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宇良
在移動互聯網時代,IT雄主們突然發現世道變了,用戶移情別戀了。隨著智能手機、平板電腦等移動終端的流行,PC和筆記本的銷量遭遇了滑鐵盧,傳統PC廠商紛紛改弦易轍,應對市場的新動向,收拾營收的“斑斑劣跡”,期待鳳凰涅槃。
報恥辱柱
一時間裁員、換帥甚囂塵上。松下、NEC、索尼、奧林巴斯也紛紛傳出裁員的消息。松下2011財年虧損達7800億日元,被爆要在2012年內將總部員工減半,裁員3000至4000人。索尼2011財年虧損了4570億日元,也將于今年年底在全球裁員10000人,占公司雇員總數的6%。據報道,奧林巴斯計劃對業績低迷的數碼相機業務進行重組,并在相機業務部門和海外工廠裁員2500人,裁員數量約占員工總數的7%。除了日系電子企業,全球最大半導體廠商瑞薩也計劃裁員1萬人。黑莓手機制造商RIM不敵蘋果、三星,日前發布第二季度虧損預警,計劃裁員2000人,占員工總數的12%。而其中,最大牌的莫過于“龐然大物”的惠普,計劃在2014年10月前全球裁員2.7萬人,占員工總數的8%,消息傳出后,業界嘩然。
惠普,全球PC的老大,昔日的硅谷神話,IT產品和服務規模全球第一,年銷售額過千億美元。
然而,惠普這樣的龐然大物也被“血淋淋”的數字逼上了絕路,2012財年第二季度(截至2012年4月30日)業績報告顯示,本季公司凈收入307億美元,同比減少3%;凈利潤16億美元,同比減少31%。凡事都怕比較,蘋果在今年一季度已經坐上了全球移動PC的頭把交椅,第一季度移動PC出貨量近1720萬臺,年增長率118%,其中80%為iPad,年增長率高達162%,蘋果CEO蒂姆庫克甚至放言,“PC已不再是世界的中心,更加便攜的設備將慢慢成為主流。”
革的思路
如果惠普繼續堅守傳統陣地,很可能面臨更險峻的挑戰,因此必須轉變。鐵娘子惠特曼走馬上任之后,一系列舉措,正是希望惠普可以在移動商務應用、云計算等相關業務找到突破口。
所以,變革成為惠普這一時期最鮮明的關鍵詞。惠特曼上任后決定保留PC,并將PC與打印機合并。這樣,惠普就可以“兩條腿走路”“軟硬兼施”。惠特曼對硬件情有獨鐘,稱“惠普會百分百的全情投入,IT界離不開強有力的硬件,惠普也一直致力于在硬件方面不斷地承諾與投入。”而PC則被惠特曼認為是“進入信息時代、接入數字信息的一個核心的設備”。考慮到硬件產品的移動性、連接性已經成為不可逆轉的趨勢,惠特曼也決定重啟平板電腦生產,在她眼中,移動電腦的構造主要會向三個方向發展:一是全觸控平板(iPad 和Android平板電腦);二是翻蓋筆記本(目前Intel力挺的超極本形態);三是同時兼顧兩種模式的新構造。關于第三種,特別具有探索的價值,因為筆記本、平板電腦、超級本的界限越來越模糊,新的產品形態層出不窮,而這正是惠普的機會,也是行業重新“洗牌”的拐點。
鐵娘子摒棄了前任李艾科導向“軟件和服務業”的思路,也修正了另一位前任馬克?赫德強調“運營大于研發”的觀念。在惠特曼的時代,研發永遠是重中之重,惠特曼稱惠普不會像IBM一樣靠服務立足,她希望將長期戰略與短期收益相結合。
組與裁員
今年3月21日,惠普又宣布將IPG(打印和成像系統集團)與PSG(信息產品集團)合并,成立PPS(打印和信息產品集團),以改善惠普產品組合的整體績效,推動盈利增長。鐵娘子這一招,正是應對PC產業利潤率低的壓縮成本之舉。惠普將打印、耗材、PC整合到消費者的需求中,這是企業變革中的一步。無論筆記本產品,還是打印機產品,以及外設,惠普都注重在設計上實現了統一,同時在原材料采購方面也盡可能統一,從而降低成本。另外,在硬件產品上加入了服務和解決方案的附加值,促進消費者的購買欲。
在合并了打印機和個人電腦業務后,惠普又宣布了新的重組計劃,橫跨2012—2014兩大財年,預計有2.7萬名員工(相當于8%的公司總員工數)告別公司,人力資源成本將由此省下30—35億美元。惠普可以利用這筆資金進行“三大戰役”:即云計算、大數據和安全。除了這三項戰略投資,惠普還考慮入手其他有潛力增長的領域。
對于履新不久的鐵娘子來說,收拾前任留下的爛攤子,必須有大刀闊斧的魄力和立竿見影的三板斧,畢竟董事會對CEO越來越沒有耐心,所以留給她的機會就是搶抓眼前。惠特曼說:“我們根據最近的機構重組制定了這些舉措,并將進一步簡化運營、改進流程并消除業務復雜性。……其中一些舉措很艱難,因為涉及減員,但必須提升執行力并為公司長期健康發展進行投資。”
雖然鐵娘子宣布了對全球員工“大開殺戒”,未來兩年將有2.7萬名員離開惠普。但是對于中國,惠特曼卻高抬貴手,稱“一個都不能少”。惠普中國負責人也表示:“截至目前,惠普公司沒有宣布任何特定地區有關重組的詳細計劃。我們預計裁員將會涉及幾乎各個業務及各地區。”
來在中國
惠特曼為什么會對中國情有獨鐘?這是因為惠普倚重中國等新興市場所蘊藏的巨大潛能,那也正是鐵娘子可期待的增長空間,因此她不會貿然砍掉任何一個左膀右臂,只會在維持現狀的同時,加大投入,進行試探性調整。惠特曼認為“對中國市場一定要有耐心持續的投入,因為中國人比西方人更看重企業對市場的長期承諾,同時必須要在中國市場用中國人才,針對中國市場要有其獨特性。”
目前,中國已經成為全球最大的PC市場,并且是市場潛力最大的。中國每千人電腦保有量才只有200臺,打印機占有比率更是只有8%,遠遠低于全球平均水平。這樣一塊大蛋糕,惠普卻“吃”得很少,2011年惠普的市場占有率約為5%,排在聯想、華碩、宏碁等廠商后面。所以,惠普如果希望坐穩全球PC老大,必須重視中國市場。惠特曼表示:“我們要做的是在正確的時間,正確的場合,將正確的產品賣給正確的客戶。如果能做到這一點,我們就能夠成功,否則就會失敗。”“中國已經成為PC最大的市場,已經不再是新興市場,惠普在中國每年生產的計算機數量超過9000萬臺。”惠特曼如此描述心目中的中國市場,并對中國做出承諾:“惠普在中國任何一個部門都看不到重大的裁員情況。”
而且,重視研發的惠普也提升了中國市場的檔次。此前,惠普采用三層研發體系:第一層為全球惠普實驗室,第二層是全球產品研發中心,第三層是惠普中國的研發中心(CDC),主要把全球研發中心的科技成果應用到中國用戶。如今,惠普宣布將中國研發中心升級與全球研發中心平級(非下屬關系),惠普在中國的產品研發工作將獨立于其他國家,直接向全球總部匯報。保證惠普第一時間滿足中國市場的需求,并將中國的研發成果推廣到與中國相似的市場。
“PC時代”
事實上,精兵簡政也好,開源節流也罷,總之惠普的困境絕不是單純裁員能解決的。惠特曼仍需要在新的技術應用趨勢上有所創新,否則必然會被戴爾、宏碁、聯想超越。
而惠普的壯士斷腕,也體現了IT產業正在面臨一次傷筋動骨的洗牌,這個苦痛的過程正是應對全球經濟危機的拐點。誰能在這個生死存亡的時刻,做出最有利于自己的變革,誰就能把握下一波新技術浪潮,從而浴火重生。
從Facebook納斯達克遇冷可以看到,IT市場在全球經濟動蕩中并不具有抗風險的穩定性,逆勢飛揚的可能性較低,因為企業對于成本的控制,決定了它們不可能以“組合拳”對抗充滿不確定性的市場。而像惠普、微軟這樣的傳統老牌軍團更是面臨“后PC時代”。PC在性價比魔咒中難以逃脫,“白菜價”的現象彌漫在整個PC產業中,每個產業鏈的成本都被壓縮到最低,出貨量也從兩位數增長變成了個位數增長。在應對挑戰時,Intel力挺超級本,用計算能力占得先機。微軟Windows 8重裝上陣,以新穎觸摸屏帶來全新體驗。創新才有生機,成為行業的共識,用戶體驗、便攜性、應用性、行業解決方案,都對傳統廠商提出了新的要求。
目前,惠普面臨的最大挑戰是如何從技術產品向客戶需求轉型,關注價格并推出同時適用于消費和企業兩級市場的產品,讓更多創新型的產品進入市場。
觀與悲觀
惠普在鐵娘子的帶領下,撥亂反正,以求出奇兵,見奇效。最近在上海召開的惠普2012全球科技影響力峰會上,惠特曼攜80款新產品與全球超過600個不同國家的媒體記者、分析師和合作伙伴見面,講述新的施政綱領。雖然鐵娘子的戰略剛剛鋪開,但與前任CEO李艾科強調“向軟件和服務轉型”相比,惠特曼的思路更加清晰,充滿信心。
然而,惠特曼的前路顯然阻力重重。美國最大的獨立投資銀行和機構券商Jefferies & Co今天將惠普股票評級從“買入”級下調到“持有”級,同時還將該公司目標股價從30美元下調到23美元。Jefferies認為,惠普最近宣布的削減成本措施將難以奏效,或將不足以抵消該公司PC和打印機等產品在歐洲市場的需求疲軟和整個相關市場萎縮所產生的不利影響。單純就惠普裁員一事,Jefferies公司的分析師米塞克認為,即使是完美的戰略和路線圖都可能難以奏效。米塞克在致客戶的聲明中稱:“平板電腦將對PC業務產生不利影響,Windows 8也可能無法起到幫助作用,智能手機也將損害打印機業務,而且歐洲市場的不確定性也將損害企業IT方面的開支。”
可見,業界對于惠普的變陣并不樂觀,米塞克稱:“盡管惠普在云計算領域具有堅固的地位,而且近期還宣布了節省成本措施,但我們還是認為,惠普的多數業務在近期和中期仍將面臨挑戰。”事實上,提前變陣的微軟也沒有穩操勝券。米塞克稱:“盡管大家認為,Windows 8將會提升PC的銷量,但我們還是認為,它也會推動平板電腦的發展,因為該操作系統還是重點關注觸摸屏技術。”事實上,傳統IT巨頭的變陣,都是在各自優勢項目中尋找與行業趨勢或技術優勢的契合點來完成突破的。但是,這種結構性調整能否奏效,還需要依賴市場的認知程度,刻板印象的改變,需要有革命性產品的誕生,這正是惠普重視研發的根源,只是別讓市場等待太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