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閻良鐵路醫院(閻良710089) 王 昀 王炳芳 何敖林 姚永良
原發性肝癌(PHC)的實驗室診斷指標以AFP的特異性和敏感性最高,通常認為AFP高于400ng/ml可以診斷為PHC,但陽性率約為70%,而且部分肝炎、肝硬化、孕婦、胃癌、轉移性肝癌等也可測出小量AFP表達,有 AFP表達少數甚至高于400ng/ml。AFP異質體或稱AFP亞型,是由于AFP來源不同,其分子在糖鏈結構的亞結構上表現不同,AFP的糖鏈結構能與多種凝集素相作用,與不同凝集素結合的AFP分子結構蛋白基本相同,但糖鏈部分有所差異,這種分子結構上的差異可通過植物凝集素與其不同的親和力將其檢出[1]。通常所指的AFP異質體是指AFP-LCA,即扁豆凝集素親和型,與LCA結合的基礎是AFP糖鏈巖藻糖糖基化,而肝癌細胞內發生某種作用于糖鏈連接或降解的代謝障礙時,則可能導致AFP巖藻糖基化增高,即AFP異質體增高[2]。本研究聯合AFP及其AFP異質體(AFP-L3)檢測,以探討其在PHC與良性慢性肝病鑒別診斷上的意義。
1 研究對象 原發性肝癌組患者(PHC組)46例,男32例,女14例,年齡41~68歲;慢性肝病組患者35例(其中肝硬化15例,病毒性肝炎20例),男17例,女18例,年齡21~62歲。均系兩院2010年2~12月的住院病人。血清AFP含量在100~12100ng/ml之間。以上患者均空腹采集靜脈血4ml,分離血清,-200C低溫冰箱保存備用。
2 方 法 ①AFP定量:采用化學發光免疫分析法,瑞士羅氏公司生產的ROCHEELECSYS.2010全自動電化學發光免疫分析儀。采用瑞士羅氏公司提供的ELECSYS2010配套的AFP定量檢測試劑盒。由本院檢驗中心幫助測定。②AFP異質體(AFP-L3)檢測:采用HOT-gene公司生產地甲胎蛋白異質體測定試劑盒。甲胎蛋白異質體(AFP-L3)親和吸附離心管中預裝有親和介質,該親和介質能特異性結合甲胎蛋白異質體(AFP-L3)。當血清樣本流過離心管,樣本中的甲胎蛋白異質體(AFP-L3)與離心管內的親和介質相結合,甲胎蛋白異質體(AFP-L3)會留在離心管內,經過清洗和離心洗脫過程,獲得處理后樣本,處理后樣本中含甲胎蛋白異質體(AFP-L3)。甲胎蛋白(AFP)定量檢測試劑盒檢測處理前樣本和處理后樣本,通過統計學分析,可以獲知檢測樣本中甲胎蛋白異質體(AFP-L3)占總甲胎蛋白(AFP)的比率。
3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11統計軟件包分析,組間均值的比較用t檢驗,組間率的比較用卡方檢驗。
1 PHC組及慢性肝病組AFP的測定結果 見表1。在46例PHC患者中,AFP的水平波動在102.3~1210之間,其中 AFP-L3的陽性率為82.6%(38/46),而在慢性肝病組中,AFP的水平波動在62.24~659.4之間,而 AFP-L3的陽性率為42.8%(15/35)。

表1 PHC組及慢性肝病組AFP的測定結果
2 PHC組患者AFP異質體與血清AFP水平的關系 見表2。在46例PHC患者中,AFP為低濃度組的例數僅有14例,而AFP-L3的陽性率為71%;而在病毒性肝炎組中,AFP低濃度組的例數為29例,AFP-L3的陽性率為37.9%。PHC組AFP異質體的陽性率與良性肝病組有顯著差異(P<0.01)。

表2 PHC組患者AFP異質體與血清AFP水平的關系
目前原發性肝癌診斷的血清標志物仍首推AFP,然而約有35%~40%原發性肝癌患者血清AFP呈低濃度升高,且小肝癌通常AFP較低,甚至正常。因此AFP持續低濃度陽性對早期肝癌患者的及時診斷尤為重要[3]。AFP是一種癌胚糖蛋白,AFP糖鏈因來源不同而各異,表現出異質性。原發性肝癌特異性AFP糖鏈在核心N-乙酰葡萄糖胺上連有巖藻糖,可與小扁豆凝集素結合。在LCA親和電泳中表現為強親和性的 AFP-L3[4]。
臨床上采用 AFP>400ng/ml,持續8周作為PHC診斷的標準,至于AFP低濃度持續陽性患者需經過動態觀察AFP的變化。但這種長期隨訪的方法往往延誤診斷的時機而造成失去及時治療的良機,因此,有些學者認為傳統AFP診斷標準對PHC診斷價值不大[5]。本文應用扁豆凝集素親和電泳印跡法檢測46例原發性肝癌,35例慢性肝病的血清AFP-L3,并同時常規測定各標本的AFP含量。結果PHC組AFP異質體的陽性率與良性肝病組有顯著差異(P<0.01)。尤其是在AFP濃度較低時,PHC組AFP-L3的陽性率明顯高于慢性肝病組,而在AFP高濃度時,PHC組的AFP-L3陽性率也明顯高于慢性肝病組。這說明,AFP-L3對PHC有更高的敏感性。AFP異質體的檢測有助于良惡性肝病的鑒別診斷。
有研究表明AFP低濃度組(20<AFP<400)與AFP強陽性組(AFP>400),AFP-L3的陽性檢出率無顯著性差異,這表明AFP濃度的高低與異質體之間無相關性[6]。這也與本實驗的結果相符合,在本實驗PHC組的高濃度組和低濃度組AFP-L3的陽性率分別為87.5%與71%,差異無顯著統計學意義。但是PHC的低濃度組與病毒性肝炎的低濃度組AFP-L3陽性檢出率分別為71%與37.9%,這兩者之間差異有顯著性。因此AFP-L3的檢測,特別是對于AFP低濃度陽性的病例顯得尤其重要。這說明了異質體是惡性生物學的良好指標。Oka等[7]也報道AFP異質體與肝癌惡性特征有關,特別是與門脈侵犯和腫瘤分化程度有關,而AFP濃度與腫瘤惡性特征則無關。
[1] 張柏和,吳孟超,張曉華,等.AFP異質體肽鏈和寡糖成分差異與肝癌診斷的關系[J].第二軍醫大學學報,1991,12(4):341-345.
[2] 聶署萍,陸學東.甲胎蛋白異質體的檢測方法及其臨床意義[J].國際臨床檢驗學雜志,2009,30(5):477-479.
[3] Shimizu K,Katoh H,Yamashita F,et al.Comparison of carbohydrate structure of serumα-fetoprotein by sequential glycosidase[J].Clin Chin Acta,1996,254:23-40.
[4] Taketa K.Oncofetal alteration of AFP sugar chains[J].Jpn J Electroph,1995,39:133-136.
[5] 蔡志昌,沈 霞.AFP異質體在肝癌診斷中的應用[J].中國實驗診斷學,2005,5(4):189-191.
[6]Sato Y,Nakata K,Kato Y,et al.Early recognition of hepatocelluar carcinoma based on altered profiles of alpha-fetoprotein[J].N Engl J Med,1993,328(25):1802-1806.
[7]Oka H,Satio A,Ito K,et al.Multicenter prospective analysis of newly diagnosed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with respect to the percentage of lens of culinaris agglutinin-reactive alpha-fetoprotein [J].J Gastroenterology Hepatol,2001,16(12):1378-13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