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蕓
【中圖分類號】G62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2)07-0055-01
建立一個優秀的班集體,能讓學生在健康的集體輿論和舒暢的心理氣氛中,通過濃郁的班級文化、多樣的人際交往、豐富多彩的班級活動,讓每個學生的個性獲得健康、全面的發展。班主任是班集體的靈魂,班主任的班級觀、學生觀,對學生個性特長的發展起著決定性的導向作用。把“培養和發展學生個性特長”作為根本點來抓,這無論對社會,還是對學生個人而言,都是至關重要的。
一、組建集體,把握個性
人沒有獨立性和自主性就沒有個性。教育家陶行知說:“最好的教育是教學生自己做自己的先生。”傳統的班級管理中,往往過分強調班集體的目標、利益,往往實行過度的規范化管理,實行嚴格的強制性規范,在這種管制中成長的學生,整體上都缺乏自強、自立的品質,缺乏積極樂觀和執著追求的性格。“聽命”和“順從”成為學生在班級管理中的基本狀況,學生的自主性和創造性是無法充分表現的,學生的個性特點是很難顯現的,培養創造性的個性品質也就成了空話。要培養學生創造性個性品質就必須堅持以人為本,鼓勵學生積極主動參與班級管理,真正成為班級管理的主人。眾所周知,缺乏獨立自主精神的人是不可能具有創造性個性品質的,因此在班級管理中關鍵是培養學生的獨立自主精神。如,開學初,我組織學生制訂班規,每位同學都參與,提出自己的建議,通過集中制訂出:“自覺維護班集體利益,自覺遵守《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這兩條班規。還在班主任的指導下,由學生干部帶領全班同學制訂和落實班級工作計劃,并由學生及時驗收計劃的完成情況,認真填寫各項工作計劃完成情況記錄表。還有按組要求他們輪流出黑板報,每月一期。前幾期,我會帶領他們設計,現在,我班的板報版面安排,藝術插圖均由學生自己設計,內容形式決不雷同,且結合班內實際情況和學校重大活動進行編排。從班規的內容到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板報可以看出同學們具有的獨立自主的精神。可見,重視學生個性的發展和搞好班集體建設是相輔相成的,充分發揮學生個性及其才能,能促進班集體的建設,而一個優秀的班集體又能更好地培養和發展學生的個性才能。
二、正視差異,發展個性
學生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差異,決定了他們個性特長發展的不平衡,應該承認,不是每個學生的學習特長都能達到很高層次,班主任所要做的工作,一方面是幫助全體同學盡可能達到自己能夠達到的水平,而另一方面,更要重視對特殊學生的培養。針對較差的孩子,我是用鼓勵代替責備,從差生身上找亮點,并讓他們學會賞識自己,樹立信心。因為沒有賞識就沒有教育,人性中最本質的需求就是得到尊重和欣賞,就精神而言,每個孩子都是為了賞識而來到人間的。例如:我班馬××同學,是全校赫赫有名的調皮搗蛋王,紀律渙散,甚至有小偷小摸行為,剛到我班報到的那一天,就被派出所找去(因為他暑假中在社會上犯了令人意想不到的過錯)。我覺得:人無完人,更何況是孩子呢,一個人能知錯就改就有希望成功。針對這樣的學生,我并沒有放棄、嘲笑、責備他,而是從他身上找優點,我發現他腦子靈活,能寫一手漂亮的字,勞動時也很起勁,我抓住時機,及時表揚他,讓他做了班上的勞動委員,一學年下來,他完全變了樣,學習成績一躍為班級前列,行為習慣也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而針對優等生,我根據他的個性特長,讓他們參加適合自己發展的興趣小組活動,準備投入學科競賽,并配合各任科老師,為優等生制訂學習計劃,培養他們自學的能力,學會自己鉆研課外知識,培養他們良好的個性心理素質,讓他們在班集體中起骨干帶頭作用。
三、活動體驗,張揚個性
個性活動是班集體的生命力所在,而活動本身的內涵就是引導學生親自參與實踐,在實踐中學會關心、學會愛,努力培養責任感及各種能力。為此我充分利用班隊活動課,發揮活動育人、實踐育人的優勢,積極創設活動的載體,廣泛開展了豐富多彩的活動。例如:針對班上一些學生懶散,安于享受,勞動過少,自理能力差,班上開展了“爭當家務小能手”、“比一比誰的手藝高”、“小鬼當家”的活動,有效地培養了學生生活自理能力,成為生活的小主人。我班的活動還月月有新意:三月為學雷鋒月,開展“我為他人獻愛心”的活動;四月為體育活動月,開展廣播體操、跑步、踢毽子等比賽活動;五月為社會勞動實踐月,組織學生參加公益勞動;六月為藝術活動月,舉辦學生書法、繪畫、唱歌等展示活動;七、八月組織學生舉行“假日小隊在行動”的活動;九月為尊師愛校月,開展“向老師敬禮”的活動;十月為愛國主義教育月,開展“祖國,祖國我愛您”全鎮性的公開觀摩活動,并受到全鎮老師的一致好評;十一月為小伙伴手拉手活動,開展“團結協作,愛護弱小”的活動;十二月為熱愛科學活動月,我班開展了“新世紀,我能行”為主題的體驗公開觀摩活動,學生在活動中體驗到“吃苦耐勞我能行,奉獻愛心我能行,創新活動我能行,克服困難我能行,科技宣傳我能行,手拉手我能行,科技制作我能行”,大大張揚了孩子們的個性,磨煉了意志,提高了素質。
總之,一個優秀班集體不可能自發的產生,也不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自然而然的形成,班集體工作只有從學生實際出發,充分了解把握每個學生的個性特點,積極為學生提供活動的舞臺,因材施教,因人而宜,充分培育學生的個性,才能真正使每個學生成長為合格的二十一世紀的建設者和創造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