聶淑蘋 王小懂 李庚 林鳳柱


《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于2002年開始實施,在近10年的實施過程中,學生的體質健康測試成績逐年提高,但是提高幅度不大。通過分析發現,成績提高幅度較小的項目主要有立定跳遠、臺階試驗、男生的握力和女生的坐位體前屈。主要原因包括:(1)學生的重視程度不夠;(2)練習方法不夠科學系統;(3)儀器使用方法不當。針對以上問題,我校制定了體能強化練習計劃,在高二年級開展教學實驗,旨在提高學生體能素質的同時,較大幅度地提高《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的測驗成績。
一、研究對象與方法
1.實施對象:首都師范大學附屬密云中學高二年級學生646人(其中男生263人,女生383人)。
2.測試與強化練習步驟:(1)初始成績測驗與登記;(2)初始數據統計,主要為優、良、及格和不及格人數與百分率等;(3)對統計結果進行分析,針對成績較低的項目,制訂強化練習計劃和方法,并進行實施(四周);(4)第二次測試并對測試成績進行統計和分析;(5)針對問題調整并實施計劃(四周);(6)根據要求,隨機抽取高二年級34名學生參加北京市第五屆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測試(高中組)的比賽,將成績進行對比分析。
二、研究結果與分析
(一)初始測試成績結果分析及練習計劃
我校學生測試成績的及格率為91.95%,優秀率僅為7.43%,最突出的問題就是學生的立定跳遠和臺階試驗,立定跳遠的優秀率僅為11.76%,平均成績為71.44分,較次之項目為臺階試驗,優秀率為34.05%?!秶覍W生體質健康標準》的五項內容中,臺階實驗、立定跳遠兩項占50%的分值,臺階試驗成績涉及學生的心肺功能,但心肺功能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實現的。針對分析結果我們制定了第一階段練習計劃:
1.增加了學生素質練習的時間,加大了素質練習的強度
周一至周五上午利用歡樂大課間安排10分鐘的素質練習,練習內容為各種跳躍練習、男生的上肢力量練習和女生的柔韌練習。周一至周五下午安排30分鐘的耐力跑練習。
2.每周兩節體育課,每節體育課安排10分鐘“課課練”的素質練習
練習內容包括:力量、柔韌、跳躍、跑的專門性練習。四周為一輪次,每周一項,交換進行。
(二)第二次測試成績結果分析及計劃
嚴格按照制定的訓練計劃組織學生進行練習,經過四周的練習我們又進行了第二次成績測試,測試結果如下。
1. 第二次測試成績結果
第二次測試的結果顯示,立定跳遠及格率為96.28%,優秀率為22.67%,平均成績為77分。握力及坐位體前屈及格率為96.18%,優秀率為50.77%,平均成績為84分。臺階實驗及格率為99%,優秀率為43.18%,平均成績為85.9分。
2. 第二次測試成績分析及練習計劃
結果顯示,臺階實驗優秀率為43.18%,較初測成績提高了9.13%,平均成績分為85.9分,較初測成績提高了4.7分;立定跳遠優秀率為22.67%,較初測成績提高了10.91%,平均成績為77分,較初測成績提高了5.56分。數據對比顯示學生的立定跳遠和臺階試驗都有了明顯的提高,同時學生的其它幾項也都有了相應的提高。為了更大幅度地提高學生《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的測驗成績,我們又調整了練習計劃及內容,制定的第二階段練習計劃如下:
(1)跳躍練習:跳躍能力反映了一個學生的綜合素質,我們設計了以下幾種發展跳躍能力的方法。
①連續跳障礙: 障礙高度男0.84米,女0.64米,5-12個障礙,間距男1.5米,女1米。連續跳躍,過最后障礙后迅速快跑30-50米。重復5—6組。
②跳臺階:一次跳,男3-4節,女2-3節臺階,連續跳男15-20次,女10-15次,重復3-5組。
③蛙跳:連續進行10-15次為一組,重復3-5組。
④收腹跳:連續進行男15-20次,女10-15次,重復3-5組。
⑤立定跳:a沙坑扒沿跳,b設置高度遠度立定跳,10次,每組做3-4次。
(2)握力練習:握力反映的是前臂和手部肌肉力量的發達程度,為了提高學生的握力成績,我們設計了以下幾種練習方法。
①手指俯臥撐:4-5次,每次15-20個。
②曲臂懸垂:4-5次,每次30-50秒。
③攥握力器: 8-10組,每組100-150次。
④卷重物練習:3-4遍,每遍6-8次。
⑤手腕負重練習:5-6組,每組10-20次。
(3)柔韌練習:柔韌是身體素質的重要內容之一,是指人體完成大幅度運動的能力。柔韌練習本身就是由不適應到適應逐步的提高過程,停止訓練,柔韌效果就會消退,因此要長期化、經?;⑾到y化,且要循序漸進、逐步提高要求,不能急于求成,以免出現拉傷現象。我們設計了以下幾種發展柔韌的方法。
①腿部柔韌性的訓練方法:壓腿練習,踢腿練習,擺腿練習。
②腰背部柔韌性的練習方法:前俯腰,分腿前腑腰,俯臥直臂抬上體。
③肩背部柔韌性的練習方法:壓肩練習,包括雙人或利用器械。
④坐位體前屈的輔助練習:推壓,拉伸輔助練習和適應儀器練習。
(4)增加了跑的練習:如跑的專門練習、30-80米的加速跑(4~5次)、200米計時跑(3~4次)、400米間歇跑(2~3次)、20~25分鐘的耐久跑等。對學生進行心率的監控,及時調整練習次數和練習量。每次練習的平均心率達到160次/分鐘。
對34名學生進行細致分組,先將學生分為男、女組別,再根據綜合成績將學生分為優秀、良好、及格三個水平組,又根據項目把同一項目較弱的學生分到一組,區別對待,分組訓練、個別指導。加強了儀器的適應練習和技巧指導,每天集中研討,分析學生,分析成績,修改練習內容,調整練習強度,研究《測試》標準,自制體育器材,創新練習方法,確定訓練目標。體育組不但要做好訓練工作,還要做好學生思想工作,及時和學生、班主任、學生家長溝通,了解學生訓練后的生理、心理反應,真正做到有目的性、有針對性的科學訓練。
(三)參加“北京市第五屆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測試賽”成績
10月25日,我校接到代表我縣參加“北京市第五屆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測試賽(高中組)”的比賽通知,高二年級為被抽測年級,隨機抽取了34名學生參加測試賽(男女生各17人)。體育組又針對學生測試情況制定了第三階段計劃,調整思路,增加練習內容和方法,針對我們的薄弱項目加強練習。
最后的比賽成績是:34名參賽學生以平均分92.98的成績獲得高中組冠軍(表3)。其中,立定跳遠及格率為100%,優秀率為36.66%,平均成績為85分;臺階實驗及格率為100%,優秀率為93.33%,平均為98.07分; 握力及坐位體前屈及格率為100%,優秀率為76.67%,平均成績為93.8分。
三、結論與建議
1.結論
一個學期的教學實驗得到的結果表明,我們制定的計劃與運用的體能訓練強化方法是行之有效的,練習內容安排是合理的。通過練習,學生的腿部力量得到增強,立定跳遠成績明顯提高;心肺功能增強,臺階實驗和肺活量測驗成績提高幅度較大;肥胖率下降,正常體重學生數量增加;體質增強,感冒生病的數量下降;在體育模塊教學中學生的身體素質加強,掌握技術動作的能力相應提高,自信心增強,更加愿意參加體育鍛煉。
2.幾點建議
體育教師要不斷學習,掌握科學鍛煉的理論和方法;制定系統的訓練計劃,應用合理的練習手段;長抓不懈,堅持每天一小時的鍛煉時間,堅持每天30分鐘的跑步練習;堅持“課課練”的體能素質練習;培養學生正確的鍛煉意識和習慣。
參考文獻:
[1]《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解讀[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年.
[2]王茂瓊.高校《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實施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成都體育學院學報,2009.5.
[3]董大肆.實施《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出現的問題與對策[J].體育教學,2008.8.
[4]穆道宏.對《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及實施辦法的看法與建議[J].體育教學,2008.1.
[5]張宗國.影響《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測試結果的主客觀因素分析[J].體育科學,20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