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成長的煩惱》
程超澤 著
中國言實出版社
2012-5
中國現在怎么了?從國內來看,國內穩步發展的同時也有著很多煩憂;從國際來看,中國確實在一步步變得強大,但是外交、貿易和文化交流以及軍事合作并不是順風順水。在30多年的改革開放后,中國經濟持續高速增長后各類矛盾和沖突已日積月累到了一個不得不正視的臨界點時,中國遇到了其成長的煩惱,如果不適時進行深層次調整和變革,未來中國社會經濟發展將難以為繼。
本書從一個求實學者的視角,以翔實的資料,縝密的鋪排,剖析和挖掘中國在21世紀二三十年代走向“中國世紀”進程中的種種隱憂、困境和危機。作者特別在人口與資源承載、貧富差距、轉型體制矛盾、經濟繁榮與社會非穩態、中產階級訴求等都做了獨到精深的描述和論證。在國際上,在未來一個相當長時期里,與全球一體化已經深度關聯的中國將面臨復雜的外部世界大環境。作為世界上經濟發展最快速的發展中大國,中國經濟發展的超大規模將不可避免地對既有國際利益格局帶來改變甚至沖擊,而外部世界也可能因此產生種種不適,這種不適反過來又對中國發展形成復雜的掣肘。無論是“和諧社會”還是“包容性社會”的中國,其治國理念理應從中國內外兩個層面來加以深切關照,從而因應21世紀國內外不斷變化的局面,使中國發展模式臻于完善。
《中國經濟到了最危險的邊緣》
郎咸平 孫晉 著
東方出版社
2012-5
如果你想要真正了解中國經濟現狀,如果你想要知道中國經濟改革三十多年的得與失,如果你想理清中國下一步“經濟改革路線圖”,你就不能不讀郎咸平的最新力作——《中國經濟到了最危險的邊緣》。
該書共分五個部分。第一部分全面分析了中國經濟現在面臨的重重危險。中國經濟已經全面陷入衰退,通脹高企不下,制造業成本迅速上漲,產業升級遙不可及。第二部分談的是如今的國企改革已經陷入停滯。我們給國企制造了懶惰的溫床。它享受著巨額補貼,它無償占有公共資源,它靠政策傾斜壟斷市場。第三部分談的是金融系統問題叢生。銀行已成了最暴利的行業,民間信貸被全面狙擊,股市創造性地引入國際板。結果就是,中小企業貸款無門,老百姓儲蓄被稀釋,無數股民被套牢。第四部分談的是民營企業節節敗退。企業稅負重、租金高,陷入知識產權危機。結果就是,實體店全面消亡,洋品牌占領市場。第五部分談的是中國經濟改革路在何方。作者給出答案:中國經濟改革應重塑三大目標——共同富裕、藏富于民、真正做到以民為本。為此,作者呼吁:重新明確國企的定位、有效監管國企,構建科學的預算體制、實行“國企分紅、民企減稅”的稅負體系。
《只剩一個角落的繁華》
陳文茜 著
中信出版社
2012-6
2008年,金融海嘯席卷全球,美國萬億美元救市,冰島國家破產,全世界經濟一片哀嚎。2011年,歐債危機爆發,希臘、意大利、西班牙瀕臨絕境,法國、德國無從幸免。這一年,美國掀起“占領華爾街”運動;騷亂的濃霧籠罩英倫大地;“阿拉伯之春”掀翻中東的穆巴拉克,波及也門、敘利亞;北非狂人卡扎菲斃于非命。看似不相干的社會運動總是禍起經濟危機。世人都將焦點轉移至中國。她是否能成為世界的救世主?她的年輕一代又經歷著怎樣的社會煎熬?是否全世界的這一代人都將成為這一輪經濟危機的犧牲品?
陳文茜以全球視野切入當下被廣泛關注的歐債、美元、中國發展等經濟問題,用歷史的圍度參照現實,串起全球性大事件,解讀波及全世界的經濟危機帶給我們的影響——在這場危機下,社會更加動蕩,無人能夠幸免。或許我們終將成為“失落的一代”,但在霜葉飄零的時候,我們專注于自己的事業,或者仍將守得屬于自己的“一角繁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