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玉潔 管曉弦 沈函廷
【摘要】當代大學生兼職已成為一道特別的風景線,其中所反映出的問題已成為社會各界關注的熱點。通過對此現象現狀及原因的分析,大學生兼職究竟是好是壞?這當中又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地方呢?
一、引言
隨著社會競爭的加劇,在各大高校,兼職已不再是一個新鮮的話題,越來越多的大學生選擇通過兼職來磨練自身意志力和勇氣,在增加與社會接觸、提升自身素質的同時,為家庭分憂解難,增加經濟收入。本文就通過對當代大學生兼職現象的分析,進一步討論其原因、利弊以及應注意的問題。
二、在校大學生兼職現狀
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我國的經濟建設取得了長足發展。據中國青年報通過騰訊網教育頻道對1649人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高達73.5%的大學生做過兼職。而在大學生們所選擇的兼職行業中,傳統的家教方式比例有所下降,產品推銷員和市場調查員分別占到了27.7%和19.93%。在時間分配上,調查顯示有26.4%的學生的月兼職時間超過20小時。
三、大學生兼職現象的原因分析
(一)尋求社會認同感
在校大學生脫離了九年義務教育的范疇,并且較高中生有了更多可支配的時間。在知識得到積累、能力有所提升的前提下,他們更加渴望在人際交往方面有所突破,在確定目標,追求夢想的同時,急切的渴望得到社會大環境的認可。因此,他們進入社會,提早走上工作崗位,試圖為自身能力尋求一份認同,并為以后進入社會培養信心和勇氣。
(二)取得額外收入
高校收費制度是我國高等教育改革的產物,高校普遍收費過高也成為了大學生長期從事兼職工作的主要原因,特別是對于貧困學生,除了助學貸款、助學金等政策支持,他們更加渴望能用自己的努力幫助家庭減輕負擔。
(三)獲取工作經驗,鍛煉自身能力
在大多數學生學習生涯中,他們在應試教育的重壓下,將幾乎所有精力和時間放在了理論知識的學習上,在綜合素質方面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進入大學,在工作、生活、與人交流等多方面都表現出不足。通過從事兼職工作,能更多接觸社會,獲取工作經驗,鍛煉自身能力。
(四)從眾心理
大多數從事兼職的大學生都有著明確的目的和想法,具有正確、完善的價值觀人生觀,但仍然存在部分大學生跟風、從眾的行為。他們未能結合自身需要,在尚未正確分析從事兼職工作將為自己帶來哪些影響的基礎上,盲目跟隨大流,進入到兼職行業。
四、正確認識大學生兼職的利與弊
在校大學生過早進入工作崗位,增加了與社會各界的接觸,有利于其形成更加完善、系統、科學的人生觀、價值觀,對于多方面能力的鍛煉也有很大的幫助。與此同時,作為獲得額外收入、減輕家庭負擔的一種途徑也是十分可行的。但在此過程中,仍存在很多潛在的風險和機會成本,在此,主要對其弊端進行分析:
(一)是否能有效提高自身能力尚且有待考證
在校大學生多缺乏實踐經驗,在走上工作崗位之初,他們所具備的僅為較多與實踐脫節的理論知識。因此,適合他們的兼職工作較少,傳統的大學生兼職工作有家教、校園代理、市場推銷員等,內容單一,且技術含量低。一定程度上,并不能有效的幫助他們提升多方能力,甚至會造成某些機會成本的浪費。
(二)與學業沖突
無論是大學生還是中小學生,首要任務仍是學習,而兼職則過多的占用了其學習時間,根據所投入兼職的時間多少,勢必會對其學業產生不同程度的影響。據調查“為做兼職,可曾逃課”顯示,逃過課的占31.2%,其中逃課頻率一般(每周一兩次)的占26.2%,經常逃課(每周三次以上)的占9.2%,可見,逃課比例已經很高。這種現象若持續下去,必將對其學業造成不小影響。
(三)兼職或尋求兼職的過程中缺乏自我保護意識
社會經驗的缺乏,導致很多大學生安全意識和自我保護意識較為薄弱,加之兼職市場的混亂,大學生兼職常常遇到拖欠、少付工資,無限制加班且無加班費或不足合理加班費用,被用人單位歧視,碰到騙子機構等情況。在合法權益遭受侵害之后,大部分大學生選擇進行“吃一塹長一智”的心理暗示,忍氣吞聲,而不是及時采取有效的行動來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五、在校大學生兼職過程中應注意的問題
(一)維護自身合法權益
在校大學生們在兼職過程中遭遇合法利益被侵害的情況時,應迅速拿起法律武器,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不受侵害。若所有大學生都能有這樣的意識,便能有效的打擊相關違紀違法組織的囂張氣焰,從而防止更多的大學生陷入相同困境。
(二)恪守誠信
在維護自身合法權益的同時,大學生在進行兼職時,也應恪守誠實和信用,不浮夸,不違約,用愛崗敬業的態度對待每一份工作,使大學生群體真正成為一個有知識、有素質、有道德的群體。
(三)合理規劃
不盲從、有想法、有計劃是大學生們在選擇是否從事兼職工作,以及從事什么樣的兼職工作時應具備的前提條件。合理的規劃課余時間,明確自己未來的發展方向和人生理想,正確認識兼職所帶來的利與弊,從而做出最有利于自身發展的兼職計劃。
六、結語
當代大學生兼職熱現象已不是個人、家庭或學校單方面應關注的問題,而是全社會范疇下不得不深入分析及研究的社會現象。從而引發的一系列問題需要社會各界持續不斷的觀察與探究,把握事態發展,引導總體走向。
參考文獻
[1]王英文.當代大學生兼職現象分析[J].咸寧學院學報.2010,30(10).
[2]魏文剛.淺析高校大學生兼職現象[J].長春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22(1).
作者簡介:張玉潔(1991-),女, 四川宜賓人,河海大學商學院(常州),研究方向:會計學。
(責任編輯:唐榮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