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晨宇
又到一年七月時,去年此時,若說有什么牽動了全中國億萬民眾的關注的目光,并榮登茶余飯后談資榜第一名的,非達芬奇家居莫屬。這個1998年就已進入中國的新加坡代理家居品牌,一向以代理國際高端奢侈品家居著稱。本來它跟尋常百姓并沒有太多交集,但是一起甚囂塵上的“天價達芬奇家居造假”事件讓這個“洋和尚”家喻戶曉、婦孺皆知。
是福是禍?
一年前,《時尚北京》受邀參加達芬奇家居北京展,如夢似幻,跟著名高定設計師Maurizio Galante的跨界合作更可謂是精妙絕倫。那一晚,人頭攢動,星光熠熠,那是達芬奇家居苦心經營多年之后的一次盛會。
誰曾想,僅僅數日之后,往日的幸福一去不返,達芬奇家居驀地挨了一悶棍。先是央視《每周質量報告》“揭露”達芬奇家居造假,緊接著其它頻道也競相轉播。一時間,達芬奇家居“造假”事件被傳得沸沸揚揚、甚囂塵上。
第一時間,達芬奇高層舉行新聞發布會希望澄清此事。沒想到,遭遇“達芬奇家居受害者”大鬧現場,達芬奇事件再度“撲朔迷離”。
曠日持久的糾葛。
直到中國新聞出版總署通報中央電視臺《達芬奇“密碼”》報道調查情況:
在《達芬奇“密碼”》報道中存在個別采訪對象的身份未經核實、結論不夠嚴謹等問題,報道用達芬奇公司代理的好萊塢牌家具部分在中國境內生產的問題來證明卡布麗緹牌家具原產地造假,從而得出卡布麗緹牌家具“根本就不是商家宣稱的意大利制造的而是國內生產”的結論。李文學不是持證的新聞記者,違規獨立從事新聞采訪,且節目播出后多次私下會見達芬奇公司負責人,這些都要認真吸取教訓。希望有關單位認真落實國家的采訪規定,嚴肅采訪紀律,加強記者管理,完善采編程序,進一步提高新聞的公信力。
明眼人終于看清始末。
時隔一年,意外在法新“無界創意全球巡展”北京站遇到達芬奇家居黃志新董事,聊了好久。撥開云霧見月明的豁然、從容。“經歷這件事,對我們來說也并不只有壞的一面。對于整個達芬奇,這次事件更像是一次洗禮。一下子聽到很多批評的聲音,我們會去反思。反思之后認識到我們身上確實也存在很多不足的地方,比如價格牌標識不清,產地、原材料、是否本國生產等沒有很詳細地標示清楚。我們也會重新學習:原來中國的客戶,中國的市場對方方面面的要求是很高的,我們必須要認清楚這個事實。為此,我們花了很大力氣對整個展廳的價格牌、廣告進行整改。”
而針對某些不法商販仿冒達芬奇家居代理品牌產品的事情,達芬奇方面顯然已經想到了應對措施。“我們慢慢有了這樣一個概念,當你買一只手表,每只手表都有一個獨一無二的編號,汽車也是,那為什么家具不可以有一個編號呢?于是我們就開始跟品牌的生產商商量,要求他們把品牌的logo釘在家具上,同時賦予每件家具一個獨有的編號,這樣顧客買到這件家具就可以到品牌的官方網站查詢這件家居的具體信息。”
對于央視曝光的美國品牌好萊塢家居,達芬奇并沒有”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而是繼續代理。“好萊塢家居是一個性價比很高的品牌,設計好又不貴,賣得很好。之前我們的價格牌標示:美國品牌,全球采購。但是從哪里采購沒有說清楚,經過這次,我們就把每件家具都重新標示清楚:美國品牌,越南制造;美國品牌,印度制造……除此之外,它并沒有別的質量問題,我們實事求是,所以沒有不再代理。”
發生這么大的事,達芬奇上上下下的員工都很震驚,但是基本沒有人離開,大家都堅守在自己的崗位上。因為員工心里是最清楚的:達芬奇沒有造假。達芬奇家居高層更是態度堅定:“就算打官司告到傾家蕩產,也要還達芬奇家居清白。”
正是這樣的堅持與不服輸,使達芬奇度過了那段最艱難的日子。“從去年十月份、十一月份業績就開始恢復了,最受打擊的是七八月份。但是當時最影響我們業績的還不是質量問題,事情發生的時候,很多客戶來找我們并不是急著來退貨,而是擔心經過這么大的事情達芬奇會不會倒閉?如果倒閉的話,他們付了定金的貨就會收不到。后來過了兩個月、三個月,顧客看到我們的展廳還在繼續營業,也就放心了,因為如果我們真的有問題的話,政府早就把我們的店關掉了。”
對于達芬奇事件的始作俑者——“央視記者”李文學,達芬奇已經不想再糾纏下去。既然事情已經弄清楚,我們接下來只想好好做我們的生意。”
5月4日至13日,達芬奇家居舉辦的“2012上海歐美家居春夏展”在滬舉行。此次春夏展首次采用三館聯展的方式,總面積逾2萬平米,近日與達芬奇家居簽約ROBERTO CAVALLI HOME(羅伯特·卡沃利)也在此次展會中首發。ARMANI CASA、BLUMARINE、CERRUTI、VERSACE HOME等新系列的產品都在此悉數登場。7月21日-29日,“2012意大利家居春夏展”將轉戰北京,在中國國際貿易展覽中心及達芬奇(友誼商城)展廳同步進行。
區別于以往以“達芬奇家居”為宣傳核心的歷屆展覽,此次春夏展主打其代理的歐美家具品牌,達芬奇甘居幕后。
收斂?蟄伏?都不重要。
跌倒過的人,才會行走得更加堅定。
勇往直前,無所畏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