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濰坊昌邑市充分發揮獨特的區位優勢、資源優勢、經濟優勢、人才優勢,以提高競爭力和現代化水平為核心,堅持市場導向和科技領先的原則,調整產業結構和經濟增長方式,改造傳統養殖模式,發展健康生態漁業,實現資源效益、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環境效益相統一,推動漁業資源持續利用、漁業經濟持續發展,使漁業經濟成為全市新的經濟增長點。
原則
堅持科學發展觀,促進漁業經濟可持續發展
從長遠利益出發,科學規劃漁業經濟長遠發展戰略,決不允許以犧牲漁業生態環境為代價,盲目追求短期的經濟利益和所謂的發展速度。堅持以功能區劃為基礎,根據不同水域的自然特點、環境容量和資源再生能力,科學確定海參池塘生態養殖業、對蝦安全健康養殖業、扇貝淺海筏式養殖業工廠化養殖業為現代漁業示范區建設主要內容,實現資源開發和資源保護并舉,促進漁業經濟可持續發展。
原則
堅持市場導向與產業化開發原則
充分考慮國際、國內市場現實需求和潛在需求,適應人們對水產品消費多樣化、優質化、安全化的要求,重點發展市場占有率高,市場前景廣闊、高效的優勢水產品。
原則
堅持因地制宜與發揮優勢原則
根據規劃的自然、經濟、社會、技術等條件和特點以及外部條件的影響,因地制宜進行養殖布局,突出重點,優先發展競爭優勢明顯,并具有一定基礎的水產產品和產區,發展池塘生態養殖示范區、工廠化養殖示范區。
原則
以體制、機制、科技創新推動漁業經濟發展
不斷深化改革,把制度創新、體制創新、機制創新作為推動漁業經濟發展的重要動力和保證,通過市場配置資源的基礎作用,形成不同類型的市場主體,把政府的導向作用和市場主體的積極性有機結合起來,建立良好的互動機制。積極探索建立有效的漁業管理、監督體制,使漁業經濟發展步入法制化、規范化、科學化的軌道。同時還要以現代漁業科技為支撐,逐步形成漁業科技創新體系,徹底轉變粗放式的開發和經營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