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省寶雞市中醫醫院呼吸內科(寶雞721001) 喬惠萍 任寶中
我科自2005年9月至2008年12月使用雙水平氣道正壓通氣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35例,取得滿意療效,現報道如下。
1 一般資料 68例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診斷均符合中華醫學會呼吸病學分會COPD診治指南[1]。排除:不合作、意識障礙、自主呼吸弱、氣道分泌物過多、血流動力學不穩定、中重度肺大皰者。隨機分為常規組33例,其中男25例,女8例;平均年齡65.5±7.8歲。治療組35例,其中男26例,女9例;平均年齡66.3±6.2歲。兩組年齡、性別、心率、呼吸頻率無顯著性差異(P>0.05)。
2 方 法 兩組均采用抗感染、平喘、化痰、維持水電解質平衡、支持對癥處理。治療組使用美國偉康公司BiPAP Vision呼吸機,采用S/T模式,預設呼吸頻率設置為12~20次/min,IPAP從8cmH2O逐漸調至12~18cmH2O,EPAP從4cmH2O逐漸調至6~8cmH2O,氧濃度在30%~40%。通氣時間每天6h,上午和下午各3h,病情需要者持續通氣。于治療前、治療后8h及48h分別測呼吸頻率、心率及動脈血氣分析。
兩組患者的心率、呼吸頻率、血氣分析比較見附表。Bi-PAP無創呼吸機通氣治療24h后患者胸悶、喘憋癥狀明顯緩解,有效率(94.29%,33/35)高于對照組(72.73%,24/33),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心率、呼吸頻率下降,呼吸機組治療前后各數據有顯著性差異(P<0.01),治療8h、48h后,pH、PaCO2、PaO2均有明顯差異(P<0.05)。通氣過程中出現的不良反應有:胃脹氣2例,未作處理自行緩解,鼻梁部輕度充血1例。有4例患者無創呼吸機治療后加重,PaCO2較治療前升高,及時進行氣管插管,行有創通氣。
附表 兩組患者的心率、呼吸頻率、血氣分析比較(±s)

附表 兩組患者的心率、呼吸頻率、血氣分析比較(±s)
時間 心率 呼吸頻率 pH值 PaCO2(mmHg) PaO2(mmHg)112±10 26±8 7.30±0.10 80.30±8.31 50.11±5.31 8h 101±13 24±6 7.31±0.08 62.35±9.25 61.39±8.17 48h 100±11 23±5 7.32±0.12 61.24±5.14 70.50±10.34治療組 治療前 113±8 30±6 7.30±0.10 81.48±7.32 49.78±5.57 8h 98±5 22±4 7.31±0.11 57.46±8.18 72.32±8.76 48h 88±3 18±5 7.33±0.08 54.22±7.62 78.03±9.8常規組 治療前5
我國流行病學調查顯示,40歲以上人群的COPD患病率為8.2%,病死率僅次于腫瘤和腦血管疾病位居第三,已成為嚴重的公共衛生問題和沉重的社會經濟負擔。傳統COPD合并嚴重呼吸衰竭的治療模式是在常規治療的基礎上采用有創機械通氣治療,該方法能顯著改善呼吸衰竭,但因患者肺功能大多損害嚴重,造成脫機困難,而較長時間的有創通氣治療又可導致呼吸機誘導的肺損傷、氣道并發癥及呼吸機相關性肺炎等一系列問題,增加了患者痛苦,造成病情反復和導致撤機困難,明顯增加患者的住院時間及住院費用,現在多于無創通氣失敗時選擇。
自1989年有關專家報道了經面罩NIPPV治療呼吸衰竭后[2],無創面罩機械通氣在臨床上越來越得到廣泛重視,相關報道也證實NIPPV對改善COPD合并呼吸衰竭有明顯效果[3]。無創雙水平無創正壓通氣方式,只需設定IPAP及EPAP,同步性能好,并具有自動漏氣補償功能,可自主調節、控制呼吸頻率,人性化程度高。采用雙水平氣道正壓通氣可減輕患者呼吸道阻力,吸氣時給于壓力支持,呼氣時使用低于PEEPi的PEEP,從而改善通氣,有利于保持氣道開放,避免肺泡萎陷,促進肺泡內氣體均勻分布和氧的彌散,改善通氣/血流比例,有助于改善呼吸肌疲勞及低通氣引起的一系列病理生理反應。還可以有效地緩解呼吸肌疲勞,增強了患者咳痰等氣道自潔能力。BiPAP無創呼吸機采用鼻(面)罩通氣方法,無需建立人工氣道,聲門保持關閉,避免了口咽部或聲門下間隙寄居的細菌誤吸,呼吸機相關性肺炎發生率明顯降低。患者在治療過程中不影響進食、飲水,可以得到更多腸道營養,減少因營養和水電解質紊亂對治療的不利影響,縮短了機械通氣的時間,降低了醫療費用;治療過程中患者還可以講話,減少了呼吸機相關性心理疾病的發生。實踐證明,雙水平氣道正壓通氣治療COPD合并呼吸衰竭安全、舒適、方便,療效肯定,是一種值得推廣的方法。
[1] 中華醫學會呼吸病學分會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診治指南[J].中華結核和呼吸雜志,2002,25(8):453.
[2] Brochand L.What is really impontant to make non invasive ventilation work[J].Git Caremed,2000,28(6):2139-2140.
[3] 王 辰.早期應用無創正壓通氣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的多中心隨機對照研究[J].中華結核和呼吸雜志,2005,28(10):680-6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