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永忠
對“空降”干部制度的改進意見,歸納起來有“五化”。
首先是要規范化,變無規矩的空降為有條件的空降??偟膩碚f,空降一定要統籌考慮和統一安排。加強調研,在扎實掌握大量的信息的基礎上進一步進行頂層設計,這樣才能做到規范化。這種交流應該有一個基本的度,應該根據中央干部交流總規劃、地方可承受能力以及干部交流的實際情況劃一個比例出來,各級地方政府也需要明確,每年交流的干部不該超過總數的某一個基本比例,這個比例可以在一定范圍內浮動。在此基礎上,允許符合空降條件的干部進行交流,而不是不管符不符合條件都去交流和空降。
第二是要經?;兣R時性的動議為常態化的舉措。要把因黨委或者黨委主要領導人的臨時動議下的干部交流變為一些常態化的干部交流。比如可以實行定期空降,讓空降出現的頻率有規矩可循。否則如果每個干部對自己的職務變遷甚至將來到哪個方向都沒有好的預期,干部工作就要出亂子。
第三是要公開化,變暗箱操作的空降為透明運作的空降?,F在不少地方空降都是暗箱操作,干部和群眾都不清楚誰會空降,怎么去空降,接受“空降”干部的基層也不明白為什么會空降某些干部下來,而且這些干部未必是地方需要的類型。這樣就帶來很多疑問了,因為空降肯定是基于很多原因的。透明化以后空降就不再是暗箱操作,有的干部自己認為適合哪些地方,那個地方條件雖然很艱苦,但是干部自己覺得能打開那里的局面,可以主動請纓;地方上需要什么樣的“空降”干部也可以提出要求;這樣選賢任能就能更加精準到位,出現問題的可能性就小多了。
第四是要競爭化,變“跑而多則仕”為“進而優則仕”的空降。個別“空降”干部也許是走“上層路線”,通過跑官買官尋到肥差;而埋頭苦干的、受到群眾擁護的一些人,因為沒有人幫忙說話,或者沒有和領導拉好關系而喪失了機會。變“跑而多則仕”為“進而優則仕”的空降,即什么地方需要“空降”干部了,無論是批量空降還是單兵空降,政治部可以全國性地招攬人才,把符合條件的派過去,實現有效交流。
第五是要制度化,變因領導主觀喜好的空降為因客觀需要而空降。地方到底是不是需要“空降”干部,有的地方覺得根本不需要“空降”,卻頻繁有干部“空降”下來,有的地方需要“空降”干部卻總是沒人愿意去。制度化就是讓制度體系不因領導意志的轉移而轉移,不因領導想法的改變而改變,空降也不應該因領導的喜惡好樂來進行,所以要轉變為因客觀需要而空降,客觀需要個人則個人空降,客觀需要團隊則團隊空降。這就好比打仗一樣,打仗時 “空降兵”肯定不是想在哪空降就在哪里空降,而總是在關鍵的地域、關鍵的時刻動用關鍵的兵力??战当旧砭褪且粋€很重要的戰術戰略行動,它肯定是經過統帥部門反復推演反復把握空降的時間和分寸,空降部隊的素質和空降到地方的戰略意圖都需要交代地明明白白。所以一旦決定要進行空降,整個戰爭情況也許頃刻間就會發生逆轉,就會迅速改變一些很不利的情況。而現在的“空降”干部還沒有達到這樣的目的,所以要和空降的頂層設計結合起來,深入制度化的空降。
解決了這“五化”,“空降”干部交流就進入了我們整個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黨的建設以及干部建設規律的總盤設計,這三個規律的建設也就統一了起來,空降就不再是單個領導的行為或者單個人的作用了,而是在對三個規律的認識上更深層次的思考。這樣的話,空降就擺脫了現在時好時壞、亦敵亦友的局面,就不會出現一人空降一批人受傷;掛職變任職、朋友成對手的情況。
空降本身是干部交流中的一種,它是一種最高級別或者最能夠迅速見效的、迅速打開局面的一種方式。做好頂層設計,把空降和其他的一些干部交流方式結合起來,打好干部交流的組合拳,將“空降”干部的特點、作用和優勢充分地發揮出來。而空降制度的一些弊端,比如成本過大、容易產生貓膩等問題也可以得到有效制約。
(作者為中國紀檢檢察學院副院長、人民論壇記者肖楠采訪整理)
責編/王慧美編/李祥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