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睿 梁健
她不顧自己有半身癱瘓的危險,長途奔襲180多公里,只為拯救兩個鮮活的生命。
武陵山腳下,芙蓉江岸邊,這個關于“天使”的故事在流傳。
抉擇
新橋醫院走廊上,曹元秀扶著墻壁,緩慢地挪動著步子。
一步、兩步、三步……
時鐘從13點57分走到14點9分。曹元秀感覺雙腿傳來一陣肌肉運動后的溫暖,于是找了個椅子坐下。
她面前,醫護人員在往來奔走。
作為武隆縣婦幼保健所時任副所長,曹元秀本該像他們一樣奔忙。
可是,由于患上了罕見的“腰骶神經根炎”,她得住院一個月。
這是2004年6月,曹元秀住院的第四天。
不久前,終日在手術臺上忙碌的曹元秀突然發現:自己的雙腳沒有知覺了。
到主城大醫院一檢查,她患上了“腰骶神經根炎”。
“立即住院治療,否則下半身有癱瘓的危險!”醫生這樣警告她。
可是,她身兼主治醫師、麻醉醫師、管理人員數職,哪里有空住院。
拖了好多天,領導和同事軟磨硬泡,終于將曹元秀“趕”進了病房。
14點30分,曹元秀回到病房。
不一會,醫生來查房了。
“經過這幾天的治療,你的情況好多了。”醫生說,“再治療20多天,你就能痊愈了。”
15點,曹元秀的手機尖叫起來。
她心中一緊,趕緊按下了接聽鍵——所里接收了一位農村危重產婦,患有胎盤前置,且伴有出血癥狀,必須立即手術,否則產婦和胎兒都有生命危險。
作為所里技術最過硬、經驗最豐富的主治醫生,如此手術非曹元秀莫屬。
放下電話,曹元秀愣了幾秒鐘。
回去?如果現在停止治療,自己可能就會癱瘓。
不去?兩條生命就會有危險!
幾秒鐘后,曹元秀作出了選擇。
宣戰
“醫生,我想出院。”
聽到病人的“無理要求”,曹元秀的主治醫生張著嘴,愣了十幾秒才蹦出句話:“你的病情剛剛有所好轉。現在出院,萬一……”
“我也是醫生,我有病人必須立即搶救!”曹元秀據理力爭。
15點30分,曹元秀辦好出院手續,坐上了開往武隆的汽車。
“告訴病人,我不會讓她等太久!”途中,曹元秀給同事打去電話。
話音未落,汽車鉆進了一條公路隧道。
“快一點,快一點呀!”穿行在長長的隧道里,曹元秀仿佛穿越了浩渺時光。
“決不讓病人等太久。”20多年前,剛剛成為武隆縣平橋衛生院護士,曹元秀就曾這樣承諾。
當時,衛生院只有一名主治醫生,鄉親們只能排隊看病——就連一個普通的疝氣手術,他們都得等上好幾天。
“多一個醫生,就能多醫治多少鄉親呀!”此情此景,讓農村出身的曹元秀心懷愧疚。
于是,這個身材瘦小的姑娘找到院領導,要求自費進修臨床外科和臨床麻醉專業。
1995年,經過進修,曹元秀完成了從護士到醫生的轉型。
“放心,我不會讓你們等太久。”面對病人和家屬,這話成了曹元秀的口頭禪。
17點50分,曹元秀拖著有些麻木的雙腿,邁進武隆縣婦幼保健所。
幾分鐘后,她脫下病號服,換上了手術服。
走進手術室,那位產婦已經躺在手術臺上。旁邊,站著曹元秀的兩名助手和一位助理護士。
18點整,麻醉醫師將麻醉針劑注入產婦靜脈。
“手術開始。”曹元秀宣布。
酣戰
18點3分,武隆縣婦幼保健所手術室,一道寒光在眼前一閃。
曹元秀拿起手術刀,精準地劃過病人腹部皮膚。
刀鋒過處,表皮、肌肉和胎盤被一一劃開。
胎盤刀口處,羊膜囊露了出來。正常情況下,只要劃開羊膜囊,就能看見胎兒了。
18點30分,手術刀劃過羊膜囊。
就在那一瞬間,曹元秀微微皺了皺眉。
出現在她眼前的并不是胎兒,而是另一側的胎盤組織!
“胎盤前置!”曹元秀在心中狠狠念道。胎盤前置導致胎兒出生通道被阻擋。如果不立即加快分娩,產婦就可能大出血,胎兒也會有窒息的危險。
曹元秀瞥了一眼身旁——兩位助手已經汗如雨下。
“迎難而上,永不放棄!”她輕聲念叨道,仿佛是在鼓勵助手,也好像是在鼓勵自己。
十年前的9月5日,調任縣婦幼保健所副所長第一天,這八個字就成了曹元秀的信念。
那天,到新單位轉了一圈,她就郁悶得直掉眼淚——當時,縣婦幼保健所技術力量薄弱,人員老化異常突出,醫療器材和藥品儲備也嚴重短缺……看到這些,曹元秀差點就打了退堂鼓。
可一轉身,看到被病痛折磨的鄉親痛苦的表情,她最終決定留下來。
接下來的幾年,曹元秀在醫院里建章立制,制訂了醫療服務標準、醫護人員考核指標、業務學習目標、人員招聘和培訓等一系列改革計劃。漸漸地,醫院業務和經營有了起色,醫護人員也從最初的20多人增加到現在的60多人,年齡結構也大為優化。如今,武隆縣婦幼保健所已成為渝東南實力最強的婦幼保健機構之一。
逆轉
19點2分,決戰在白衣天使和病魔之間展開。
為了盡快讓胎兒分娩,曹元秀使出了絕技——在前置的胎盤上打洞,先將即將窒息的胎兒取出,然后再對產婦進行止血。
隨著主治醫生手腕的轉動,特種醫療器械在胎盤上劃出了一個橢圓形的洞。
被切割的胎盤取了出來,露出了胎兒的頭部。
曹元秀伸出雙手,將胎兒輕輕抱起,溫柔地遞到助手懷中。
此時,產婦胎盤和子宮已經出血約1300毫升。如不立即止血,產婦將有大出血危險!
這是一場同時間的賽跑。
“給病人輸血,上縮宮藥!”曹元秀命令道。
輸血導管很快注入產婦動脈,補充她已經流失的血液;縮宮藥也發揮作用,加快了產婦的子宮收縮過程,通過肌肉力量止住出血。
19點20分,產婦出血停止,生命體征恢復正常。
后續觀察一個小時后,曹元秀宣布:手術成功!
21點15分,曹元秀走出手術室,迎面就被病人家屬團團圍住。
“曹醫生,我們的大恩人……”他們反復念叨著這句話,緊緊握住曹元秀的手,就是不愿意松開。
這樣的語言,曹元秀已經聽了很多——從2008年至今,200多名危重產婦經她之手脫離險境。然而,每一次聽到病人家屬這么說,她依然感到無尚榮光。
曹元秀回到家時,已經是凌晨零點。
一進門,她就跌坐在椅背上。
一陣寒意從雙腿猛烈地傳來。
這次長時間的手術讓曹元秀落下了后遺癥——直到今天,她還常常感到雙腿麻木疼痛。
“怎么,今天很累嗎?”見妻子一臉疲憊,丈夫走過來關切地問。
“今天可真長呀……”曹元秀輕聲說,嘴角露出一絲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