

論社會轉型期民族群體事件的成因及其治理/高永久,左宏愿//中央民族大學學報.-2011,⑹.-39~45

論中國共產黨民族團結教育思想與實踐/李資源//中南民族大學學報.-2011,⑸.-43~48

論中國民族政策體系與集成/余梓東//中央民族大學學報.-2011,⑹.-14~21

論族際政治理論的基本內容及其當代價值/于春洋//西南民族大學學報.-2011,⑿.-24~27

民族分裂主義的成因及對策分析/呂永紅,楊麗//黑龍江民族叢刊.-2011, ⑸.-47~53

民族關系發展的內生變量及其優化/唐志君//貴州民族研究.-2011, ⑸.-1~5

民族國家何以和諧:建國60年來國家與佤族的互動歷程研究/袁娥//西南民族大學學報.-2011,⑾.-40~46

“民族國家”與“國家民族”“民族認同”與“國家認同”的緊張關系何以消解/陳茂榮//青海民族研究.-2011,⑷.-36~43

民族群體性事件的治理與預警機制研究:以河南省為例/金炳鎬,董強,裴圣愚,孫軍//云南民族大學學報.-2011, ⑸.-98~106

民族社會失范與良序建設:一個基于“湘西事變”的分析/暨愛民//青海民族研究.-2011,⑷.-9~13

全球化視野下的中國民族關系研究:內視、自覺與正義/納日碧力戈//中央民族大學學報.-2011,⑹.-5~13

少數民族牧民定居政策實施效果與完善研究:基于新疆博爾塔拉蒙古族自治州兩個定居點的調查/雷振揚//中南民族大學學報.-2011,⑹.-1~6

少數民族權利保護的價值理念問題/周少青//世界民族.-2011, ⑸.-1~10

少數民族與晚期奧斯曼帝國的社會變革/王三義//世界民族.-2011,⑹.-16~25

社會交往中的和諧民族關系構建:以天津市A社區為例/陳紀//西南民族大學學報.-2011,⑿.-28~33

世界民族問題作用機制的范式分析/王建新,熊坤新//西北民族大學學報.-2011,⑷.-10~17

適應我國城市民族關系和諧發展態勢的利益協調機制研究/高永久,左宏愿//西北民族大學學報.-2011,⑹.-1~7

試析印度的米佐人問題/馬得汶,李金軻//世界民族.-2011, ⑸.-29~38

文化生態學語境下的共生互補觀:關于散雜居民族關系研究的新視野/許憲隆,張成//中南民族大學學報.-2011, ⑸.-31~38

我國少數民族權利法律保護探析/古麗阿扎提·吐爾遜//民族研究.-2011, ⑸.-12~22

我國少數民族優惠性差別待遇與反向歧視分析/王傳發//廣西民族研究.-2011,⑷.-28~33

西方民族主義的傳播與辛亥革命/陳玉屏//西南民族大學學報.-2011,⑿.-19~23

辛亥革命對中國統一多民族現代國家構建的貢獻/鄭信哲//中南民族大學學報.-2011, ⑸.-39~42

辛亥革命與中國邊疆民族地區建設:紀念辛亥革命100周年民族理論系列論文之五/王瑜卿,肖銳//黑龍江民族叢刊.-2011, ⑸.-11~15

辛亥革命與中國民族關系的新變化/方素梅//云南民族大學學報.-2011, ⑸.-176~184

辛亥革命與中國民族關系:紀念辛亥革命100周年民族理論系列論文之四/裴圣寓,秉浩//黑龍江民族叢刊.-2011, ⑸.-6~10

辛亥革命與中國民族主義:紀念辛亥革命100周年民族理論系列論文之三/董強,金浩//黑龍江民族叢刊.-2011, ⑸.-1~5

辛亥革命中滿漢矛盾及其影響/王希恩//西南民族大學學報.-2011,⑽.-20~25

印度現代化進程中的民族問題及其根源/張世均,白珍,甘愛冬//中南民族大學學報.-2011,⑹.-8~12

中國城市民族關系和諧發展的思路/高永久,高響鳴//云南民族大學學報.-2011, ⑸.-28~32

中國扶持人口較少民族政策實踐程度評價及思考/朱玉福//廣西民族研究.-2011,⑷.-18~27

中國民族問題的歷史與現狀/馬戎//云南民族大學學報.-2011, ⑸.-15~20

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中國共產黨民族理論與民族政策的理論性與實踐性/郝時遠//云南民族大學學報.-2011,⑹.-5~21

二、 理論綜述

鮑曼及其表演理論述評:以河湟“花兒”的演唱為例/劉大偉//青海民族研究.-2011,⑷.-101~104

北極民族學考察記:兼談民族志的寫作/丁宏//西北民族研究.-2011,⑷.-33~41

博物學編史綱領的意義/劉兵//廣西民族大學學報.-2011,⑹.-12~14

博物學論綱/劉華杰//廣西民族大學學報.-2011,⑹.-2~11

博物學:人類拯救靈魂的一條小路/田松//廣西民族大學學報.-2011,⑹.-50~52

常人方法學與民俗學“生活世界”研究策略:從民俗學研究范疇和范式轉換談起/張翠霞//中央民族大學學報.-2011, ⑸.-24~30

處于人文和社科之間的人類學和民俗學/王建民//民俗研究.-2011,⑷.-45~47

從范式看芬蘭民俗研究的現行走向/徐鵬,尹虎彬//北方民族大學學報.-2011,⑷.-116~122

從民俗、民俗學到非物質遺產保護/卞利//民俗研究.-2011,⑷.-63~65

從民族關系視閾論中華文化/楊建新//西北民族大學學報.-2011,⑷.-1~9

“大一統”理念與中國少數民族/何星亮//云南社會科學.-2011, ⑸.-91~96

多樣性的博物知識與文化解釋/秦紅增//廣西民族大學學報.-2011,⑹.-19~21

俄羅斯公民民族構建的理論與實踐/臧穎//西北民族研究.-2011,⑷.-27~32

二次世界大戰后法國民族學與人類學的發展/屈小玲//中南民族大學學報.-2011,⑹.-23~27

2006年以來中國公民社會研究的新進展/周俊,郁建興//思想戰線.-2011,⑹.-42~47

發展理論及其源流/張曦//云南民族大學學報.-2011,⑹.-65~79

費孝通“小民族”思想初探:結合筆者鄂倫春族研究實踐/何群//中央民族大學學報.-2011,⑹.-59~64

關于我國應用人類學研究的若干問題/何星亮//中南民族大學學報.-2011, ⑸.-11~14

龜的博物學:兼談博物學與自然史/易華//廣西民族大學學報.-2011,⑹.-46~49

國際政治視閾下的民族主義情緒/張三南//世界民族.-2011, ⑸.-11~18

國內學術界關于跨界民族問題研究中的分歧與思考/李學保//中南民族大學學報.-2011, ⑸.-49~53

基于“儒家民族主義”范式轉向的民族認同機制研究/李安定//西北民族研究.-2011,⑷.-42~47

簡論莫斯的一般巫術理論及其學術地位/侯玉霞//湖北民族學院學報.-2011,⑷.-35~38

跨文化跨學科人類學交流的狀態與前景/莊孔韶//云南民族大學學報.-2011, ⑸.-47~53

歷史比較人類學:關于人類生物體譜系的研究/楊光榮//青海民族研究.-2011,⑷.-1~8

林惠祥對南洋馬來人的研究/曾少聰//世界民族.-2011,⑹.-51~58

林奈的博物學、“第二亞當”建構自然世界秩序/徐保軍//廣西民族大學學報.-2011,⑹.-25~31

另外一個他者:靈長類社會研究在人類學中的價值/麻國慶//廣西民族大學學報.-2011,⑹.-58~62

論“差序格局“對中國社會學理論的貢獻/夏玉珍,劉小峰//思想戰線.-2011,⑹.-31~36

論當代人類學影像民族志的發展趨勢/朱清江//世界民族.-2011,⑹.-44~50

論地方性知識的生成、運行及其權利關聯/次仁多吉,翟源靜//思想戰線.-2011,⑹.-11~15

論民間信仰文化力/張祝平//中央民族大學學報.-2011, ⑸.-44~50

論人類學在大學本科教學改革中的作用/海力波//百色學院學報.-2011,⑷.-74~77

論任乃強先生“開辟康滇間地之四大動力“說/木仕華//西南民族大學學報.-2011,⑿.-7~12

論少數民族文學人類學批評的特點和意義/王敏//中南民族大學學報.-2011,⑹.-128~133

民俗文化的內價值與外價值/劉鐵梁//民俗研究.-2011,⑷.-36~39

民俗學的人文學學科特征/趙世喻//民俗研究.-2011,⑷.-40~44

民族民俗旅游的時空維度與文化場域/廖楊,蒙麗//廣西民族研究.-2011,⑷.-186~191

民族認同與中華民族認同淺論/柏貴喜//西南民族大學學報.-2011,⑾.-34~39

民族生態學在中國的發展:“民族生態學理論與方法研究之三”/付廣華//廣西民族研究.-2011,⑷.-61~66

民族心理認同的結構及構建/任新民,周文//思想戰線.-2011,⑹.-21~24

民族志與作為過程的人類學:讀英戈爾德在拉德克利夫-布朗講座上的演講稿/納日碧力戈//云南民族大學學報.-2011,⑹.-56~60

民族走廊研究中的三個問題/曹大明//北方民族大學學報.-2011,⑷.-36~40

全球化場域中中華民族文化身份與民族認同的建構/劉莉//思想戰線.-2011,⑹.-16~20

人口較少民族文化多樣性的價值理論/黃光成//云南民族大學學報.-2011, ⑸.-68~77

人類學本土化探索歷程評述:以吳文藻、費孝通和李亦園為主的討論/徐義強//青海民族研究.-2011,⑷.-25~30

人類學表述危機與:“深描式”影像民族志/朱清江//中南民族大學學報.-2011,⑹.-28~32

人類學的文學轉向:民族志書寫的另一種思考/王倩//世界民族.-2011, ⑸.-39~47

人類學視域下的文化策劃學解析:與陳方先生商榷/竇存芳//湖北民族學院學報.-2011,⑶.-29~32

人類學田野調查的意義與教學實踐/周大鳴//云南民族大學學報.-2011,⑹.-45~48

人類學一定會在中國扎根:訪中山大學周大鳴教授/徐杰舜//中南民族大學學報.-2011, ⑸.-15~19

如何建設中國特色的民族學:論林耀華先生的學科建設思想/馬威//廣西民族研究.-2011,⑷.-39~46

散雜居少數民族概念解析/陸平輝//西北民族大學學報.-2011, ⑸.-45~50

社會學的歷史化還是歷史學的社會化:論歷史社會學的學科定位/陳紀昌//西北民族大學學報.-2011, ⑸.-102~108

什么是災害?:災害人類學研究核心概念辨析/李永祥//西南民族大學學報.-2011,⑾.-12~20

神話歷史:一個跨學科的新視角/黃悅//百色學院學報.-2011,⑷.-24~27

試論反思行動在民族文化保護與傳承中的作用:以實驗戲劇《季刀苗寨的女人》為例/王小梅//貴州民族研究.-2011, ⑸.-40~44

孫作云民俗學視域下的神話研究/朱仙林//民族藝術.-2011,⑷.-65~69

田野無界:關于人類學田野方法的思考/邵京//云南民族大學學報.-2011,⑹.-61~64

為何研究災疫文化?:探求當代災疫的治本之道/唐代興//西南民族大學學報.-2011,⑾.-21~26

文化社會學:學科抑或理論浮現/楊向榮//思想戰線.-2011,⑹.-37~41

“我是誰?”和“我們是誰?”:“新全球化時代”文化認同的深度迷茫與自性澄明/李武裝,劉曙光//中央民族大學學報.-2011, ⑸.-31~37

西方對他者的殖民表征:以異域西藏為案例/Dibyesh著;勵軒譯//西北民族研究.-2011,⑷.-179~198

新時期民俗學研究范圍與方法的探索/黃永林//民俗研究.-2011,⑷.-55~58

省思“ethnography”的譯名:兼與胡鴻保先生商榷/方明//世界民族.-2011,⑹.-90~94

徐益棠的民族學與西康研究/陳波//西南民族大學學報.-2011,⑿.-13~18

學術研究是自戴腳鐐的體力活:施愛東博士訪談錄/廖明君,施愛東//民族藝術.-2011,⑷.-44~51,112

英國人類學的傳統與創新:以LSE人類學系為個案/楊文炯,樊瑩//中南民族大學學報.-2011,⑹.-18~22

約翰·雷的博物學/熊姣//廣西民族大學學報.-2011,⑹.-32~38

災難的理論研究:自然、權利和文化/【美】安東尼·奧立佛-史密斯著;納日碧力戈譯;彭文斌校注//西南民族大學學報.-2011,⑾.-1~11

章太炎的民族主義:天下、世界與民族國家/馬骍//云南民族大學學報.-2011, ⑸.-200~204

中國本土民族概念的傳統考略/龔永輝//民族研究.-2011,⑹.-1~12

中國獨生子女研究:記錄社會變遷中的一代人:人類學學者訪談錄之六十二/王小璐問,風笑天答//廣西民族大學學報.-2011, ⑸.-41~48

中國民俗學的當下危機與發展機遇/張士閃//民俗研究.-2011,⑷.-32~35

中國民俗研究梳理下的思考/周大鳴//民俗研究.-2011,⑷.-48~54

中國親屬關系人類學的新發展:兼談《人思之人:文化科學與自然科學的統一性》/劉明//世界民族.-2011,⑹.-35~43

中國文化中的博物學傳統/江曉原//廣西民族大學學報.-2011,⑹.-22~24

自然國學的復興/宋正海//廣西民族大學學報.-2011,⑹.-15~18

“自我的他性”:族群共同體的語境化表述/彭兆榮,李春霞//思想戰線.-2011,⑹.-6~10

“自我的他者化”:關于本土田野實踐的思考/范可//云南民族大學學報.-2011,⑹.-49~55

自由主義的民族主義:自由主義的或者民族主義的?:塔米爾《自由主義的民族主義》述評/黃其松//青海民族研究.-2011,⑷.-20~24

資料、闡釋與實踐:從學術史看當前中國民俗學的危機/劉曉春//民俗研究.-2011,⑷.-59~62

宗教概念的劇場:當下中國的“信仰問題”/王銘銘//西北民族研究.-2011,⑷.-59~77

三、社會、文化及其變遷

變異中的延續:蘇北H村婚前生育現象考察/張青//民俗研究.-2011,⑷.-237~248

布朗族的民間信仰與差異化族群關系的建構:以老曼峨村為個案/安靜//湖北民族學院學報.-2011,⑷.-30~34

布努瑤神秘的“送棺材”習俗解讀/葉建芳//廣西民族大學學報.-2011,⑹.-112~116

城市青年獨生子女與非獨生子女的教育獲得/王曉燾//廣西民族大學學報.-2011, ⑸.-28~34

川西北羌族成年儀式的調查研究:“十三儀式”的象征人類學分析/李正元//北方民族大學學報.-2011,⑷.-18~22

從傳統制度到制度缺失:箐口村的垃圾處理問題/黃艷琴//湖北民族學院學報.-2011,⑷.-23~29

從口述史角度看邊疆多民族村莊的歷史演變:以廣西融水縣安太鄉培地村為個案/黃治國,賈楨//廣西民族研究.-2011,⑷.-138~143

村落視野下壯族擇偶標準的嬗變:壯族婚姻家庭研究之二/黃潤柏//廣西民族研究.-2011,⑷.-83~87

傣泰壯創世神話核心觀念的比較研究/刀承華//中央民族大學學報.-2011, ⑸.-64~69

傣族的稻作與祭祀/閻莉//貴州民族研究.-2011, ⑸.-73~79

代耕農的社會空間及管理:來自廣東南海西樵的田野調查/楊小柳,史維//廣西民族大學學報.-2011, ⑸.-79~85

代孕生育親子關系認定問題探析/李志強//北方民族大學學報.-2011,⑷.-123~126

當代湘西土家族苗族族際通婚與文化互動/李然//貴州民族大學學報.-2011,⑶.-63~67

東南亞那伽信仰特點研究/潘岳,何玉艷//廣西民族大學學報.-2011, ⑸.-94~98

東鄉族雙語使用與教學的人類學調查與思考/曹建華,陳其斌//青海民族研究.-2011,⑷.-14~19

獨生子女的教育獲得與性別平等的政策建構:基于江蘇、四川兩省農村調查數據的分析/肖富群//廣西民族大學學報.-2011, ⑸.-21~27

獨生子女結婚成家過程中父母的參與和影響/郝玉章//廣西民族大學學報.-2011, ⑸.-15~20

對河西走廊民族社區發展的戰略思考/王文棣//西北民族研究.-2011,⑷.-54~58

對牧民定居背景下影響城鎮多民族間交往因素的分析:以甘南藏族自治州合作市為例/劉巍文,鄧艾//西北民族大學學報.-2011, ⑸.-38~44

對泰國北部山區一次村民選舉的人類學考察/馬翀煒,張雨龍//廣西民族大學學報.-2011,⑹.-63~69,106

多元一體法文化:中華法系凝結少數民族的法律智慧/張晉藩//民族研究.-2011, ⑸.-1~11

豐產的文化理性解釋:云南諾鄧歷史上兩套豐產儀式之研究/舒瑜//民族研究.-2011,⑹.-30~37

高麗對蒙古文化的“受容”與排斥:以“蒙古風”在高麗興衰為例/鄭錫元//貴州民族學院學報.-2011,⑶.-50~57

古代“贅婿”的稱謂詞勾稽及禮俗特征分析/果娜,孫劍藝//民俗研究.-2011,⑷.-104~127

貴州化屋歪梳苗“打?!奔绬蕛x式探析/黃秀蓉//民族研究.-2011,⑹.-21~29

貴州新生代農民工的城市融入與社會心理分析/劉玉連,周芳苓//貴州民族學院學報.-2011,⑶.-77~81

“過日子”與農民的生活邏輯:基于陜西關中Z村的考察/陳輝//民俗研究.-2011,⑷.-260~270

漢代民間巫術與知識信仰/趙光懷//民俗研究.-2011,⑷.-79~88

韓國華僑社會的形成、變遷及特征/王淑玲//世界民族.-2011, ⑸.-56~61

講述邊緣人的歷史和邊緣人講述的歷史:作為事件和經歷的中華基督教會邊疆服務運動/汪洪亮//西南民族大學學報.-2011,⑿.-41~46

近代廣西西南邊疆的移民與民族經濟文化融合:從現代民族國家建構視閾的歷史考察/韋福安//廣西民族研究.-2011,⑷.-155~162

“客家搖籃”的文化傳播與建構:以《贛南日報》為中心的分析/周建新,柴可//廣西民族大學學報.-2011,⑹.-87~93

空間視角下的白族本主廟與村莊的宗教生活/張海超//云南社會科學.-2011,⑷.-71~76

“垃圾圍城”與西部城市環境保護的對策:以昆明市居民的垃圾分類為例/張繼焦,李宇軍//云南民族大學學報.-2011, ⑸.-118~126

老撾Lanten人的度戒儀式/袁同凱//云南民族大學學報.-2011, ⑸.-94~97

勞動過程中的關系運作:一項基于鋼筋工人的經驗研究/王毅杰,周現富//廣西民族大學學報.-2011,⑹.-94~99

兩全其美,和諧發展:解決少數民族雙語問題的最佳模式/戴慶廈//中央民族大學學報.-2011, ⑸.-89~93

諒山彝族習慣法探析:以普雄地區習慣法為重點的考察/賴靜,王友平//貴州民族研究.-2011, ⑸.-24~29

龍泉寨當代布依族婚姻習慣法調查與研究/周相卿,楊章橋,張姝//貴州民族學院學報.-2011,⑶.-21~25

龍與圖騰的耦合:學術救亡的知識生產/施愛東//民族藝術.-2011,⑷.-6~23,119

旅游對目的地社區族群關系的影響/孫九霞,陳浩//思想戰線.-2011,⑹.-25~30

旅游影響下滇北民族社區傳統生態文化變遷機制研究/薛熙明,葉文//貴州民族研究.-2011, ⑸.-108~114

論阿尼瑪卿山神的來源及流變/才貝//青海民族研究.-2011,⑷.-71~76

論桂北地區商業發展和民間信仰的互動關系:基于大圩祭祀圈的考察/熊昌錕//廣西民族研究.-2011,⑷.-177~185

論互聯網對藏傳佛教寺院僧人教育的影響:基于對甘南藏區的調查研究/王秋花//北方民族大學學報.-2011,⑷.-13~17

論苗族古村落“路”、“橋”生命文化的發生/楊東升//云南民族大學學報.-2011,⑹.-80~84

論徘徊在傳統與現代之間的游牧/阿拉坦寶力格//中央民族大學學報.-2011,⑹.-51~58

論全球化背景下的民族身份認同和愛國主義:對愛國主義情感的民族學解讀/阿迪力·買買提//黑龍江民族叢刊.-2011, ⑸.-29~35

論日本人的“鳥居”信仰/王曉東//世界民族.-2011, ⑸.-70~80

珞巴族傳統體育文化略論/丁玲輝//西南民族大學學報.-2011,⑿.-47~51

米諾王權與太陽女神:一種近東文化的共同體/【美】南諾·馬瑞那托斯;王靜譯//百色學院學報.-2011,⑷.-1~8

民間法視野下的回族鄉村鄉規民約:以寧夏郭橋鄉為例/馬宇峰//青海民族研究.-2011,⑷.-44~49

民族旅游開發與苗寨社會生活變遷研究/袁潔//貴州民族學院學報.-2011, ⑸.-38~42

納人口傳“達巴經”的現狀及保護研究/喇明清//西南民族大學學報.-2011,⑿.-52~56

女書的吟誦及其傳承/蔣明智,何研//廣西民族大學學報.-2011, ⑸.-86~89

攀附與逃遁:民族信仰和諧共生/以藏傳佛教與納西民族信仰為例/郭志合//青海民族研究.-2011,⑷.-86~92

淺論鄂倫春族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與傳承/相華//黑龍江民族叢刊.-2011, ⑸.-137~142

淺談民族旅游開發對目的地日常生活民俗變遷的影響:以貴州省朗德上寨為例/馬匯//貴州民族學院學報.-2011,⑶.-82~86

清代西南鄉村集市與區域社會:以貴州黔東南小江為例/朱晴晴//廣西民族大學學報.-2011,⑹.-79~86

人類學整體論視野下的民間信仰非物質文化遺產化:以廣西紅瑤為個案/馮智明//中央民族大學學報.-2011, ⑸.-38~43

人、獸母題:史前至漢代陶石金帛所見人、獸母題的分類/邢文//民族藝術.-2011,⑷.-24~32

日本七夕傳說研究/畢雪飛//民俗研究.-2011,⑷.-153~167

撒拉族的家庭組織與婚姻規則:基于血緣認知的文化邏輯分析/王建新//北方民族大學學報.-2011,⑷.-5~12

三星堆與西南玉石之路:夏桀伐岷山與巴蜀神話歷史/葉舒憲//民族藝術.-2011,⑷.-33~43

陜北宗族的形成與特征/高萍//西北民族研究.-2011,⑷.-199~204,198

少數民族移民在城市中的跨族婚姻:對蒙古族、朝鮮族、彝族、傣族、白族、回族的調查研究/張繼焦//廣西民族研究.-2011,⑷.-51~60

社會變遷中的節慶、信仰與族群傳統重構:以廣州珠村端午“扒龍舟”習俗為個案/儲冬愛//廣西民族研究.-2011,⑷.-67~72

社會身份標記:紅瑤身體裝飾的文化表述研究之一/馮智明//廣西民族研究.-2011,⑷.-126~131

神靈力量與國家意志:以清代廣西境內狄青廟為視角/滕蘭花//廣西民族大學學報.-2011, ⑸.-148~153

生計資源配置與生態環境保護:以貴州黎平黃崗侗族社區為例/羅康隆,楊曾輝//民族研究.-2011, ⑸.-33~39

生態與生計:神農架下谷坪土家族民族鄉動物與人爭食考察/任國英,杜娟//民族研究.-2011, ⑸.-49~55

17至20世紀印支華僑社會的形成與發展/邱普艷//世界民族.-2011, ⑸.-62~69

試論國家認同與邊疆民族地區農村社會保障/李瑞君,王萃萃//黑龍江民族叢刊.-2011, ⑸.-36~41

試析布洛陀神話敘事的演述者:布麼/李斯穎//廣西民族研究.-2011,⑷.-109~114

雙語教育模式下的跨民族文化心理認同矛盾與調適/賀群//北方民族大學學報.-2011, ⑸.-106~111

水族敬霞節文化內涵探析/覃世琦//貴州民族學院學報.-2011,⑶.-58~62

死亡與再生:新疆小河墓地葬俗管窺/徐峰//民族藝術.-2011,⑷.-58~64

送魂:民族學視野中的“二次葬”習俗:從民族志材料看“二次葬”的定義及原因/袁曉文,陳東//廣西民族大學學報.-2011, ⑸.-108~113

塔吉克族的婚禮及婚禮歌/馬紅艷//北方民族大學學報.-2011,⑷.-58~63

泰國東北部地區老族的由來及其歷史變遷/何平//貴州民族研究.-2011, ⑸.-115~120

土家族擺手的地域性差異/劉冰清,彭林緒//中南民族大學學報.-2011,⑹.-55~59

土家族社會生活習俗的演變/劉冰清,彭林緒//湖北民族學院學報.-2011, ⑸.-17~21

維吾爾族麥西萊甫的人類學闡釋:對維克多·特納“儀式過程”理論的運用及反思/嚴麗//湖北民族學院學報.-2011,⑷.-52~56

文化產業中民族文化的建構與現代意義:花腰彝女子舞龍的人類學分析/盧鵬,張永杰//黑龍江民族叢刊.-2011, ⑸.-32~136

烏魯木齊市維吾爾族流動人口的社會排斥和融入/徐平,于瀧//中南民族大學學報.-2011,⑹.-33~38

西北基層社會水崇拜、水資源管理的傳統與變遷:基于一個漢藏之間農耕村落的考察/裴恒濤,謝東莉//青海民族研究.-2011,⑷.-55~60

西南少數民族的植物知識與生存智慧:博物學的視角/韋丹芳//廣西民族大學學報.-2011,⑹.-53~57

鄉村性事件:一個有關文化與權力的討論/劉中一//西北民族大學學報.-2011, ⑸.-94~101

心靈傳承視角下壯族布洛陀信仰的當代重構及其意義/和曉蓉//廣西民族研究.-2011,⑷.-102~108

信仰移植:以木柄瑤岑大將軍廟為例/黃家信//廣西民族研究.-2011,⑷.-115~119

瑤族歸僑的社會記憶與認同建構:以廣西十萬山華僑林場為例/陳思慧//廣西民族研究.-2011,⑷.-132~137

瑤族林木生態倫理思想探析/安豐軍//廣西民族大學學報.-2011,⑹.-107~111

瑤族石碑律研究的“三重證據法”/莫金山//廣西民族研究.-2011,⑷.-120~125

儀式重構與社會整合:滇越邊境Y村的個案/王越平//廣西民族大學學報.-2011, ⑸.-72~78

儀式展演·集體記憶· 他者表述:基于一個客家村落“會期”儀式之思考/李虎//民俗研究.-2011,⑷.-249~459

宜昌車溪少數民族特色村寨“特色”建構及其社會變遷研究/曹大明,黃柏權,葛政委//黑龍江民族叢刊.-2011, ⑸.-62~68

彝族服飾數字博物館建設與服飾文化展示探析/劉軍,雷磊//黑龍江民族叢刊.-2011, ⑸.-126~131

彝族蘇尼與北方薩滿的比較研究及方法論啟示/唐錢華//北京民族大學學報.-2011,⑷.-23~28

已婚獨生子女身份與夫妻權利:全國五大城市1216名已婚青年的調查分析/風笑天//廣西民族大學學報.-2011, ⑸.-2~9

銀川市新生代少數民族流遷人口城市適應研究/高翔,宋相奎//中南民族大學學報.-2011,⑹.-39~43

有關青藏高原碉樓的傳說與民俗事象/石碩,陳東//西北民族大學學報.-2011,⑷.-85~92

裕固族鄉村社區發展歷程與模式的社會人類學分析/巴戰龍//西北民族研究.-2011,⑷.-49~53

藏族傳統生計與黃河源區生態安全:基于青海省瑪多縣的考察/邵侃,田紅//民族研究.-2011, ⑸.-40~48

在京藏族知識分子的社會交往狀況及其影響因素/阿布都熱西提·基力力,王霞//北方民族大學學報.-2011, ⑸.-42~48

在詩意中共存:論侗族地方性知識的和諧生態意識/楊經華,董迎軒//貴州民族研究.-2011, ⑸.-67~72

中國大眾傳媒獨生子女新聞框架分析/徐連明//廣西民族大學學報.-2011, ⑸.-35~40

中國古代博物學記事原則:宜物:以解讀《山海經》中“建木”系殼斗科植物“甜櫧”為例/黃世杰,趙乃蓉//廣西民族大學學報.-2011,⑹.-39~45

中國民間傳統喪葬習俗:避煞/王小婷//民俗研究.-2011,⑷.-95~103

中國少數民族村寨經濟的結構轉型與社會約束/鄭宇//民族研究.-2011, ⑸.-23~32

中越邊境邊民互市中的族群互動與國家認同:以云南地西北邊民互市點為例/李金發//廣西民族研究.-2011,⑷.-47~50

中越邊境地區跨國婚姻模式新探:以廣西龍州武德鄉布儂三屯為例/秦紅增,李開元,宋秀波//黑龍江民族叢刊.-2011, ⑸.-111~117

轉型期民族地區社會矛盾的系統形態研究:以甘肅甘南藏族自治州藏區為例/馬仲榮//北方民族大學學報.-2011,⑷.-52~57

宗教沖突、貿易沖突抑或族群沖突?:19世紀末黃河上游一個藏族村落驅洋教士的過程分析/馬成俊//廣西民族大學學報.-2011,⑹.-100~106

宗教諧價值的人類學分析:以磽磧嘉絨藏族鄉為研究個案/陳焱//西北民族大學學報.-2011, ⑸.-57~62

宗族組織與村落政治:周姓不同宗的本土解說/蘭林友//廣西民族大學學報.-2011,⑹.-70~78

族類認同與歷史敘事:以海南島黎漢關系為個案/唐啟翠//廣西民族研究.-2011,⑷.-73~82

族群互動與生存智慧:以諒山彝族為例/巫達//西北民族研究.-2011,⑷.-20~26

四、 女性問題研究

第三期中國婦女社會地位調查主要數據報告/課題組//婦女研究論叢.-2011,⑹.-5~15

對退休年齡改革方案的性別檢視/劉明輝//婦女研究論叢.-2011, ⑸.-19~26

兒子偏好還是兒女雙全?:中國人生育性別偏好態度構成及其政策含義/楊雪燕,李樹茁,尚子娟//婦女研究論叢.-2011,⑹.-27~34

法律規范與組織策略:制度變遷中的女性勞動權益/武中哲//婦女研究論叢.-2011,⑹.-21~26

回族宴席曲中的女性特征/柯琳,劉媛媛//中央民族大學學報.-2011, ⑸.-133~139

婚姻身份協議的社會性別分析/趙敏//婦女研究論叢.-2011, ⑸.-11~18

家庭治療的女性主義思考/徐振敏//婦女研究論叢.-2011, ⑸.-85~91

論個體性別社會化和性別角色表演/王金玲//云南民族大學學報.-2011, ⑸.-107~111

論美國媒體與反女權運動/姚桂桂//婦女研究論叢.-2011,⑹.-83~88

論中國人才性別結構均衡發展/佟新//云南民族大學學報.-2011, ⑸.-112~117

美國女性與宗教和政治/王恩銘//婦女研究論叢.-2011, ⑸.-92~98

女性公務員個體因素對同齡退休支持度影響的實證研究/張再生,李祥飛//婦女研究論叢.-2011, ⑸.-27~33,69

試論章學誠的婦女觀及其內在矛盾/龐雯予//婦女研究論叢.-2011,⑹.-62~68

晚清三位西方女傳教士對中國的解讀:兼談性別與傳教/周顏//廣西民族大學學報.-2011, ⑸.-90~93

維吾爾族婦女再婚若干問題研究:一項來自新疆喀什地區S縣A村的田野考察/馮雪紅//北方民族大學學報.-2011,⑷.-64~70

現代性體驗下少數民族鄉村婦女的婚戀生活:以貴州西江千戶苗寨為例/李欣欣//西北民族大學學報.-2011,⑷.-100~104

性、社會性別與充權:關于四川地震災區婦女刺繡小組領袖的個案研究/裴諭新//婦女研究論叢.-2011, ⑸.-34~46

“增權理論”視閾下的少數民族婦女發展研究:以云南少數民族婦女發展為例/李鳳琴//北方民族大學學報.-2011,⑷.-71~76

中國出生性別比城鄉差異的社會性別分析/陳婷婷,葉文振//婦女研究論叢.-2011,⑹.-35~41

中國女性參政模式的時代追問/唐亞輝//婦女研究論叢.-2011, ⑸.-47~53

走向“理論自覺”與“方法自覺”:婦女/性別社會學在中國(1995-2010)/林曉珊//浙江學刊.-2011,⑹.-188~193

五、 研究動態與書評

《寶島諸神:臺灣的神話歷史古層》導言/葉舒憲//百色學院學報.-2011,⑷.-9~14

從瑤族歷史看邊緣的興起:《另類中國:瑤族及其民族歸屬政治》評介/馮智明//貴州民族學院學報.-2011,⑶.-73~76

道真儺文化及其傳承問題:《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縣志·儺文化》讀后/楊昌軍//西南民族大學學報.-2011,⑾.-47~50

“第三屆社會性別國際學術研討會”綜述/郭海文//婦女研究論叢.-2011,⑹.-99~102

第四屆中國民族研究西南論壇:西南研究與21世紀中國民族學人類學發展學術研討會綜述/王田//民族研究.-2011,⑹.-101~102

篤學而力行 明辨而慎思:《黃淑娉人類學民族學文集》評析/馬建春//廣西民族學院學報.-2011,⑹.-187~188

2010年國外社會學的族群研究綜述/馬戎,馬雪峰,祖力亞提·司馬義,陽妙艷,趙蕊//西北民族研究.-2011,⑷.-78~90

婦女貧困:從農村到城鄉,從收入貧困到多維貧困:2000年以來中國“婦女貧困”研究評述與展望/張雪梅,李晶,李小云//婦女研究論叢.-2011, ⑸.-99~105

海峽兩岸少數民族事務與政策實踐學術研討會綜述/馬骍//民族研究.-2011, ⑸.-104~105

加強女性學科建設推進專業人才培養:“女性學學科建設與專業人才培養”學術研討會綜述/王向梅//婦女研究論叢.-2011,⑹.-95~98

近六十年我國民族識別研究述評/李良品//云南民族大學學報.-2011,⑹.-32~37

近年來辛亥革命與民族問題研究綜述/卓海波//云南民族大學學報.-2011, ⑸.-162~169

近十年大陸學者對康區的研究及新趨勢/石碩//西南民族大學學報.-2011,⑾.-1~6

近現代中、西口頭文學研究綜述/段靜//世界民族.-2011, ⑸.-48~55

聚焦中國家庭變遷、探討支持家庭的公共政策:“中國家庭變遷和公共政策國際研討會”述評/楊笛//婦女研究論叢.-2011,⑹.-89~94,104

民族關系研究中的內隱偏見調查綜述/盧煥華,徐苗,方慧珍,李雪婷,楊圣敏,劉嘉//西北民族研究.-2011,⑷.-5~19

民族認同與國家認同研究述評/袁娥//民族研究.-2011, ⑸.-91~103

女性主義文論研究的GPS:評《圖譜:女性主義與當代文論的碰撞》/劉英,胡翠娥//婦女研究論叢.-2011,⑹.-105~109

人類學的開放平臺:中國人類學高級論壇十年報告/王璐//廣西民族大學學報.-2011, ⑸.-99~107

生態人類學理論、方法在中國的實踐學術研討會綜述/楊曾輝,彭永慶//民族研究.-2011, ⑸.-106~107

“首屆中國西北地區民間文化遺產保護與傳承研究高級培訓營”會議綜述/會秘組//西北民族研究.-2011,⑷.-205~206

土家族研究歷程及其發展趨勢/曹毅//湖北民族學院學報.-2011,⑶.-1~4

文學人類學介入經學:超越乾嘉的嘗試:讀《神話歷史》叢書有感/蕭兵//百色學院學報.-2011,⑷.-15~23

“誤入歧途”的自我:讀流心《自我的他性:當代中國自我系譜》/趙紅梅//世界民族.-2011, ⑸.-92~96

錫伯族社會歷史、文化研究述評/李云霞//中央民族大學學報.-2011, ⑸.-17~23

學科對話與學術創新:多元文化與國家建設學術研討會綜述/高春芽,呂建明//民族研究.-2011,⑹.-103~104

1949—2010:中國民族教育六十年文獻綜述與研究/馬麗娟,伍瓊華//西北民族研究.-2011,⑷.-91~102

中國民族學學科史研究概述/張麗梅,胡鴻保//北方民族大學學報.-2011,⑷.-109~115

中國人類學的學術園地:紀念人類學高級論壇成立十周年/劉冰清,韋小鵬//西南民族大學學報.-2011,⑽.-236~240

走向自覺的性別研究方法:“2011年社會學年會性別研究方法論探析論壇”綜述/鄭丹丹,李光玲//婦女研究論叢.-2011, ⑸.-106~110

[責任編輯:劉建平]

猜你喜歡
大學研究
“留白”是個大學問
FMS與YBT相關性的實證研究
2020年國內翻譯研究述評
遼代千人邑研究述論
《大學》征稿簡則
大學(2021年2期)2021-06-11 01:13:48
《大學》
大學(2021年2期)2021-06-11 01:13:12
48歲的她,跨越千里再讀大學
海峽姐妹(2020年12期)2021-01-18 05:53:08
大學求學的遺憾
視錯覺在平面設計中的應用與研究
科技傳播(2019年22期)2020-01-14 03:06:54
EMA伺服控制系統研究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无码免费看片| 国产噜噜噜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人在线| 国产丝袜啪啪| 中国国产A一级毛片| 97成人在线观看| 精品福利视频网| 大香网伊人久久综合网2020| 亚洲日韩Av中文字幕无码| 999精品视频在线| 呦视频在线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日韩北条麻妃一区二区| 成年免费在线观看| 国产亚洲视频播放9000| 日本免费新一区视频| 国产产在线精品亚洲aavv| 九色在线视频导航91|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字幕5566| 天天综合网色| 99精品福利视频| 狠狠色丁香婷婷综合| 精品视频在线一区| 亚洲成人黄色在线观看| 热九九精品| 亚洲激情区| 国产亚洲欧美在线中文bt天堂| 欧洲欧美人成免费全部视频| 午夜一级做a爰片久久毛片| 亚洲日韩精品欧美中文字幕| 久久这里只有精品8| 97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不卡| 日韩成人在线一区二区| 国产精品原创不卡在线| 99热这里都是国产精品| 国产中文在线亚洲精品官网| 国产精品自在在线午夜| 精品综合久久久久久97| 色悠久久综合| 日本黄网在线观看| 国产流白浆视频| 91丝袜乱伦| 国产成人在线小视频| 日韩专区欧美| 一区二区三区四区日韩| 国产制服丝袜无码视频| 伊人久综合| 亚洲av中文无码乱人伦在线r| 亚洲欧美成人综合| 乱人伦视频中文字幕在线| 日韩123欧美字幕| 欧美日韩福利|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在线精品亚洲国产| 嫩草影院在线观看精品视频| 国产色爱av资源综合区| 久久精品国产一区二区小说| 伊人久久婷婷| 毛片免费视频| 中文无码毛片又爽又刺激| 麻豆国产精品一二三在线观看| 国产91丝袜| 狠狠色丁香婷婷| 亚卅精品无码久久毛片乌克兰 | 欧美亚洲国产精品第一页| 无码中文AⅤ在线观看| 美女亚洲一区| 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人人软件| 四虎在线高清无码| a毛片免费看| 91网在线| 香蕉久久国产超碰青草| 伊在人亚洲香蕉精品播放|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中文无码| 中文字幕人妻av一区二区| 国产av剧情无码精品色午夜| 亚洲天堂网在线播放| 亚洲高清无码精品| 丰满人妻中出白浆| 国产亚洲精品在天天在线麻豆| 亚洲视屏在线观看| 国产99久久亚洲综合精品西瓜tv| 美女毛片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