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平
脂肪肝,是指由于各種原因引起的肝細胞內脂肪堆積過多的病變。脂肪性肝病正嚴重威脅國人的健康,成為僅次于病毒性肝炎的第二大肝病,已被公認為隱蔽性肝硬化的常見原因。脂肪肝是一種常見的臨床現象,而非一種獨立的疾病。其臨床表現輕者無癥狀,重者病情兇猛。一般而言,脂肪肝屬可逆性疾病,早期診斷并及時治療常可恢復正常。
眾所周知,肝臟是人體最大的消化器官,脂肪的消化、吸收、氧化、轉化及分泌等過程都離不開肝臟,長期攝入過多的動物脂肪、植物油、蛋白質和碳水化合物,機體不能充分利用,過剩的營養物質便轉化為脂肪儲存起來,致使脂肪酸釋放增加,大量進入肝臟,超出了肝臟的處理能力,導致脂肪在肝內堆積,就會形成脂肪肝。有健康調查表明,從事市場營銷、公關活動的人脂肪肝發病率高達60%以上。同時發現,越是福利高、享受自助餐的公司員工,脂肪肝的患病率也越高,這都是“過嘴癮”惹的禍。我國人群中的肥胖者已超過7000萬,肥胖人數正以5年翻一番的水平增長。肥胖是非酒精性脂肪肝最常見和較肯定的危險因素,其發病率在50%~75%。肝內脂肪的蓄積往往與體重成正比,高度肥胖者脂肪肝的發病率更高,黑龍江省流行病學調查資料顯示,重度肥胖兒童脂肪肝的發病率高達80%,換句話說,10個“胖墩兒”中就有8個脂肪肝。因此,適當減少營養物質的攝入量,特別是脂肪的攝入,有效地控制體重,往往可使脂肪肝得到改善。營養過剩性脂肪肝,主要見于肥胖及疾病恢復期的病人,也見于一些運動量過少的正常人。
在某些職業人群中(白領人士、出租車司機、職業經理人、個體業主、政府官員、高級知識分子等)脂肪肝的平均發病率為25%;肥胖人群與2型糖尿病患者中脂肪肝的發病率為50%;嗜酒和酗酒者脂肪肝的發病率為58%;在經常失眠、疲勞、不思茶飯、胃腸功能失調的亞健康人群中,脂肪肝的發病率約為60%。近年來脂肪肝人群的年齡也不斷下降,平均年齡只有40歲,30歲左右的病人也越來越多。45歲以下男性脂肪肝明顯多于女性。
在正常情況下,肝臟只含有少量脂肪,約占肝臟重量的4%~7%,其中一半為中性脂肪 (甘油三酯)。在某些異常情況下:肝臟內的脂肪含量增加,當脂肪含量超過肝臟重量(濕重)的10%時即為脂肪肝。輕度脂肪肝說明5%~10%的肝細胞中積聚了脂肪,5%~10%的肝臟不能正常地代謝解毒排毒; 中度脂肪肝說明10%~25%的肝細胞中積聚了脂肪,近25%的肝臟不能正常地代謝解毒排毒,肝功能受到很大影響;重度脂肪肝說明25%以上的肝細胞中積聚了脂肪,肝功能受到嚴重損傷。
脂肪肝的分類
按病理分類
1.單純性脂肪肝:肝臟的病變只表現為肝細胞的脂肪變性。根據肝細胞脂變范圍將脂肪肝分為彌漫性脂肪肝、局灶性脂肪肝以及彌漫性脂肪肝伴正常肝島。
2.脂肪性肝炎:是指在肝細胞脂肪變性基礎上發生的肝細胞炎癥。據統計,長期大量嗜酒,40%左右會出現這種情況,而非酒精性脂肪肝一般很少發生脂肪性肝炎。
3.脂肪性肝纖維化:是指在肝細胞周圍發生了纖維化改變,纖維化的程度與致病因素是否持續存在以及脂肪肝的嚴重程度有關。酒精性肝纖維化可發生在單純性脂肪肝基礎上,而非酒精性則是發生在脂肪性肝炎的基礎上。肝纖維化繼續發展則病變為脂肪性肝硬化。
4.脂肪性肝硬化:脂肪性肝硬化是脂肪肝病情逐漸發展到晚期的結果。近年來,隨著酒精性肝病和非酒精性肝病的增多,脂肪性肝硬化已占到中國肝硬化病因的第二位(第一位是病毒性肝炎及肝硬化)。在酒精性肝炎中肝硬化的發生率為50%以上,少部分非酒精性脂肪肝也會發展成為肝硬化。
脂肪肝患者的飲食相宜食物
1.宜多吃黃瓜、蘿卜、冬瓜、山藥、魔芋、菠菜、空心菜、番薯、蘆筍、洋蔥、大蒜、苦瓜、南瓜、胡蘿卜、白菜、茄子、藕、菱角、番茄、荸薺、茭白、萵苣等新鮮蔬菜,其含有豐富的維生素、纖維素和微量元素,可起到充饑、降血脂、降血糖、減肥和防治脂肪肝之功效。
2.宜多吃蘑菇、草菇、香菇、平菇等菌類食物,其為高蛋白、低脂肪、富含天然維生素的健康食品,具有獨特的保健作用,如降血脂、降血壓、抗病毒、抗腫瘤,該類食物有助于防治脂肪肝。
3.宜多吃黃豆、豌豆、黑大豆、綠豆等豆類及其制品豆漿、豆腐、豆粉,它們是人體蛋白質的良好來源,其中多不飽和脂肪酸占60%左右,且含有豐富的磷脂、維生素、微量元素等有益成分。
4.宜多吃海帶、魚類等水產品,因其可以降低血清甘油三酯和膽固醇水平,促進肝內脂肪沉積消退。
5.主食應搭配五谷雜糧,如燕麥和玉米。燕麥含極豐富的亞油酸和豐富的皂苷素,可降低血清膽固醇、甘油三酯。玉米含豐富的鈣、硒、卵磷脂、維生素E等,具有降低血清膽固醇的作用。硒被稱為重要的“護肝因子”,補硒能讓肝臟中谷胱甘肽過氧化物酶的活性達到正常水平,對養肝護肝起到良好作用。
脂肪肝患者的飲食禁忌
1.忌辛辣。辛辣食品易引起消化道生濕化熱,濕熱夾雜,肝膽氣機失調,消化功能減弱。故應避免食用辛辣之品。
2.忌飲酒。酒精的90%要在肝臟內代謝,酒精可以使肝細胞的正常酶系統受到干擾破壞,直接損害肝細胞,使肝細胞壞死。患有急性或慢性活動期肝炎的病人,即使少量飲酒,也會使病情反復或發生變化。
3.忌食加工食品。少吃罐裝或瓶裝的飲料、食品。罐裝、瓶裝的飲料、食品中往往加入防腐劑,對肝臟或多或少都有毒性。
4.忌亂用補品。膳食平衡是保持身體健康的基本條件,如滋補不當,臟腑功能失調,打破平衡,會影響健康。
5.忌過多食用蛋白飲食。對于病情嚴重的肝炎病人來說,由于胃黏膜水腫、小腸絨毛變粗變短、膽汁分泌失調等,使消化吸收功能降低。如果吃太多禽蛋、甲魚、瘦肉等高蛋白食物,會引起消化不良和腹脹等病癥。
6.忌高銅飲食。肝功能不全時不能很好地調節體內銅的平衡,而銅易在肝臟內積聚。研究表明,肝病患者的肝臟內銅的儲存量是正常人的5~10倍,膽汁性肝硬化患者的肝臟內銅的含量要比正常人高60~80倍。醫學專家指出,肝臟內存銅過多,可導致肝細胞壞死,同時,體內銅過多,可引起腎功能不全。故肝病病人應少吃海蜇、烏賊、蝦、螺類等含銅多的食品。
7.忌不吃早餐、臨睡前加餐、吃零食、經常出外就餐等不規律的飲食行為。
8.慎用藥物。肝臟是人體的化工廠,任何藥物進入體內都要經過肝臟解毒。所以平時不要動不動就吃藥。有癥狀的脂肪肝患者在選用藥物時更要慎重,謹防藥物的毒副作用,特別對肝臟有損害的藥物更要注意,避免進一步加重肝臟的損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