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樹惠
摘要:文章針對職業學院商務英語專業的精讀課程費時效低的現狀,提出“協同教學模式”, 即以“同主題串聯,多形式協同”, 將商務英語精讀課程發展成為趣味性強、課堂氣氛活躍、實用性強的綜合課程。
關鍵詞:協同教學;學習動機
一、商務英語精讀課型改革的必要性
在商務英語教學中,精讀課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首先它是一門訓練學生聽說讀寫譯基本功的綜合課程,同時又肩負著培養學生商務素質的重任。把這兩者真正地結合在一起是重中之重,也是難上加難的事情。精讀課程的重要性體現在學生的課程表中,一周有六節課,比其他門課程都要多;精讀課上教師注重單詞、語法多于商務素質,這樣的高投入未必會換來高產出。作為商務英語教學重心的傳統的精讀教學是難辭其咎的。究其原因,筆者以為主要在于教學內容、教學方法的滯后。由于傳統的教學方法偏重語言基礎,并且商務英語的精讀文章又大都枯燥無味,這樣的課堂自然不會生動,缺乏趣味性。
即使是今天,仍有相當一部分教師沿襲傳統的教學法進行商務英語精讀教學。首先教師帶讀一遍生詞,然后從句法和語義的角度逐句解釋課文,最后就本課重點詞匯做造句練習。
從教學過程來看,教師主宰了整個課堂,絕人多數情況下,學生只是聽、做筆記、做練習題,而極少有主動參與的機會。如此一來,課堂則易陷于“臺者淳淳,聽者渺渺”之境地,教學效果則可想而知。
由于教學內容、教學方法的滯后,難以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故商務英語精讀教學費時而低效。為改變這一現狀,筆者與同仁進行了一番嘗試與實踐,探索出一種精讀教學新課型“協同教學模式”。在相關學習理論的指導下,此模式以“同主題串聯,多形式協同”為宗旨,將精讀課發展成以聽說協同讀寫譯的綜合課型,希望通過增加學生參與語言使用的機會而增強語言形式教育的效果。
協同教學(team teaching或joint teaching)指的是具有某一特定專業背景的專業教師和語言教師協作共同教學。在我國高職院校外語教學中,專業教師與語言教師的協同教學能否順利進行、合作是否有效,需要一個重要前提:即在協同教學過程中,參與者能否互惠互利,共同提高。協同教學的成功必須具備以下四個基本要素:第一,雙方教師要愿意合作;第一,清楚地劃分各自的職責;第二,對于對方教學理念、工具及方法都要很清楚的了解;第四,雙方要一起合作、共同努力,這對于學生是另一方面的教育。Hutchinson和Westers也種論述:“重要的是這樣的合作是一種雙向過程;專業學科專家可以幫助擔任專門用途英語教師更好的了解學習者語言使用日標情景。同時,專門用途英語教師可以使專業學科的專家了解學生面臨的語言困難。此外,專業教師與語言教師更好的合作還需要:(1}參與隴作的教師對隴同教學抱有積極態度和共同的興趣;(2}確定隴作教師各自的職責和確切內容;( 3 ) 協作教師愿意接受不同的教學思想和教學方法;( 4 ) 協作的形式和內容能被雙方接受。
二、商務英語精讀課型改革的理論與調查依據
一切成功的教學都取決于學生的學習,而學生的學習動機對學習效果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通常教師將學習動機理解為能激發學生學習活動的興趣點,如某種特別的練習、某一特別的話題、某首特別的歌曲等,能使學生積極投入課堂活動。這種意義上的學習動機雖是一種短期現象,但課堂教學同樣重要。在第二語言教學中,學習動機主要指學生的學習行為朝向一定學習目標的一種長期的、相對穩定的心理狀態。Gardner和Lambed在一系列文章中指出:有益的第二語言學習動機主要有,即integrative motivation和instrumental motivation前者指學習語言旨在便于參加目的語群落的活動,后者指學習語言旨在找個好職業、考試過關等對現實因素的考慮。此外,Gardner和Lambert同樣承認manipulative motivation或稱intellectual motivation的有效作用。在此種情形中,學習語言旨在熟練使用目的語,以此證明學生自己的智能。
筆者曾就學生的英語學習動機以及學習期待對執教班級的50名學生作了一次問卷調查,問題為:1)在學習英語時,你有無學習動機?若有,請列出。2)在大學英語學習中,你特別希望提高哪些方面的能力?
關于學習英語的動機,39%的學生回答是迫于應付考試,希望順利畢業;48%的學生希望能夠通過四、六級考試,以便將來找個好工作;8%的學生表示愛好英語,或因興趣所向,或因學習英語能表現出他們的語言天賦;5%的學生表示無明確的學習動機。對于商務英語學習中聽說讀寫譯能力的提高,學生的期待指數由高及低以此為聽說—寫作—閱讀—詞匯。
從調查中可見,大部分學生的英語學習動機歸屬于instrumental motivation, 這是一種有利教學的條件。但有益的學習動機必須通過有效手段的激活才能充分發揮作用,帶來良好的學習效果。在目前情形下,教材仍是學生系統地掌握英語技能的主要工具,故好的教材正是這樣一種必要的有效手段。所謂好的教材首先應能reflect the writer's assessment of the students' motivation, 其次它必須集知識性、多樣性、時代性于一體,難易度要適中。只有這樣才能激活學生的學習動機,使其自覺地進行“有意義的學習”, 從而提高學習的時效性。
三、實例
下面介紹“協同教學模式”下的一堂商務英語精讀課。我們所選內容為Open an account in the bank.
協作執教教師:郭穎杰、肖雯雯
協作上課形式:角色扮演
協作備課時間:6小時
教學過程:
I. Introduction and grouping
1. Introduce the lesson will be taught by three teachers.
Miss Wang introduce the main target of this lesson and the other two teachers for the students.
2. Divide the class into six groups according to the seats. Tell students they will be asked several questions after the teachers' performance.
II. Present the text
1. Before the performance of the teachers', Miss Wang showed the students some useful words and pattern drill on PPT.
2. The three teachers began to put on the performance that a customer open an account in the bank.
3. Ask the students questions about the performance.
4. Ask the students to make up conversations by themselves. Two teachers gave advice for the students.
5. The two teachers choose two best groups and ask them to perform on platform.
6. After the students' performance, ask other students to judge. And the teachers gave the evaluation.
四、結語
“協同教學模式”運用于商務英語精讀教學,1)體現了各單元教學內容的各構成要素之間科學、合理的邏輯關系及相得益彰的協同作用有利于知識的拓展、圖式的建立、民期記憶的形成加之多媒體手段形象生動的輔助作用有效地激活了學生的學習動機。
將常規的商務英語教學改革為協同法教學的實驗已初顯成效。“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模式及多媒體手段的運用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與熱情使他們更為積極主動地去掌握英語知識、用英語進行課內外交流從而提高了英語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