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文章首先介紹了做好高校學生管理工作的重要性,闡述了高校學生管理工作的內容、目的和方式,分析了高校學生管理工作的問題,并提出了相應的策略。
一、引言
高校學生管理工作是高校教育管理工作的核心,是運用思想政治工作及教學、管理、服務等手段,對學生實施綜合性教育的育人工程。學生管理工作是高校整體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當前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實踐中,學生工作重要性越來越明顯。隨著教育改革的深入開展,人才培養的目標模式發生了變化。新世紀初高校學生管理工作的指導思想,工作內容和范圍,學生管理工作的職能,以及學生管理工作部門如何設置都是值得研究的課題,要做好學生工作,必須準確地把握學生管理工作的根本性質和特征。雖然學生管理工作操作中需處理諸多行政事務,但是,學生管理工作在本質上(主導方面)屬于思想政治工作系列,是高校黨的工作的一部分,是直接關系高校政治穩定的工作,由此決定了高校學生管理工作要以思想政治教育和經常性思想工作為主要內容,并結合其他教育管理工作一道去做。要做好學生管理工作,必須正確處理學生管理工作與教學、管理、文化服務等方面的關系。筆者擬結合學生管理工作實踐,從學生管理工作的內容入手,分析當前學生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問題,提出相應的對策建議。
二、高校學生管理工作的內容、目的和方式
第一方面,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專業思想教育。目的是提高學生思想政治素質及道德實踐能力。其中,思想素質教育是加強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素質教育,是黨團工作的重心。一如既往的開展各類思想教育活動,可以引導醫全體學生加強政治理論學習。心理健康教育主要針對部分大學生的心理素質較差原因,開展有利于學生身心健康等學術講座,引導他們積極進取,正確面對人身;對家庭經濟困難的學生做好教育引導工作,尤其是給予心理上的引導和精神上的支持,及時地找他們談心,組織咨詢活動,盡量減少學生心理問題。專業思想教育是引導學生掌握專業的優點及今后的發展出路,積極做好職業的指導,做好系統的專業教育。以形式多樣的教育活動為載體,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學習熱情。
第二方面,學風建設。良好的學風、考風是學習的保障,考試前及時召開學風、考風動員會,開展學風考風教育,開展誠信考試教育;開展不定期的課堂檢查工作,加強考勤制度等,督促班級良好學風的形成。學風建設的主要途徑有搞好評優表彰工作,樹立學風建設典型,多開展素質教育活動,積極營造良好學習和科研氛圍。如認真組織“三好學生”、“先進班集體”、“優秀學生干部”等各級各類學生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的評選工作。
第三方面,大學生素質拓展工作。大學生素質拓展工作是加強校園文化建設的重要途徑,目的是通過開展有序的各類文體活動、文化藝術活動、社會實踐活動和青年志愿者活動,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
第四方面,學生黨建工作。學生黨建工作是切實保證學生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的重要途徑,途徑主要有抓好黨的組織建設,如加強對入黨積極分子,發展對象的培養,把好發展黨員的質量關。抓好黨的思想建設,如發揮學生黨員的戰斗堡壘作用,讓學生黨員明確自己所處的位置,明確學習、工作目標和任務,要在學習、工作、思想各方面起模范帶頭作用,切實做一名合格的大學生黨員。過好民主生活會,搞好民主評議黨員工作。
第五方面,學生日常管理工作。包括學生工作檔案的整理、操行考核、課外體育鍛煉的實施、宿舍管理工作、新生接待工作,新生入學教育等。
第六方面,指導學生自我管理,加強組織建設工作,如團總支、學生會自身建設。
第七方面,宣傳工作和對外交流。
除此之外,及時落實學校黨委、學生處、校團委等有關部門下達的各項工作任務。
三、高校學生管理工作的現狀與問題
(一)高校學生管理人才隊伍建設
長期以來學生工作在客觀上存在著人手少,任務重的問題,學生管理工作者大多忙于學生日常繁雜的事務性工作中,在高等教育改革和發展的新形勢下,面臨新的人才觀、質量觀的要求,對學生管理工作人才隊伍建設還有待加強。
(二)高校學生管理工作的方式
隨著近年來學生招生規模的不斷擴大,學生增多,管理量大,學生管理工作變得越來越重要,難度也在增大,“管好學生”經常成為學生管理工作者的口頭禪。在這種管理的約束下如何讓學生自主能力得到加強,個性得到發展,新思維、創造能力的培養就成為一個新的問題。從學生管理工作本質上看,它應該是教育、管理的有機結合,應重視并相應確立學生學校的主體地位,相應滿足學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務的愿望,在嚴格規章制度管理、強調自律與他律的同時,將管理變為更深層次的培育,扎扎實實地提高學生管理工作質量。
(三)高校學生管理工作的激勵機制
高校學生工作具體可概括為:思想教育、日常管理,校園文化活動等等,除了“兩課”教育是在課堂上完成,其他工作都是在課堂以外時間進行的。例如,為了摸清學生思想生活、學習情況,就需要學生管理干部經常深入學生宿舍和學生交流,關心學生的生活,成為學生的良師益友,并從中把握學生的思想動態;再比如,高雅的藝術活動、高品位的學術講座也大多利用課余時間或節假日舉辦,以活躍學生的生活,豐富學生的知識,這就需要有學生的參與認同方可收效。可見,學生工作的彈性很大,工作的情況也很難用一個統一的質量標準衡量,關鍵在于建立學生工作激勵機制,一方面,對學生在校期間的各項表現量化考核,建立檔案,搞好綜合測評,推進學風建設,另一方面,鼓勵調動學生工作者的積極性,切實提高學生工作的質量。但是現行的情況是,限于一些工作廣度和深度的拓展,執行起來的任務越來越大,效果還有待提高。
三、高校學生管理工作的策略探討
(一)總體思路
在學校黨委的正確領導下,認真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做到八個堅持,堅持以人為本的工作理念,堅持以學生黨建為龍頭,堅持以學風建設為主線,堅持以服務學生成長成才為宗旨,堅持以團學組織為依托,堅持以校園文化為載體,堅持以社會實踐為平臺,堅持以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為目標,全面實施學生工作六項工程,增強理解力,提高執行力,不斷提高高校學生管理水平。
(二)堅持育人為本,德育為先,扎實有效開展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關于進一步加強改進大學生思想教育》文件精神,深入開展以“勵志、修身、博學、愛國”和“愛國、守法、誠信、知禮”為主題的系列教育活動。切實做到“三個結合”:思想政治教育與思想政治理論課結合,思想政治教育與校園文化建設相結合,思想政治教育與社會實踐相結合。在廣大青年學生中開展理想信念教育、愛國主義教育和校史校情教育。對此,應以加強新生入學教育為契機。抓好新生人生導航、校紀校規學習、安全文明教育等入學教育工作,盡早啟動學風工程宣傳教育和道德規范教育,引導學生盡快明確自己的學習努力目標,為大學生活奠定良好的基礎。同時,配合思政部增強和提高思想政治理論課程的實效。積極推進思想政治教育進網絡,及時掌握學生的思想動態。還需要加強學生“三自教育”,培養學生的領導素質,發揮骨干學生的帶頭作用,加強對學生干部的培養教育,提高學生干部的綜合素質。建立健全師生溝通聯系制度,堅持以學生為本,傾聽學生心聲,及時召開學生代表座談會、師生懇談會和學生思想動態的調查分析會,接受學生信息并進行反饋,把問題解決在萌芽狀態,落實在基層。除此以外,還應加強誠信文明教育。結合助學貸款、國家獎助學金、勤工助學、學生考試等工作,增強學生們的自強自立意識、誠信意識、法律意識。
(三)突出重點、完善機制,加強學生黨建工作
以改革創新的精神做好學校學生黨建工作,認真組織學生黨員參與學校爭先創優活動。對此,應加強學生黨支部建設。積極對學生中申請入黨的積極分子開展培養、教育和考察工作,努力建設學習型學生黨組織。抓好學生黨員干部隊伍,促進校園和諧。實現在重大突發事件面前,學生黨員立場堅定,旗幟鮮明,堅決維護學校和諧穩定。
(四)營造氛圍、加強督導,抓好學風建設
結合綜合測評、學年鑒定和評優評獎,大力宣傳學生中的先進典型,促進學生與學生、班級與班級之間的競爭,形成比學趕幫超的良好局面,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針對新生啟動學風建設工程,召開學風建設動員大會和主題班會,將理想教育與職業生涯規劃教育緊密結合起來,引導學生明確學習目標,激發學習動力;加強學習方法的輔導與交流,引導學生培養科學的治學精神、治學態度和治學方法。
(五)完善措施、構建平臺,深化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與咨詢工作
構建和完善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公共資源平臺。構建并逐步完善大學生心理輔導系列講座、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選修課、大學生心理咨詢服務平臺、大學生心理危機干預等心理健康教育公共資源平臺,以實施“學院、各系部、班級、宿舍”四級工作網絡系統建設,構筑切實有效的工作實施體系。拓展學生心理輔導途徑,扎實開展大學生心理咨詢工作。
(六)強化教育,落實責任,抓好學生安全穩定工作
進一步建設“安全、和諧、文明”校園,開拓安全教育的途徑,在新生入學、畢業生離校、長假和寒假、社會實踐前建立學生安全教育制度,積極做好學生安全防范工作。
除此之外,還應落實制度,加強培訓,不斷提升學生工作隊伍的素質與能力。
參考文獻
[1]張光映.加強和改進學生管理 建設一支高素質的學生工作隊伍[J].大理學院學報:綜合版,2007(1).
[2]陳靜.試論我國高校學生工作隊伍的職業化標準[J].江蘇高教,2009(2).
作者簡介:張瑋(1983-),女,漢族,河南鞏義人,鄭州旅游職業學院教師,研究方向:酒店經營管理。
(責任編輯:陳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