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海波
企業文化是企業無形資產,具有品牌效應和生命力、擴張力。優秀的企業文化能使企業的各種生產要素得到最佳組合,從而創造最佳效益,推動企業持續、健康、穩定發展,真正起到育企業之“本”、鑄企業之“魂”、謀企業之“道”、塑企業之“形”的作用。近年來,吳起采油廠在企業文化建設和提升員工綜合素質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績,有力的助推了采油廠的健康發展。
1.企業文化建設方面。一是在繼承長征精神、延安精神、延長老礦精神的基礎上,很好地傳承了“三無怨”(吃虧無怨、吃苦無怨、受氣無怨)文化精神,支撐了吳起采油廠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弱到強的艱難發展歷程。二是全面推行情感管理和授權管理,形成了管而不死、放而不亂的管理模式,將制度約束與人文關懷有機結合。三是大力開展廉潔文化和一隊站一品牌一理念創建活動,制訂了廉潔文化建設38項標準和要求,廉潔文化氛圍十分濃厚,品牌新穎、理念科學、寓意深刻的隊站、班組文化建設扎實開展。四是著力打造團隊文化,形成團隊精神。機構整合后,全廠干部職工“心相通、情相融、力相合”,先后在王洼子、吳倉堡、周長三次拓展資源面積600多平方公里,推動了企業的持續發展。五是開展了豐富多彩文化娛樂活動。充分依靠長征藝術團這一載體,發揮優勢,帶動全廠,職工文化生活水平不斷豐富提高。組織開展了兩屆職工運動會,開展了一次大型文藝調研,歌舞劇《山丹丹》成功進京演出。采油廠先后榮獲“全國精神文明建設工作先進單位”和全國“文明單位”稱號。六是初步形成了吳起采油廠十大文化建設體系(黨的建設、企業管理、安全生產、隊站班組、學習培訓、社區家庭、形象標識、認知執行、科學理財、科技創新等十大文化體系)。七是提出了“奉獻延長、回報地方、提升自我”的價值核心,使職工明白了企業的發展宗旨,明確了自己的工作價值,助推了企業健康和諧發展。
2.學習型組織建設方面。一是制訂了《關于建設學習型企業的決定》和《職工培訓五年總體規劃》,投資500余萬元,建成基層圖書室54個,配備圖書近20萬冊,基層學習陣地全面健全。二是印制了專用學習筆記本,全廠職工人手一冊,“日讀萬字、周寫一文、月明一理”學習活動扎實開展。三是大力倡導“快樂工作、主動學習、健康生活”的理念,引導職工樹立了樂觀向上的工作生活情趣,自覺踐行“埋頭苦干、開拓創新”的延長石油精神。
3.按照集團、油田公司企業文化和學習型組織建設總體要求,把此項工作納入制度化管理,加大組織領導和調查研究力度,延伸對標學習的領域和觸角,推動企業文化和學習型企業建設工程更加制度化、規范化、自覺化。一是完善《吳起采油廠企業文化建設實施綱要》,盡快形成吳起采油廠企業文化建設總體框架體系和企業文化手冊,進一步完善理念識別、視覺識別、行為識別三大系統,加快十大文化體系建設進程。二是全力創建三種中心文化。第一,創建“奉獻延長、回報地方、提升自我”的宗旨文化,促進企業發展與地方經濟、職工隊伍共同提升。在奉獻延長上,要牢固樹立“大廠要擔大責任、大廠要做大貢獻”的責任意識,把資源拓展作為第一選擇、把增產提效作為第一要務、把文化管理作為第一品牌、把人才培養作為第一工程、把安全環保作為第一責任,不斷推陳出新、不斷創造佳績,實現“奉獻延長”的光榮使命。在回報地方上,要正確處理奉獻延長與回報地方的關系,盡量尋求企業和地方利益的雙贏。到“十二五”末,油井管輸率達80%以上,主干線路面黑色化達到100%,污水處理回注達到100%;生態文明井場建設率達到90%以上;積極處理各類涉農矛盾糾紛,參與當地各項社會公益事業建設,讓全縣人民共享企業發展成果。在提升自我上,到“十二五”末,水驅控制面積占適宜注水面積的90%以上,油田采收率不低于20%,綜合遞減率控制在6%以內,企業利潤在現價的基礎上提高20%,綜合實力全面提升。職工培訓率年均達到80%以上;科技人員占到職工總數的10%以上;區隊長以上領導干部全部達到大專以上文憑,中級以上職稱超過30%,領導水平和管理能力不斷增強,全員綜合素質明顯提升。第二,創建“快樂工作、主動學習、健康生活”的理念文化,緊密結合生產經營實際,尋找文化與生產、學習與工作的最佳結合點,用科學的理念引導員工健康成長,用先進的文化引領企業快速發展。第三,創建“日讀萬字、周寫一文、月明一理”的學習文化,在促學、督學的基礎上,培養職工自愿學、主動學、快樂學的良好習慣,建設一支素質過硬、業務嫻熟、能力達標、文明禮貌的職工隊伍,全面適應200萬噸采油大廠的需要。三是抓住一個目標。深入開展調查研究,緊密結合企業實際,科學制定建設目標,到“十二五”末,力爭把全廠職工培養成為多才多藝的知識型員工,把吳起采油廠建設成為延長油田企業文化示范基地和名副其實的學習型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