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做好全年漁業災害天氣預警工作,昌邑市海洋與漁業局結合實際工作情況,采取多種措施,認真貫徹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氣象法》、《氣象災害防御條例》和《山東省氣象災害防御條例》,為該市漁業生產保駕護航。
首先,高度重視,認真研究。多次組織學習,并積極研究貫徹“一法兩條例”的具體措施。專門成立了昌邑市漁業災害天氣應急救援小組,由局長任組長,負責全市漁業災害預警、救援等工作,同時制定完善了《昌邑市海洋與漁業災害天氣應急預案》,為防災減災提供制度保障。
其次,廣泛宣傳,營造氛圍。采取廣播、電視、報紙等各種媒體形式,積極開展“一法兩條例”的宣傳活動。2012年計劃出動宣傳車30輛次,印發宣傳資料3000份,舉辦漁業災害防御培訓班6期,切實提高廣大漁民和養殖戶應對漁業災害的能力。
最后,采取周密措施,做好災害天氣預警工作。要建立完善漁業災害天氣預警體系。提高應對突發事故的移動通信報警處置能力,保障漁民生命財產安全。要加強信息共享與傳達。與市氣象部門保持密切聯系,加強溝通,做好信息共享,時刻關注我市海域、轄區天氣情況。并安排專人24小時值班,確保收到預警信息后能第一時間通知漁民。要強化監管、密切關注。對全市漁船特別是出海作業漁船進行動態監管。充分運用海上救助系統平臺,密切關注全市所有漁船停靠情況,遇到災害天氣時,要求抗風等級小的船舶盡快到安全水域或者漁船集中停泊點避風;并安排專人逐個打電話核實漁船停靠情況以及養殖企業防范措施落實情況。要不斷強化漁業氣象災害防御制度建設,按照氣象“一法兩條例”的有關規定,結合實際工作,適時修訂和完善漁業災害性天氣預警信號發布、氣象災害防御等方面的規范性文件,將漁業氣象災害防御納入規范化軌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