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蓓蕾

在濰柴內部,“創新”一詞已經頻繁地出現在全球交流的工作郵件和不同國家代理商的口中。早在兩年前,濰柴集團提出“挑戰全球第一的目標”的豪言壯語,志在進軍世界500強,而要實現這個目標,國際化運營創新勢在必行。
從數據來看,今年1月~5月山東重工集團完成出口交貨值36.7億元,同比增長43.4%,連續14個月保持快速增長,在國際化進程中,它們交了一份不錯的成績單。
被外界譽為“譚大膽”的山東重工集團董事長、濰柴集團董事長譚旭光是凡事要求較高之人,6月18日,山東重工集團海外戰略代理商會議上,對于集團的國際化戰略,他表示出滿意,并將掌聲送給來自全球60多個國家的近200名代理商。
從今年上半年情況看,重卡行業處于下行,整體大環境的惡化外,目前像濰柴這樣獨立發動機企業也受到了整車廠的挑戰,中國重卡行業前8家企業中,除了北奔重汽,其余都已自造發動機。濰柴對于未來早有預判,因此,多元化發展,拓展產品系列,在動力總成產業鏈上深加工、精加工。與此同時,它們也在尋求控股整車廠或與整車廠加強合作,以此謀求進一步發展。
濰柴除了堅守自身的優勢外,觸角也開始伸向多個領域,目光更放向國際市場,且做了更為長遠的規劃。
6月18日這一天,恰逢山東重工集團成立3周年紀念日,為加快國際化步伐,山東重工集團決定,把每年的6月18日(集團成立紀念日)定為山東重工集團國際化日,這對于凡事要爭先的譚旭光來說,既可以此激勵企業員工奮勇爭先的志氣,又可在未來發展國際化的道路上爭得頭籌。
海外大手筆
作為山東重工集團內最早“試水”海外進行跨國并購的企業,2012年1月,濰柴集團與世界知名游艇企業意大利法拉帝集團簽署戰略重組框架協議,獲得法拉帝75%的股權。這種強強聯合,在外界看來是全球游艇產業發展歷史上的具有里程碑意義的重大事件。
法拉帝是全球最大的豪華游艇制造商,擁有全球最先進的船艇研發中心和一流的工業設計團隊,它也曾經輝煌過,2008年銷售額一度超過9億歐元,但由于受金融危機影響,負債水平較高,財務負擔沉重,企業經營陷入困境,終到被收購的地步。
其實,雙方接觸由來已久,在過去的兩年時間,曾歷經數輪艱苦的談判,終于達成框架協議,通過債務重組獲得了這一世界頂級知名品牌公司的控股權,創新了全球的重組模式。
濰柴在14年的時間,從過去的年銷售收入只有5億元,欠稅費3億元的瀕臨破產老國企,到現在的年銷售收入近1000億元,盈利100億元,并擁有3家上市公司,其業務范圍涵蓋整車制造、動力總成、核心零部件等板塊,戰略重組法拉帝,意味著山東重工濰柴集團一步邁入了高端游艇產業之列,擁有了世界知名游艇品牌,成為我國綜合實力最強的汽車及裝備制造“超級航母”。
對于此次戰略重組,譚旭光這樣評價:“我們并購國際化企業法拉第集團主要解決3個問題,一是從國內品牌走向國際品牌,實現了品牌國際化。二是從陸地動力制造到海上動力制造,我們的技術提升了一個層次。三是從經營國內企業團隊到經營國際企業團隊,實現了管理團隊的國際化。”
這是繼2009年1月濰柴以299萬歐元成功收購法國博杜安發動機公司后的又一重大海外布局。上一次的海外并購不僅讓其發動機技術得到了全面升級,而且成為中國唯一的中、高速并舉的全系列船舶動力提供商。
階段性的成果譚旭光絕不會停留,多年來,對企業乃至行業強有力的掌控力,讓他對2015年的目標還是充滿信心。2015年,山東重工集團銷售收入突破2000億元,其中,海外銷售收入達到1/3,各級管理團隊中海外人才比例達1/3。
收攬國際人才
對于“各級管理團隊中海外人才比例達1/3”的目標似乎并不太難實現,在海外戰略代理商會議上,從主持人山東重工副董事長兼進出口公司董事長江奎到所有的發言者都用流利的英文進行演講、交流,整場會議顯得國際范兒十足。
“廣納英才,為我所用”,人才的競爭也是國際化戰略布局中很重要的一步。譚旭光對此有著自己獨到的認識:引進技術,永遠引不來最先進的技術,也引不來一個國家的現代化。引進、培養世界一流的人才,是企業發展第一戰略,也是成就企業核心競爭力的關鍵。
從2009年開始,山東重工集團瞄準產業最前沿,針對世界排名前三的企業總部、研發中心等人才集聚地,進行專業化、經常化招聘,先后在美國、法國、德國、日本等國家舉辦了20多場招聘會,引進海外高端人才67名。
這其中不乏有像現任濰柴動力集團副總裁、負責國際業務與戰略發展的錢誠等高端人才,這位美國肯塔基大學的機械工程博士,曾在豐田、福特、通用等汽車公司就職,2003年回國后,在濰柴找到了展現自身才華的平臺。在這次會議上,錢誠對于濰柴未來海外戰略的發言得到了海外代理商們的認同。
另外,今年5月,由濰柴集團自主開發、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重型柴油機高壓共軌電控系統——ECU的研制成功,標志著國外企業在此領域的壟斷局面被打破,這項技術成果的領頭人就是海外歸國來的動力學專家李大明。
核心技術是衡量裝備制造業企業的競爭力的硬指標,重要高端人才的大量引入,讓濰柴在核心研發水平上越來越向國際化水準靠近。
這些國際高端人才不但保證濰柴源源不斷開發出新產品,而且促使濰柴的研發體系進行升級。
目前為止,濰柴集團首席科學家、戰略總監、法律總監、信息化總監等關鍵職位,均由近年引進的海外高端人才擔任。在濰柴自主開發國三藍擎發動機、高壓共軌電控系統的過程中,海歸人才和國內自己培養的專家都做出了創新性的貢獻。
在全速駛向國際化的藍海中,濰柴已經做好了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