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的基礎(chǔ)是人類精神的自律。——馬克思
不愧于人,不畏于天。——《詩經(jīng)》
惟圣罔念作狂,惟狂克念作圣。——《尚書》
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懼乎其所不聞。莫見乎隱,莫顯乎微,故君子慎其獨也。——《禮記·中庸》
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孔子《論語》
修己以安人。——孔子《論語》
行己有恥。——孔子《論語》
禮義廉恥,國之四維,四維不張,國乃滅亡。——管子
無羞惡之心,非人也。——孟子
人不可以無恥,無恥之恥,無恥也。——《孟子·盡心上》
人有不為也,而后可以有為也。——《孟子·離婁下》
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三國)劉備
痛莫大于不聞過,辱莫大于不知恥。——(隋)王通
思量一切惡事,即生惡行;思量一切善事,即生善行。——慧能
改過必生智慧,護短心內(nèi)非賢。——慧能《六祖壇經(jīng)》
不奮發(fā),則心日頹靡;不檢束,則心日恣肆。——(北宋)朱熹
甘為不善而不知改者,是無恥也。夫人之患莫大乎無恥,人而無恥,果何以為人哉? ——(宋)陸九淵
學(xué)問之道無他也,唯知其不善,則速改以從善而已。——程頤
心有主,則能不動矣。——程頤(北宋哲學(xué)家)
茍非吾之所有,雖一毫而莫取。——蘇軾
無善無惡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明)王陽明
正以處心,廉以律己。——(明)薛瑄《從政錄》
不自重者致辱,不自畏者招禍。——(清)《申涵煜》
禮義,治人之大法;廉恥,立人之大節(jié)。蓋不廉則無所不取,不恥則無所不為。
——(清)顧炎武《日知錄》
誰要是把“忍耐和自制”這兩個詞牢記在心間,并以此作為指導(dǎo)和準則,誰就一生無災(zāi)無禍,過著十分安寧的生活。
——愛比克泰德(古羅馬哲學(xué)家)
自制是一種秩序,一種對于快樂與欲望的控制。——柏拉圖
征服自己需要更大的勇氣,其勝利也是所有勝利中最光榮的勝利。——柏拉圖
和自己內(nèi)心進行斗爭是很難堪的,但這種勝利則標志著這是深思熟慮的人。——德謨克利特(古希臘哲學(xué)家)
要留心,即使當(dāng)你獨自一人時,也不要說壞話或做壞事,而要學(xué)得在你自己面前比在別人面前更知恥。——德謨克利特
有兩件事物我愈思考愈覺得神奇,心中也愈是充滿敬畏,那就是頭頂上的星空與心中的道德律。——(德)康德
在戰(zhàn)場上征服百萬雄師,遠不如戰(zhàn)勝自己。戰(zhàn)勝自己的人是最偉大的征服者。——《佛陀的格言》
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老子《道德經(jīng)》
只有抗拒誘惑,你才有更多的機會做出高尚的行為來。
——(俄)車爾尼雪夫斯基
哪怕是對自己的一點小小的克制,也會使人變得強而有力。——高爾基
一個人除非先控制了自己,否則他將無法控制別人。
——(美)富蘭克林
自律自制是品格的精髓、美德的基礎(chǔ)。——(英)塞繆爾·斯邁爾斯
自制是非常重要的品質(zhì),除了工作以外,在做其他任何事情的時候都要適可而止。——愛迪生
不管時代的潮流和社會的風(fēng)尚怎樣,人總可以憑著自己高貴的品質(zhì),超脫時代和社會,走自己正確的道路。——愛因斯坦
強者與弱者的唯一區(qū)別在于,強者用行為控制情緒,而弱者只會任由情緒主宰自己的行為。——奧格·曼狄諾(美國成功學(xué)大師)
管理是修己安人的歷程。修己的要旨在自覺、自律與自主。——曾仕強《中國式管理》
我所謂的金科玉律是:“你們愿意別人怎樣待你們,你們也要怎樣待別人。”——玫琳凱·阿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