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芝軒
【摘要】高職院校計算機教育的首要任務之一是提高高職計算機專業的教學水平。本文分析了高職院校計算機專業發展的目標,并從如何培養計算機應用型人才的角度出發,論述了目前高職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改革的新策略。
【關鍵詞】高職計算機教育改革教師學生
【中圖分類號】G64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4-4810(2012)07-0045-01
在計算機技術高速發展的當今社會,如何提高高職院校計算機專業的教學水平,使學生能滿足社會發展對計算機專業技術人員的要求,是高職院校計算機教育工作者應該深入思考的問題。
一 高職計算機教育科學發展的目標
高職計算機教育科學發展的目標是“全面、協調、和諧、統籌、可持續發展”。科學發展觀強調正確處理增長的數量與質量、速度與效益的關系,重視各方面全面發展,重視協調、和諧、統籌、可持續發展,順應發展趨勢,遵循客觀發展規律。用科學的發展觀思考和認識發展問題,從發展戰略、發展策略和戰術措施中樹立科學發展觀,不僅對經濟、政治、文化的健康、快速、持續發展有重要的意義,對職業技術教育的健康、快速、持續發展同樣是非常及時、不可缺少的。
二 高職計算機教學設計
1.注重課件的設計
由于計算機知識更新速度加快,學生要學的東西越來越多,面對有限的學時,教員一定要將本課程中的精華和要點提取出來制造成多媒體課件傳授給學生,并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自學其他的相關內容。在選擇多媒體課件內容時,應依據社會信息化對人才的根本要求,調整與更新教學內容,并要處置好教學內容不時更新與教學過程相對穩定的關系,緊縮或去除陳舊的學問,增加或補充先進的學問。由于多媒體網絡教學的課堂信息量較大,因而課件應盡量減少純文字的描繪,多增加生動形象的圖形、動畫信息,經過顏色的變化突出重、難點內容,啟發學生的思想,吸引學生的注意。
2.正確處理課堂教學與實踐教學的關系
高職部分學生對純理論性的東西接受困難,有的甚至對課堂和作業有逆反心理,他們對技能型的知識卻很感興趣。在課程設置時,應降低掌握純理論知識的要求,讓學生在實際訓練中掌握相關知識。實踐教學要注意科學性、系統性和時效性,機電專業學生的職業技能包括專業技能、技術應用或綜合技能訓練以及從事專業工作所必需的技能,要不斷地充實實踐教學內容,以職業崗位能力為目標,大量增加與生產崗位相近的實際操作性實訓,減少傳統教學中的演示性、驗證性實驗項目,使學生逐步掌握基本的綜合實踐能力、專業技術應用及操作能力。高職教育強調學生的操作能力,畢業生直接面對生產和管理第一線,工作中擔負著將他人的科研成果轉化成具體的產品,或將高等技術直接應用于生產實踐的基本任務。在教學中,要采用到企業進行參觀實習、在校內車間進行實訓、進行模擬操作訓練、到企業進行頂崗實習等形式。
3.建立健全政策法規,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應建立完善的職業教育法律體系,明確職業教育中諸如經費來源,企業、行業參與方式等重大問題,使我國高職計算機教育有法可依,真正做到依法治教。與此同時,我國高職計算機教育處于發展初期,必須給予高職院校一系列辦學自主權。如專業設置的審批,在招生政策上也應更靈活些,有條件的院校可以跨地區招生,可以與本地、異地高職院校聯合辦學,讓符合條件的高職院校實行“雙專科”教育辦學試點等。
4.確立良好的評價標準和激勵機制
要培養學生標新立異的勇氣、敢于質疑的品質。教學中能為學生提供自由想象的空間,對一種科學理論、一次實驗、一項技術,不僅要求學生有求同思維,掌握教師所教的方法,更要鼓勵學生具有求異思維、逆向思維,敢于質疑,批判地吸收科技成果,并在已有的基礎上進行創新。
激勵性原則包括成功激勵、評價激勵等。讓學生從已有的成功中獲得激勵,從而增強創新的動機、熱情和信心,主動去爭取新的成功,這是創新教育的動力因素。評價學生以尋找學生的成功和進步為出發點和落腳點,以學生個體表現為參照系,即強調每個學生在自己原有的基礎上的進步,堅持表揚、激勵,對學生的不足要寬容。
計算機教學有一個不斷發展變化的過程,要改善高職高專院校計算機課程的教學效果,教師必須在教學實踐中不斷更新教學理念,大力改善教學方法,激發學生對計算機的興趣和熱愛,讓學生在有限的時間內迅速地掌握計算機相關課程的基本概念、基本技能和應用能力,以培養出更多適應當今社會發展的綜合應用型人才。
參考文獻
[1]夏麗珍.試析高職院校計算機專業教學的改革[J].計算機光盤軟件與應用,2011(10)
[2]劉曉娟.我國高職教育發展現狀及對策[J].天津職業院校聯合學報,2009(3):46~48
[3]趙雷.論高職教育的改革發展[J].中國成人教育,2007(13)
[4]喬國紅.借鑒國外先進的職業教育理念推動我國高職計算機教育的發展[J].科技經濟市場,2009(1):57~58
[5]江勇.用科學的發展觀指導高職教育改革和發展[J].水利科技,2006(1)
[6]李勤.高職“兩課”教學改革思考[J].農業職業教育,2007(2)
[7]史曉華.發展高職創新教育的探討[J].山東行政學院山東省經濟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6(3)
[8]包麗萍.高職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教學改革初探[J].中國科技信息,2008(6)
〔責任編輯:王以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