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明明
【摘要】檔案是人類活動的真實記錄,而新聞照片檔案作為檔案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近年來也深受重視。因此,加強對數碼新聞照片的檔案管理,已成為擺在我們面前的新課題。本文從數碼新聞照片與傳統新聞照片的區別、數碼新聞照片存檔管理須注意的問題等方面論述了數碼新聞照片檔案的管理。
【關鍵詞】數碼新聞照片檔案管理
檔案是人類活動的真實記錄,是人們認識和把握客觀規律的重要依據。新聞檔案則反映著新聞單位在宣傳黨和國家的路線、方針、政策的情況,同時也反映全國各行各業不同時期革命和建設的面貌等報道活動中形成的新聞宣傳檔案,它們是通過檔案人員對宣傳報道中的各種稿件、錄音帶、錄像帶、照片、新聞影片等不同載體的文件材料整理歸檔的。筆者作為一名安徽日報報業集團的檔案工作者,承擔著整理集團各門類的檔案工作。多年來的檔案工作體會是,新聞宣傳報道檔案特別是新聞圖片檔案在不少新聞單位還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對新聞圖片檔案的重要性認識不足,致使不少具有珍貴歷史價值的檔案被遺失、損壞、銷毀。因此,加強對數碼新聞照片的檔案管理,已成為擺在我們面前的新課題。
一、數碼新聞照片與傳統新聞照片的區別
數碼新聞照片在新聞報道中應用越來越廣,也為新聞宣傳報道檔案實現數字化管理帶來新的課題。報社攝影記者的使用設備發生了很大變化。他們原來使用的傳統相機體積大而且笨重,他們不是到處拍照片,就是鉆到暗房沖洗膠卷和照片,一旦遇到遠距離快節奏的異地采訪,常常為不能及時發稿而傷盡腦筋。如今,數碼相機輕便小巧又快捷,用它拍照再配上一臺筆記本電腦,就可以做到即時拍照立刻發稿,滿足了報紙版面對時效性的需求,真正實現了報刊的“圖文并重,兩翼齊飛”。若拿數碼新聞照片與傳統照片相比,可以概括為“六快”、“四不同”。
“六快”是:
1、成像快
數碼相機操作方便,聚焦測光、曝光組合、校色補償,都是高性能的程序化,只要眼到、心到、手到,瞬間影像便立拍立顯。
2、處理快
數碼照片存儲在相機上,或是存儲在計算機里,都是以數字文件形式來保存的,它不受藥物和溫度影響,也不經繁瑣的處理過程,而是通過數字化程序進行處理,省事又省時。
3、傳輸快
從新聞傳遞角度看,數碼照片優于傳統照片。如今,攝影記者只要擁有數碼相機和筆記本電腦,只要有通訊網絡,無論在城市還是農村,在內地還是海外,都可以將拍到的數碼照片迅速傳出,及時完成發稿任務。
4、編輯快
攝影記者在采訪現場拍到的數碼照片,一經傳輸到編輯部就可以對照片進行調整和編輯,直接發到照排車間輸出膠片,交付印刷。
5、查閱快
數碼照片經過整理、加工、編輯,暫存在計算機中,或刻錄成光盤作為存檔資料,一旦需要,檢索起來十分方便。只要按預設好的分類和編號,輕點鼠標,隨時都可以找到所需的照片。
6、存檔快
由于新聞媒體采編印實現了數字化管理,數碼照片的存檔較之過去更為方便、快捷,當天采用的數碼照片連同文字說明瞬間就能調出存檔。
“四不同”是:
1、不沖洗,無污染,有利環保
數碼影像是在明室條件下通過數字化處理生成的,它免除了顯影、定影等化學廢棄物造成的污染。
2、存儲久,無衰減,質量不變
數碼照片只要存到了計算機磁盤或光盤上,就可以長期保存,不退色,不變形。
3、易修改,無遺憾,可以彌補
數碼照片從拍照到存儲,隨時可以修改處理。如果照片不理想,隨時可以刪除,沒有浪費膠卷的遺憾。
二、選擇新聞照片歸檔的要素
1、新聞圖片的表現對象是人,要選取充分表現人物形象的新聞照片存檔
正如人民日報著名攝影記者蔣鐸多次強調的:“新聞照片,一般都應該把人做成中心,新聞攝影就是人的攝影。”因此,選取新聞照片存檔時,要首先考慮照片本身對新聞人物的表現如何。
2、靠人物形象說話是新聞照片的特點和優勢
人物形象是檔案工作者選擇、判斷新聞照片的關鍵。靠形象說話是新聞照片的一個重要特點,也是對新聞照片的要求。
3、是否深化了新聞主題或者深化主題的程度是判斷人物形象好壞的標準
檔案工作者在對新聞照片進行選擇時,不能僅從人物形象的表現方法上判斷,而應注重對新聞主題的深化角度來選擇。看看近年來世界新聞攝影比賽,2002年的《地震之后伊朗男孩在父親的墓地旁哀悼》等,這些新聞照片都是選取重大事件中能深化新聞主題的非突發性新聞題材,運用的表現方法是抒情與象征性的。這些世界新聞攝影獲獎作品都給檔案工作者在新聞照片的收集、選擇和整理上開闊了視野,拓展了思路。
三、數碼新聞照片存檔管理需注意的問題
對于已經確定具有保存價值的數碼新聞照片,在歸檔管理工作中應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1、數碼檔案對軟、硬件的依賴性
數碼照片的管理歸檔依賴于計算機硬件、操作系統和應用軟件。從制作、處理以至歸檔后的全部管理活動都必須借助于計算機系統才能實現,離開了計算機系統,人工無法識讀,更無法對其施加任何影響,管理活動便無從談起。
2、數碼檔案信息的易改性
一方面,計算機對數碼照片的增、刪、修改十分容易,而且一般情況下看不出痕跡。另一方面,如果操作人員在整理照片時,把那些認為“無用”的照片刪除掉,或者誤操作,而此時又未作備份,數據一旦被刪除,檔案就會丟失。
3、數碼檔案信息與載體的可分離性
數碼照片不再具有傳統照片那種固定的物理位置,也不再對原載體從一而終。它可以根據需要隨時擴展、縮小或改變儲存空間。照片不再具有物理意義上的實體形態,并且與載體分離,如果原照片沒有備份就很難辨其真偽。
4、數碼檔案存儲的高密度性
數碼照片的存儲密度大大高于以往任何可人工識讀的信息介質,一家報紙一年的照片存放在一張光盤上,這已成為現實。但是,當其密度達到一定程度時,人們在對它進行壓縮處理時需要三思而行。
數字化發展對檔案管理工作的要求更高了,它將一種單純的傳統的物理管理手段,擴展為一種新型的物理與邏輯管理相結合的管理手段。這是檔案管理在傳統管理觀念上的一種擴展,也可以說是管理的一項新內容。為此,應盡快建立起相應的管理制度和規范保管行為。
四、數碼新聞圖片檔案管理應對策略
1、建立數碼新聞照片檔案收集制度,實施前端控制
數碼照片檔案的特性使數碼檔案的收集比傳統照片檔案的收集更為復雜,收集好這一新載體形式的照片檔案難度也更大。檔案部門要根據數碼照片檔案與傳統照片檔案諸多不同特性,在收集、歸檔工作中堅持前端控制,保證這一新型載體檔案的完整與安全。
2、數碼新聞照片檔案的收集、鑒定、歸檔,要指定專人負責
(1)數碼新聞照片檔案管理部門要指定專人負責數碼照片檔案的積累、整理、分類。數碼照片的收集范圍仍然要以國家照片檔案歸檔范圍為參照,還要及時登記讀取設備軟件環境和硬件環境的版本、數據類型、格式,以保證數碼照片的實用性。(2)檔案的接收部門在進行數碼新聞照片歸檔鑒定驗收時,應按其技術條件進行檢測,其內容包括硬件環境、軟件環境版本的有效性、記錄格式、注釋說明、編號等內容是否齊全。(3)增加歸檔份數,將鑒定過的數碼檔案拷貝到耐久性載體上,至少一式兩份,一套封存保管,一套供查閱利用。重要新聞人物、重要活動、重要數據等,必要時復制3套異地保存,或及時輸出照片存檔。(4)歸檔的數碼新聞照片檔案采用只讀光盤。(5)光盤的包裝盒上應貼數碼新聞照片檔案登記卡,填寫歸檔單位、載體編號、題名、密級、保管期限、硬件和軟件環境、文字處理平臺,照片檔案移交登記表要注明圖像文件特征、設備環境特征、圖像記錄特征、移交人審核人簽字,數碼照片檔案機讀目錄上應填寫照片編號、內容、張數、作者,成組照片要注明該組所包含張數的編號等相關內容后,辦理交接手續。
3、做好數碼新聞照片檔案載體的保管、操作規范化
數碼新聞照片檔案除保存在數據庫外,大都拷貝在只讀光盤上。光盤也可能因破損而退化,導致信息丟失。作為檔案管理人員在光盤整理時要注意操作規范化。(1)觸摸光盤時應帶無紡棉質手套,以免在光盤上留下擦痕或其它痕跡。必須用裸手處理光盤時,手指不應觸到光盤的反射面。(2)光盤只有在使用時才能將其從包裝物中取出,使用后及時放回包裝物中。 (3)光盤平常應放在堅硬的塑料包裝盒內。不應彎折、不能堆疊包裝,以免光盤彼此依靠產生內在應力造成彎曲、變形、劃傷等永久性損害。(4)光盤的標簽應粘貼在光盤包裝物上,不能直接在光盤上寫字或粘貼標記。鋼筆墨水和一些標記物可能存有損害光盤的溶劑,鉛筆里的石墨會影響光盤的閱讀。(5)保持存放環境清潔,不應在使用光盤時吃零食喝飲料。存放光盤要遠離磁場并與有害氣體、強紫外光隔離,還要注意保持一定的環境溫度,以減緩光盤退化,并防止霉菌滋生。
4、認真做好數碼新聞照片檔案讀取設備的維護,堅持每年登記
現代數碼照片檔案的歸檔和管理,是新聞單位檔案工作者不能忽視的一個重要問題。時代在發展,社會在進步,檔案工作者應不斷更新知識,積極進取,勇于探索創新,使檔案工作更好地為改革開放和辦報服務。□
(作者單位:安徽日報報業集團)
責編:劉冰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