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綜合運用現代物流管理先進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研究方法,對玉柴物流系統優化及管理進行了研究,尋找適合玉柴物流信息化的管理模式,進而提升玉柴的競爭力。
一、 引言
隨著物流國際化、物流高級化的發展及現代高新技術的迅速發展,物流系統各個環節的作業將會出現機械化、自動化、智能化為主的發展趨勢,信息技術、網絡技術的普及和發展,有效地解決了信息共享、信息傳輸的標準問題和成本問題,使得信息更廣泛地成為控制、決策的依據和基礎。
二、物流信息化管理的基本理論
(一)物流及物流管理的概念
物流是貫穿從原材料的采購、到產品的生產、再到產品的銷售,即貫穿著其生產銷售始終的全部過程,包括生產物流和銷售物流,通過有組織的配送來達到企業經營管理優化的目的,物流是企業生產、流通的重要組成部分。
而物流管理則是從管理的概念入手,對產品的原材料采購、產品銷售和配送進行的計劃、組織、指揮、協調、控制和監督,從而提高物流的效率,降低物流的成本,提高物流的整體效應,對企業整個管理也起到一個優化作用。
(二)供應鏈管理理論
供應鏈管理就是指對整個供應鏈系統進行計劃、協調、操作、控制和優化的各種活動和過程,其目標是要將顧客所需的正確的產品(Right Product)能夠在正確的時間(Right Time)按照正確的數量(Right Quantity)、正確的質量(Right Quality)和正確的狀態(Right Status)送到正確的地點(Right Place)——即“6R”, 并使總成本最小。
(三)物流信息化的概念
物流信息化是信息化在物流企業中的運用,即包括物流信息的采集、分類、傳遞、匯總、識別、跟蹤、查詢等,通過信息技術實現對物流過程中產生的全部或部分信息進行一系列處理活動,以協助提高物流管理的效率,促進物流管理的規范化和科學化。
三、國內外大型集團物流信息化管理經驗與借鑒
(一)美國沃爾瑪公司物流管理經驗
1.快速高效的物流配送中心
快速高效的物流配送中心是沃爾瑪減少庫存、實現供應鏈管理水平最小化的關鍵因素,沃爾瑪的物流配送中心一般設立在100多家零售店的中央位置,這樣的物流配送中心位置定位為沃爾瑪開展周邊零售店服務提供了極大的便利,運輸的半徑既比較短又比較均勻。不僅能減少本企業的庫存,還能夠提高供貨的及時性。
2.物流信息技術的應用
20世紀70年代,沃爾瑪建立了物流的管理信息系統(MIS)。20世紀80年代初,沃爾瑪與休斯公司合作發射物流通訊衛星;1983年的時候采用了POS機。1985年建立了EDI,即電子數據交換系統,進行無紙化作業。1986年的時候它又建立了QR,稱為快速反應機制,對市場快速拉動需求。沃爾瑪在全球第一個實現集團內部24小時計算機物流網絡化監控。沃爾瑪對其供應鏈管理系統還融入了無線射頻識別技術RFID。憑借這些信息技術,沃爾瑪如虎添翼,取得了長足的發展。
3.“無縫”供應鏈的運用
“無縫”供應即從訂單與購買的處理及運輸和配送過程都進行緊密的聯系,捆綁在一起,實現配送的及時響應,庫存的及時補充。沃爾瑪采取的“無縫點對點”的物流系統不僅保障了整個供應環境的優化,同時大大降低了物流和庫存的成本。
4.全天候的物流服務支持
沃爾瑪的物流是不間斷地進行,每天24小時,每周7天都能夠提供快速便捷的物流服務。產品和服務都能夠得到保障,從而能夠確保這些沃爾瑪的產品不斷地流向沃爾瑪的商店,供貨和銷售實現對接,提高服務的水平。
(二) 海爾物流管理經驗
海爾集團的7大生產基地,42個物流區域配送中心全部聯網在海爾物流的網絡流通平臺上運作,強大的網絡優勢構成了海爾物流公司的核心能力。
1.海爾物流的信息化應用
在企業外部,海爾CRM(客戶關系管理)和BBP電子商務平臺的應用架起了與全球用戶資源網、全球供應鏈資源網溝通的橋梁,實現了與用戶的零距離。在企業內部,海爾采用了SAP公司的ERP系統和BBP系統(原材料網上采購系統),對企業進行流程改造。
2.海爾重塑了企業的業務流程,真正實現了市場化的訂單經濟
海爾把訂單作為企業運行的驅動力,從接到訂單時起,就開始了采購、配送和分撥物流的同步流程,同時,海爾物流通過3個JIT,即JIT采購、JIT配送和JIT分撥物流來實現同步流程。
3.海爾物流改變了物在企業的流通方式,基本實現了資本效率最大化的零庫存
提高物流效率的最大目的就是實現零庫存,海爾的倉庫與海爾的商流、信息流、資金流及工作流聯網,進行同步數據傳輸。以信息代替庫存,達到零營運資本的目的。
4.打破了企業自循環的封閉體系,建立了市場快速響應體系
海爾建立了一整套包括網上訂單管理平臺、網上支付系統、網上招標競價平臺、信息交流平臺等在內的面對市場的快速響應系統,大大縮短了海爾與終端消費者的距離,為海爾贏得了響應市場的速度。
四、國內外集團物流信息化管理對我們的啟示
通過以上對沃爾瑪和海爾物流的分析研究可以發現,是他們的一整套先進、高效的物流和供應鏈管理系統,促成沃爾瑪和海爾的成功,可以說是優秀的商業模式與先進的信息技術應用的有機結合。
五、玉柴物流信息化管理創新
(一)廣西玉柴機器股份有限公司簡介
廣西玉柴機器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玉柴”)創建于1951年,主要從事柴油發動機和發電機組的設計、研發、生產制造和營銷服務等。玉柴到目前一直保持行業“龍頭”地位,是中國內燃機行業的領跑者,是廣西銷售收入超百億元的企業之一,被國家統計局授予“中國最大內燃機生產基地”稱號。
(二)玉柴物流管理現狀分析
1.玉柴生產基地地處偏僻的廣西玉林市,交通不是十分便利,且配套的覆蓋面廣,產品配套的下游客戶廠家較多,而本地的配套零部件產業不發達,零件及產品等物流成本相對比同行的高。
2.玉柴在2003年開始推行在柴油機、汽車、機械零配件產業領域的上、下游開展廣泛的供應鏈物流服務,在行業內率先開創出獨具特色的玉柴物流模式。
3.玉柴內部相對有些缺乏物流專業人才,缺乏對公司總體物流的規劃布局和統籌安排。玉柴現有的工廠內部物流有點缺乏總體規劃。
(三)玉柴物流信息化管理的現狀分析
1.1994年6月,玉柴公司引進MRPII軟件,閉環MRP已經完成,但未實現物流、信息流和資金流的集成,財務系統自成體系。
2.采購、生產系統的大量信息還是要依賴手工錄入,存在效率低、差錯率高、更新不及時等問題,影響后期的整個傳輸和應用。
3.玉柴公司產品種類多,每種產品的構成較復雜,因而數據量龐大,要嚴格按MRPII系統的計劃要求進行控制難度較大。
4.玉柴在2005年就開始實施ERP一期工程,玉柴啟動上線ERP系統后,與巨資投入的先進的PLC不能直接連通,沒有充分、及時地提供決策的支持。
(四)提升信息化應用,優化玉柴物流管理
2007年,玉柴在一期工程業務模塊成功的基礎上正式啟動ERP項目二期工程,開始向精細化管理應用、功能擴展應用、決策管理應用三個方向推進。
1.ERP二期項目主要實施了HJIT采購協同及供應商管理。HJIT通過準時準量的供應商計劃與送貨傳票提高采購供應鏈敏捷性,降低供應鏈的整體庫存水平。供應商門戶實現了與SAP、YCQAS、YCSS系統的集成,是一個互動的平臺,加強玉柴與供應商的信息溝通。
2.進行了BW數據倉庫的構建,把成本數據分析、財務報表、銷售統計分析、公司經營KPI指標、質量分析等各業務系統的信息緊密集成,是一個靈活的決策分析平臺。
3.銷售系統把客戶需求輸入系統,經過OA訂單評審后,客戶要求就會進入玉柴的ERP系統,自動生成生產計劃。系統根據生產計劃進行最優排序,發出物流需求指令,安排班組生產,同時物流部門已安排運輸計劃,當整機下線即可正式交貨。
4.上線MES系統,把上下的兩個系統連通起來,打通了信息孤島,提高勞動生產率。
5.縮短財務系統數據統計的時間,以實時數據為依據的生成計劃更加正確、及時地反映整個生產情況。將MES與PDM數據集成,實現設計數據源、生產數據源與ERP全線貫通。
6.優化業務流程,提高系統執行力。
目前玉柴的ERP系統業務已經覆蓋了生產、采購、銷售、財務、人力資源管理等各個領域。通過信息化建設,增強對顧客需求的快速反應,優化客戶服務并提高公司整體工作效率。
六、結束語
隨著物流信息技術、網絡技術的普及和發展,不僅可以提高企業的效率,降低企業的運營成本,提高企業的經營質量和競爭力。為解決玉柴的發展問題,不管是信息系統的提升,還是管理流程優化和業務流程變革,玉柴人需加倍努力和敢于創新,以確保企業的長治久安和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鄭琳.企業供應鏈管理及其信息保障機制[J].情報科學,2003(02).
[2]楊曉楓.引入ERP優化企業供應鏈管理[J].物流科技,2001(02).
[3]魏東方.海爾的物流管理[J].企業改革與管理,2003(04).
[4]戴濤.ERP在企業供應鏈管理中的應用[J].遼寧經濟,2003(10).
[5]時遇輝.在ERP平臺上基于供應鏈的采購業務流程重組創新[J].商業研究,2007(02).
作者簡介:黃毅(1971-),男,漢族,廣西大學商學院工商管理碩士MBA,助理翻譯,研究方向:工商管理。
(責任編輯:陳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