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玉曌
博物館的主要功能是征集、典藏、陳列和研究代表人類和自然文化遺產的實物的場所。博物館所承擔的作用主要是向全社會展示和傳播民族的傳統精華所在,在保存歷史的同時,提高全民的素質。綜上所述,博物館的文化傳播功能是十分重要的。該文旨在針對于如何加強博物館的文化傳播功能進行簡要的闡述,以便于博物館在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質中發揮更大的作用。
博物館;文化傳播功能;信息技術
博物館的傳播功能相對于報紙、網絡等現代媒體來說,其傳播力度很明顯要小很多,但是由于博物館內部保存著人類和自然的文化遺產,所以博物館從教育意義上來說要遠高于現今報紙、電視和網絡等多種媒體。博物館作為保存和弘揚民族精神和民族文化的特殊載體,其對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的激勵是不容忽視的。由于博物館的固定性,所以其傳播和輻射的范圍受到了很大的影響。針對于如何加強博物館的文化傳播功能,筆者認為主要通過兩種方式,其一是加強博物館的教育功能,使更多的人成為博物館的傳播者。其二,則是通過在博物館中采用信息技術,促進同行業之間的交流,從而使博物館的文化傳播功能得到更好的實現。
1.加強博物館的教育功能
博物館內的收藏品,是人類和人類環境的物證。迄今為止我國的博物館主要是對于這些物證進行收藏、保管和研究,而忽略了博物館的教育作用。從而導致博物館被稱之為文物收藏所。所以如果想加強博物館的文化傳播功能,就必須把博物館充分的進行利用,發揮其內在的教育意義,改變大多數人的錯誤看法,將博物館變成大多數人的精神家園。
打破固有思維,重新定位博物館。博物館被大多數人認為是一個旅游景點,其實不然。博物館不僅僅是一個旅游的景點,它更肩負著保護民族遺產、弘揚民族精神、提升國民素質的重要使命,是社會主義公益文化當中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博物館存在和發展的目的是為社會服務的。所以,為了博物館可以為更多的人服務,首先需要對博物館的教育作用進行加強,也就是說使來博物館的游客,懂得博物館中所陳列的文物的歷史、價值及其重要意義。要明白為什么這件東西會在博物館中擺設,它究竟擁有一個怎樣的歷史,在這件藏品身上我們可以學到些什么東西。所以,在博物館中必須配備專職人員對游客進行專項的解說,以便于他們充分了解藏品中所體現出來的創造力、凝聚力和生命的張力。使他們在其中汲取這些藏品所帶來的文化內涵、成為他們在以后工作和學習中的動力和智力資源。博物館中藏品的教育意義對于世界觀和價值觀正處于塑造期間的中小學生更具備不可估量的好處。普及博物館的教育功能,最主要的目的就是要轉變大多數人對于博物館是作為一個旅游景點而存在的狹隘定影,讓他們真正的轉變看法,認識到博物館更是一個終生的學校。
理解博物館作用,進行自主傳播。博物館如果想要進行文化傳播,即必須要有一部分人充分的了解自己所要傳播的文化,和文化當中攜帶的積極內涵。進行此種的文化傳播,僅僅靠博物館的工作人員是不夠的,這就需要工作人員對于前來參觀和學習的人進行充分的教育,讓這些人充分的領略到博物館給他們帶來的是一種怎樣的震撼,讓他們體會到來博物館具有一種怎樣的積極意義,通過小范圍內的傳播,讓受到博物館教育的這一部分人去教育他們身邊的人,將博物館的功能和存在的意義,以一種更廣泛的方式普及出去,發揮社會傳播的功能,從而達到博物館所要求的文化傳播的目的。
2.加強信息技術在博物館中的應用
隨著高新技術的進一步發展,互聯網技術已經進入各行各業當中,當然博物館也在此列。但是怎樣利用信息技術推動博物館的文化傳播功能這是一個重點也是一個難點。筆者看來,博物館中信息技術的應用和教育功能的加強,二者之間是相輔相成的,信息技術可以使教育功能更具有可操作性。反之教育功能的加強,群眾的思想得到根本變化,對于博物館的文化傳播功能也會在信息技術上體現出來。
多媒體資源的應用。博物館中多媒體資源的應用主要是采取將博物館中的藏品進行信息化的展示,這種展示的效果可以使人們更加直觀的看到博物館的藏品的歷史價值和現實意義。可以對藏品進行更好的詮釋。博物館的藏品從其本質上來說是一種信息的載體,要比通過文字記錄下的圖書等其他載體所包含的內容豐富很多。但是這種信息是原生態的,屬于自然的沉淀方式。這也就造成了藏品的內在含義很難被挖掘出來,使很多人看到時只能體會到文物的表面含義。而在通過多媒體的展示過程當中可以將藏品的現實意義,文化內涵和藏品有機的結合起來。從而更好的加強博物館文化傳播功能。
加快博物館資源網絡的建立。迄今為止,大多數博物館采取的仍舊是一種獨立運作的模式。各個博物館之間的收藏、研究和教育方式都有所不同。這就造成了博物館互相之間缺少聯系,起不到同行業之間的互相交流,從而提高的目的,這對于博物館的文化傳播功能的加強來說是不利的。由于信息化的主要目標之一就是要促進資源的共享,特別是同行業之間的資源共享。在針對于博物館之間的資源共享,當然不僅僅是在各自的網站下方增加友情鏈接,而是要深層次的、全方位的進行合作。相互聯系,分享資源,制定出一個總體的服務社會的策略。在市場經濟日趨激烈的今天,博物館不應該也不可能置身事外。只有加快建立博物館的資源網絡,通過互相之間的聯系,從而取長補短,重新確定自己的運營模式。達到博物館互相之間彼此共存共榮的發展狀態,才是最好的選擇。只有博物館自身在市場經濟的浪潮中做大做強,才能使博物館的文化傳播功能得到進一步的加強。
加強博物館的文化傳播功能是社會和歷史所賦予給博物館的責任,如何加強博物館的文化傳播功能,筆者認為主要是以上的兩個方面,其一是加強博物館的教育作用,通過教育的方式來啟迪人們,改變他們對于博物館的狹隘認識,使他們成為博物館的傳播者。其二,則是要加強信息技術在博物館中的應用,促進同行業之間的交流,取長補短達到博物館之間共存共榮的和諧發展局面。
[1]張艷萍.淺談縣級博物館的宣傳教育作用[J].中國經貿,2010.24
[2]武甜甜.淺議博物館的教育作用[J].大觀周刊,2012.08
[3]于萍.博物館性質與文化傳播[J].絲綢之路,20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