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羅英
對于糖尿病朋友來說,糖(碳水化合物)的問題一直是引發爭議的焦點。盡管所有人都知道糖能為身體提供能量,但仍有不少人認為,糖尿病人的飲食中,糖的比重應該越少越好。
糖尿病患者究竟每天能攝入多少糖分?對于這個問題的不同見解,將人們劃分為兩大主要派別——低糖派以及反對低糖派。前者認為,低糖飲食使糖尿病患者對藥物的依賴更少、血糖更容易控制;后者認為,糖尿病患者完全有權利、也完全可以享受與普通人一樣的飲食,不必刻意減少糖分的攝入。在某種意義上來講,這兩種觀點很可能都是對的。
讓我們一起看看在美國,糖尿病患者是怎么吃東西的。在美國糖尿病協會、美國心臟病協會以及美國飲食營養協會等幾家權威機構的聯合倡議下,大多數糖尿病患者采取了一種營養均衡的膳食,其中包含足夠的瘦肉、牛奶、全麥食品、健康的油脂、新鮮的水果和蔬菜。至于其中含糖的量,美國注冊營養師、營養學專家馬里恩·弗蘭茲博士表示:“一般來講,建議每天攝入糖分的量應該占到能量供應來源的40%~45%,這是一個比較適中的攝入量。”
從這里我們可以看到,美國糖尿病界的主流觀點是糖尿病患者應攝入適量的糖分(不過高,但也無須過低)。同時,他們還強調糖分的來源應該是全谷物(或全麥)食品,不要吃加工過于精細的米、面,否則會損失大量對人體有益的膳食纖維、維生素和礦物質。
反對低糖派認為,許多含糖分的食物,同時也是蘊含大量其他營養成分的寶庫,過于強調減少膳食中的糖分,實在是有些得不償失。 反對低糖派還提醒我們,別忘了糖還能提供充足的能量,“這就像汽油對于汽車的意義一樣。因此在我看來,那些認為糖是敵人的人,都犯了一個很嚴重的錯誤。”喬治·華盛頓大學醫學院副教授尼爾·巴納德如此表示。在其2006年發表于《糖尿病護理》雜志的論文中,他還向我們闡述了這樣一個事實:碳水化合物比例高達75%的素食者,膽固醇、血糖水平均較普通膳食的糖尿病患者更低。
營養學專家馬里恩·弗蘭茲博士指出:“糖類并不是糖尿病患者的敵人,因為你可以通過注射胰島素、口服降糖藥來控制它,而不是被它所控制。你可以很好地與糖共處,只要攝入量與身體需要量達到平衡。不過分控制糖分的攝入,對糖尿病患者而言往往還意味著更高的生活自由度和滿意度。”
事實上也是如此,臨床統計數據表明,新診斷糖尿病的患者如果被告知只要適量,他們仍可以吃他們喜歡的食物,將會大大提高他們對降糖藥的依從性;而如果告訴一個糖尿病患者這不能吃、那也不能吃,常常會導致他形成自暴自棄的態度,對治療的依從性不佳。
而低糖派的觀點又是怎樣的呢?身患1型糖尿病40多年,現在本身又是糖尿病專家的理查德·貝恩斯坦博士是低糖派的代表人物,他曾經寫了本書,書名叫《貝恩斯坦博士的降糖法則》,指導人們如何使血糖達標。貝恩斯坦博士力挺低糖膳食理念,他現身說法地告訴人們,得益于低糖膳食,他最終治愈了伴隨多年的心臟病、腎病等糖尿病并發癥,血糖控制得也相當理想。
貝恩斯坦博士及其他低糖派人士認為,控制血糖最首要的做法就是“釜底抽薪”,也就是從飲食上盡可能地減少糖分的攝入,因為它們在體內很快就轉化為葡萄糖,從而使血糖迅速升高。
低糖派認為,如果飲食中含很多糖,那么為了避免攝入過量,糖尿病患者勢必要對其含量進行計算,而這個工作即便是針對帶有成分標簽的袋裝食品都不容易,更何況我們生活中并不是所有食物的含糖量都一目了然,根據攝入糖分的量來調整用藥更是淪為一句空話。與其如此,倒不如干脆就不吃高糖食物,代之以高脂肪、高蛋白質飲食。
貝恩斯坦博士還表示:“縱觀人類歷史,高糖分飲食的習慣直到20世紀才逐漸出現,隨之而來的就是糖尿病的高發病率。”杜克大學醫學中心副教授威廉姆也認為,用蛋白質和脂肪代替糖分是明智之舉,“蛋白質和脂肪也能夠為人體提供能量。糖、脂肪和蛋白質,這是為我們機體供應能量的三大營養成分,但這并不意味著我們缺一不可,在沒有糖的時候,我們的身體也可以利用蛋白質和脂肪來產生能量。”低糖派還認為,低糖飲食能減少胰島素的使用量,從而降低出現低血糖的風險。
反對者又提出,低糖膳食不容易長期堅持,而且,其引以為傲的較低的糖化血紅蛋白(HbA1c,代表過去3個月的平均血糖水平),實際上是由于體重減輕導致的,與膳食是否低糖并無直接關系。低糖派隨即針鋒相對地進行反駁,美國明尼蘇達大學醫學系副教授瑪麗·嘉倫表示:“數據表明,低糖飲食的2型糖尿病患者即便體重不減輕,血糖也比普通膳食者控制得更好。”
早在2004年,瑪麗·嘉倫就在《糖尿病雜志》發表了她的研究:兩組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一組采取低糖飲食(攝入糖分占能量來源的20%),另一組采取高糖飲食(攝入糖分占能量來源的55%),5星期之后發現,低糖飲食組的血糖水平更低。
兩派之間的分歧還遠不止于此,例如,反對低糖派認為,身體活動需要足夠的能量,而極力減少飲食中的糖分也就意味著攝入更多的脂肪,包括不健康的飽和脂肪(動物油脂)等,而這會大大增加心血管疾病的發病率。低糖派則認為,目前人們對飽和脂肪仍然存在著誤解,其實我們目前還沒有足夠的證據證明它能夠升高冠心病等疾病風險,甚至最近有研究表明,飽和脂肪對人體還有一些我們此前所不知道的益處。
目前在學術界,低糖派與反對低糖派之間的論戰仍在繼續,究其原因,在于低糖飲食對糖尿病患者的影響仍然沒有定論。在這種情況下,普通糖尿病患者應該怎么辦呢?
首先,我們要認識到,對于糖尿病患者而言,并沒有放之四海而皆準的食譜,任何一種膳食方案都不可能適用于所有糖尿病患者。你可能聽說,或者看到了低糖飲食對某人很適用,但是照搬到自己身上,往往效果并不理想,這也是為什么我們一直強調糖尿病患者的飲食要個體化的原因。
其次,如果你希望看到低糖飲食的益處,不妨去嘗試一下,反之亦然。不過,在你打算改變自己的飲食方案之前,請務必同你的主治醫生、專業營養師進行討論,聽取他們的建議,要在他們的幫助之下建立最適合自身的飲食計劃。
最后,要將一句話送給所有糖友共勉——“最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