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悅
【摘要】本文在分析我國銀行業核心業務風險的基礎上,參考國外新一代銀行核心業務系統會計風險的表現形式及其利弊,進而分析出引進國外核心業務系統的會計難點所在,并以此借鑒國外銀行核心業務系統的經驗來提出有關構建我國銀行核心業務系統的對策和建議,以提高我國銀行會計抗風險能力。
一、前言
隨著市場經濟的深化,我國入世后金融市場的不斷放開,外資銀行紛紛入駐中國市場搶得先機。尤其是2008年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機,更是給我國的銀行業敲響了警鐘,銀行的壞賬增多,資金縮水現象異常突出。在這種情況下,我國的各商業銀行面對現實不得不采取應對措施,積極引進國外銀行業的先進管理經驗新一代核心銀行業務系統,來發展壯大自己。本文正是基于這樣的考慮,在分析銀行核心業務的風險的基礎上,參考國外銀行核心業務系統會計風險的表現形式及其利弊,以此來提高我國銀行會計抗風險能力,為我國銀行業的健康發展提供建議。
二、銀行業會計風險的表現形式
會計風險是指在一定時間和空間環境中,會計人員因提供的會計信息存在大量失誤而導致損失的可能性。銀行業務中的會計風險主要表現在:首先是是銀行內各種票據的結算風險。銀行業的票據因時間成本小、流通快等特點而被廣泛使用,但由于科技的發展,銀行內部風險防范意識較差,在制度和操作上還存在著缺陷,使得金融票據犯罪率逐年上升,票據詐騙形式也日趨多樣化,高智能人員犯罪率比例增高。
其次是銀行業內部和跨行之間的業務風險。銀行業內部主要來自于清算業務、內部匯劃往來和銀行機構間業務往來;跨行業務主要指各大銀行之間的業務往來。無論銀行內部還是跨行業務結算,每個環節都涉及到資金的清算、劃撥、在途期限等問題。在操作過程中,會計人員存在變造、偽造票據、違法使用客戶資金、暗箱操作其他資金等,使得銀行會計風險的隱性增加,銀行的安全受到威脅。
最后是會計要核算過程中的信息不真實,導致會計風險的發生。銀行由于網點眾多給客戶帶來了便捷。但正是由于銀行的部分分支機構眾多,在管理上存在瑕疵,造成在會計核算方面會出現虛報數據、篡改賬表、偽造假賬等不規范行為,使得銀行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核算失真,從而為銀行造成隱患。隨著金融全球化進程的推進,金融工具多樣化和交易無紙化時代的到來,銀行業的會計業務流程也發生了較大變化,使得銀行會計風險也朝著多樣化、高層次、多發性的方向發展,應引起足夠的重視。
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銀行業的金融衍生產品越來越多,會計業務范圍不斷拓展,從單一的出納、儲蓄發展到今天的各種理財產品,以及代收話費、水、電、氣費、代理基金、保險等業務,這些業務在給銀行帶來可觀利潤的同時,同時也帶來了新的會計風險。銀行間的業務往來也越來越依靠網絡化,無紙化辦公已成為必然,電子及網絡的發展加快了資金的流轉,但這也給銀行的會計人員“投機取巧”打開了方便之門。另外,當前銀行實行的是綜合柜員制,營業窗口的柜員在進行綜合業務系統結算時,只要得到授權就能處理各種綜合性的業務,這給柜員作弊、偽造無形中創造了機會,大大增加了風險性。
三、新一代核心銀行業務系統的的優勢
鑒于上述銀行業會計風險的分析,引進新一代核心銀行業務系統來提高銀行的核心競爭能力,已成為目前中國金融業最重要的工作之一。這一方面,在中國的銀行業也初露端倪。我國的中國銀行、中信銀行、華夏銀行開發的一些系統,盡管他們的做法尚不成熟,但從前瞻的角度和發展趨勢來看,引進國外核心銀行業務系統和改進當前我國銀行業業務系統中的弊端已成為當務之急。
(一)業務系統概述
目前的核心銀行業務系統是以客戶為中心,進行存款、貸款、結算、代理等帳務處理,都是在核心業務系統中完成的。正是因為它能對所有的客戶信息、風險和數據進行統一管理與配置,所以在全球銀行業中被廣泛使用,
(二)業務系統的服務對象
按照服務對象的不同,可分為二大類:第一類,服務對象為銀行客戶;第二類,服務對象為銀行自己。
(三)業務系統的業務概述
其主要業務包含對客戶的信息管理,存貸款業務以及對存貸款的日常操作等。
(四)業務系統的主要優勢
(1)銀行核心業務系統的構架能有效地降低會計風險
新一代核心銀行業務系統是名副其實的國際化,它能支持多種語言,多國幣種的特點。它的機構可以是實體,也可以是國家或地區,且在使用過程中可以使用自己機構的幣種和語言,因此它國際化程度高,便于與世界接軌。這也是它突出的優勢之一。
(2)核心銀行業務系統是完全集成的系統,能滿足各種產品的需求
國外新一代核心銀行業務系統它集成了資金和貿易融資系統,而且其在前后臺使用和處理上都是集成在一起的,只要是系統內的用戶都可以在授權范圍內隨時訪問,它為銀行提供了“一賬通”的功效。同時該系統還采用標準化設計,能快速適應未來計算機的變化和發展,能滿足各種產品的需求。
(3)核心銀行業務系統能有效提高各方面風險管理能力
從操作上講,國外新一代核心銀行業務系統具有較強的風險管理能力,例如數據和交易安全性管理、脫機交易功能、客戶限額和額度管理、貸款流程管理等;由于該系統能提供豐富的數據來源,它通過兩個相互備份并相互獨立的服務分區,將當日的業務進行處理時,可相互切換,從而做到匯總銀行賬目時也不停機,支持全天候工作,也因此大大降低了會計風險。
(4)核心銀行業務系統能有效降低信用風險和會計壞賬風險
國外新一代核心銀行業務系統是以客戶為中心,全方位地為客戶著想,多層次地保存和使用客戶的信息,全面地提高銀行員工的服務水平,并提供基本數據來源,因此能有效地降低信用風險和會計壞賬風險,同時也為客戶服務提供了有效的決策信息。
四、國外新一代銀行業務系統引進的可行性探討
我國的商業銀行由于運行機制、管理模式和國外的銀行有一定的差異,在原有的運作模式上已跟不上世界金融形勢的發展,無論從硬件設施上,還是在軟件系統上,我國銀行的核心業務系統在功能和性能上與國外的相比都還有一定的差距,而國外新一代的核心銀行業務系統也未必與中國國情相符,從會計專業角度講,有以下幾點值得商榷:
(一)資金管理體制問題
我國的銀行業總行與分行之間的組織結構與國外銀行的組織結構是不同的,我國的銀行總行與分行之間存在隸屬關系,核算層次多,二者之間的借貸,資金使用等方面也較為復雜,總行與分行之間的資金使用有利息的約定,互相之間存在著關聯關系。而國外的銀行實行一級核算,客戶是總行和分行的共有資源,與客戶的借貸業務就是銀行與客戶的借貸關系;總行與分行之間的借貸和資金使用屬于銀行內部核算范疇。由于組織結構上的差異,如果直接把國外新一代銀行業務系統這種模式運用到中國銀行業,則需要系統做出重大改動,這也是短期內難以實現的事情。
(二)核算體系上的差異
我國銀行的資金管理機制是總行與分行是多級核算體制,總行與分行之間的資金使用和借貸是要計算利息的,他們在系統內要開立資金賬戶進行清算;而國外銀行實行的是一級核算機制,總行與分行之間的資金使用與借貸不產生利息,只設一個總分行業務往來的過渡賬戶。如果把國外新一代銀行業務系統引進到我國銀行業,由于我國銀行資金管理機制的問題,往往總分行之間的內部賬務交易數量會超過往來賬戶,這樣多的業務會占用更多的計算機資源的空間,造成計算機處理系統過慢,同時也會增加潛在風險。
(三)“利率晚到”問題
“利率晚到”即倒起息,是指由于法定假日的存在,需要把資金利率的實際生效日期提到系統當前的日期之前。隨著經濟的發展和國家拉動內需刺激消費的政策的出臺,國內的各種假期較多,因此倒起息頻率較國外要高得多, 同時國外銀行機構總分行之間可以隨意訪問,也不存在利率晚到現象,而國內的銀行總分行之間資金往來則互相計息。如果引進國外新一代銀行業務系統,就必須改造我國現有的銀行核心業務系統 ,而改造系統則有著相當的難度。
可見,由于國內外銀行在管理體制、業務流程、系統設置和實際操作上均有較大的差異,加之對銀行的監管和法律上的不同,如果上述問題不能很好的協商,那么在操作上將會增大風險性,影響銀行業的健康發展。
五、規避會計風險構建我國銀行核心業務系統的對策和建議
(一)制定正確的長期集成規劃
銀行業是一個特殊的行業,它是一個國家的經濟命脈。根據上述對國外核心銀行業務系統優缺點剖析,在借鑒和吸取其精華的基礎上建立我國銀行新一代核心系統,按照國家的經濟規劃,制定好正確的總體規劃,從體制上入手,正確處理好經濟戰略與戰術的平衡關系,著眼于未來,積極穩妥地加快銀行業的改革與發展步伐。
(二)定位準確,策略明確,業務架構突出以客戶為中心
我國的商業銀行要想生存下去,必須對所處的內外環境,所面臨的市場與經濟發展走向,從而定位自己,細分市場,并制定出發展目標和明確的業務策略,因為明確的業務策略是核心系統的基石。同時,銀行業要確立以客戶為中心的服務思想,設計與市場匹配的業務架構,因為業務架構是核心系統的靈魂,在新的形勢下,銀行業要圍繞客戶合理規范功能性產品,用信息化的視野,設計出與之相對應的高效快捷的供應鏈,去贏得市場。
(三)理順業務架構、應用架構和數據結構三者之間的關系 如果把國外新一代銀行業務系統比作是一個人體的話,那么應用架構和數據架構就是人體的骨骼,業務架構就是人體的靈魂。可見這三者是系統中的核心。作為靈魂的業務架構是我國銀行業的重中之重,它要求我國的商業銀行要針對客戶結構,來定位自己的產品,提高服務職能,根據市場的需求開發具有自己特色的創新型功能產品;作為骨骼的應用架構和數據架構,應全方位的支持業務架構,在設計理念上要創新,采用模型化思想,建立與業務架構匹配的數據模型和功能模型。
綜上所述,銀行核心業務系統是一個集成系統,有著較強的抗風險能力、能有效降低信用風險和會計壞賬風險,能滿足各種產品的需求等眾多優勢,它必將對銀行會計業務的發展起著重要的推動作用。從新一代核心銀行業務系統的的優勢可以看出,它有著強大的抗會計風險能力,具有可行性。我國銀行業應在完善機制,提高業務綜合水平,不斷拓寬產品領域的基礎上,有必要有針對性地吸取國外新一代核心銀行業務系統的經驗,在條件成熟時引進和使用該系統已經成為一種必然的趨勢,盡管這個過程較為漫長,但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穩定發展,我們有能力也有實力更有信心相信我國銀行業在會計風險防范方面的能力將會越來越強。
參考文獻
[1]趙麗梅.淺議我國商業銀行的會計風險及其防范[J].財會研究,2009(01).
[2] 阮楊.銀行會計風險控制與防范[J].遼寧經濟,2009(03).
[3]李榮秀.試論商業銀行會計風險防范[J].現代商業,2009(11).
(責任編輯:晏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