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羽
動畫影片是電影的一種形式,是影視和繪畫相結合的產物,動畫就是給無生命的東西以生命,讓它動起來,它不僅僅可以使所有的無生命的物體(包括不能動的物體)運動起來,其特殊功能還在于可以使無生命物質變成有意識的生物并使之運動起來。所以“運動”是電影和動畫的核心問題。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運動的,節奏的根源就離不開運動。然而,一切運動的事物之間又存在的相對的靜止,那么節奏所表現的就是事物運動與靜止之間相互的變化發展狀態。節奏是事物運動和生命的表現形式。當藝術表現中表情動作的節奏控制,與人們心中的生活積淀發生同構時,傳情效果就實現了,節奏也就具有了傳達情感的功能。因此,可以肯定地說,在生活節奏和電影銀幕節奏之間,必然存在著一種過渡形態的節奏雛形。當我們找到了它,就能真正的與觀眾達到共鳴。
動畫影片;鏡頭語言;運動;節奏;電影
從動畫起源看節奏。縱觀藝術發展史上,從遠古時代洞窟中發現所描繪的多腳動物到我們現在所看到的繪畫、雕塑、建筑等空間藝術和音樂、舞蹈等時間藝術,可以說人類從很早的時候起就想給靜止的物體賦予生命。但是顯而易見,這些藝術形式并無法表現出太多的能動性。
直到照相技術的發明、視覺暫留原理的科學發現,誕生了電影藝術,具備了在完全的四維時空(三維空間和一維時間)的意義上反映客觀現實中事物的能力。它成為迄今為止人類創造的比較完善的藝術形式之一,是一門綜合藝術,吸收和借鑒了以往各種藝術的多種能動元素。
動畫影片是電影的一種形式,是影視和繪畫相結合的產物,以各種繪畫形式作為表現手段。它作為時間的藝術,每幅畫面本身不具備任何意義,只有時間長度不同的鏡頭有目地的進行排列,而產生實際意義。動畫就是給無生命的東西以生命,讓它動起來,它不僅僅是可以使所有的無生命的物體(包括不能動的物體)運動,其特殊功能還在于使無生命物質變成有意識的生物并使之運動起來,動畫能使任何物體產生有意識運動這一點也遠遠超過了電影的可表現范圍,二者既有區別又有共同點。而“運動”則是電影和動畫的核心問題。
節奏作為一種有機的運動,是各門藝術中最基本、最活躍的元素之一,節奏的根源離不開運動。
就辯證唯物主義認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運動的,運動是絕對的,但是在一切運動著的事物之間又存在著相對的靜止,所以事物既存在絕對運動,又存在著相對靜止。既然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運動的,那么與此同時,一切運動的事物之間又存在的相對的靜止,那么節奏所表現的就是事物運動與靜止之間相互的變化發展狀態。
節奏的來源。節奏這個詞最早出于音樂,音樂藝術作為人類最古老的藝術形式之一,歷史源遠流長,有許多經典之作,留傳至今久演不衰,顯示出了旺盛的生命力。它是人類最直觀的節奏感受,所以音樂中的節奏理論成為畫面節奏把握的基礎,電影的發展則是在運用音樂節奏規律的基礎上尋找新的突破。
節奏的合理把握對于保證藝術作品的生命活力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一切藝術的最高原則都是表現美,因此營造節奏的目的也應當是表現美,只有在真正理解美的基礎上,才能更好地利用節奏創造出高質量的影視作品。節奏是一種美的型態,對于這個觀點中的“美”的含義,黑格爾認為“美是理念的感性顯現”,其中的“理念”黑格爾又把它解釋為“意蘊”,是指藝術的內容,也就是藝術內容中的情感和意義。藝術形式不是空洞無物的外殼,也不是孤立的框架骨骼,形式內在要求情感和意義的填充,情感和意義內在要求形式來負載。當藝術表現中表情動作的節奏控制,與人們心中的生活積淀發生同構時,傳情效果就實現了,節奏也就具有了傳達情感的功能。因此,可以肯定地說,在生活節奏和電影銀幕節奏之間,必然存在著一種過渡形態的節奏雛形。當我們找到了它,就能真正的跟觀眾達到共鳴。
節奏的美。迪斯尼非常注重音樂與動畫的相互結合,其特點之一就是每部影片中都會有一段精心安排的歌舞,最著名的影片是《幻想曲》,它是迪斯尼的第3部動畫長片,不僅是動畫電影史上首部使用立體聲配樂的電影,亦是到迄今為止迪斯尼經典動畫中重映次數最多的一部。影片將古典音樂與動畫結合,使得動畫片更加多元化。該片并不是一部劇情片,而是由古典音樂與動畫所搭配而成的作品,大致上可分成“故事音樂”、“無特定主題音樂”和“交響樂”等三大類,除了由米奇主演的《魔法師的徒弟》外,其它6個段落都無劇情,純粹在表現影像與音樂的巧妙配合而已。影片推出時,沃爾特稱它是一部可以“聽”動畫并且“看”古典音樂的作品。由此可見它在視聽藝術結合上的巨大成就,展現了動畫藝術的獨特魅力。
動畫影片中的節奏把握。在動畫影片中,節奏的把握顯得更為重要。作為一種藝術形式的表現,動畫片的張力決定著影片的風格,迪斯尼在影片人物的細膩刻畫上下了很大的功夫,諸如在角色的動作表演、說話、表情的節奏上,一些夸張的表演動作還至今仍是迪斯尼動畫的標志性語言。
故事版的制作是動畫敘事節奏設計的一部分,在分鏡頭的基礎上故事版使故事情節的節奏變化清晰的呈現出來,動畫的制作不允許大量的刪減修改過程,只有在前期敘事節奏設計的基礎上,抓住重點刻畫的部分,做到詳略得當,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人物、情節、環境對節奏的直接作用表現為不同的人物性格,不同的情節結構,不同的環境,分別導致不同的節奏形態。人物性格節奏展現表現在兩個方面,外部節奏與內部節奏,外部節奏是由影片情節的發展變化所產生的外在形式的節奏,即人物的動作和語言兩個方面。而人物動作和語言的幅度和頻率化、張弛對比,則必然地產生相應的節奏。內部節奏是指人物內心的變化所產生的節奏。就現在電影而言、內部節奏具有相對更重要的意義,但人物內心的變化是要體現在人物的動作語言表演上才能傳達給觀眾。
美國動畫片《獅子王》中,有一場重頭戲,講述刀疤把辛巴騙到山谷中,讓土狼從山上趕動物們沖向谷底,然后由刀疤通知木法沙,把木法沙卷入動物狂奔的災難中。這場戲是講述了刀疤和木法沙家族矛盾的爆發點,此外,還有木法沙和辛巴之間的父子情懷,刀疤、木法沙、辛巴三者之間的關系在這一場戲中得以確切的體現。這場戲的情節安排是非常講究的:刀疤帶辛巴來到山谷中,辛巴對著小動物練習吼叫聲(安靜,緩慢);群馬從山谷上出現并向谷底狂奔(開始緊張,音樂起);急推到辛巴的特寫(節奏加快,更加緊張);動物狂奔過來,弱小的辛巴極力向前跑(音樂節奏更快);沙祖和木法沙正悠閑的在散步(緩和);刀疤來報告;辛巴在動物狂流中躲閃(緊張);辛巴爬上樹枝,而樹枝快斷;木法沙跑向辛巴卻被狂流撞開(更緊張);樹枝被撞斷,辛巴被拋向空中(最緊張);木法沙救下辛巴,將它放在安全處(稍緩);隨后,木法沙又被卷入動物狂流中(緊張);木法沙躍起,爬向山頂(稍緩);刀疤伸手抓住木法沙(靜止,高潮,觀眾正等著最后的發展);木法沙被刀疤掀下山崖(結局)。僅僅四分鐘的時間,設計者為了達到某種效果,把觀眾的心揪起、放下數次,更加充分體現了動畫片創作中合理的把握節奏進行敘事對于整部影片的成敗是多么重要的作用。節奏是人類知覺感受的一部分,劇作的節奏把握是影片其他表現元素的前提,特別是限于動畫影片制作過程復雜程度,在前期把握好能吸引觀眾的有利武器——節奏,是至關重要的。它對于創造完美的藝術形式,激發欣賞者的審美熱情,保證藝術信息的傳遞宜于感官和心理接受,實現藝術作品創作者和欣賞者思想與感情的順暢交流,起著巨大的能動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