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金花

【中圖分類號】G633.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2)07-0083-01
成功的英語課堂教學應該以激發學生的內部動機為主,使得學生自己思維、自己創造、自己體悟、自己運用語言,最終建構自己的情感、思想和語言。從英語教學的角度來看,只有不斷從兒童的需要出發來策劃和展開英語教學活動,才會扎實活潑地幫助學生建構他們自己的情感、思想和語言。
一、構建前提:了解學生的需求
無疑,了解并理解孩子們的需求是首先要著力解決的。我采用問卷調查的辦法了解學生對英語學習的需求,從而幫助自己掌握情況,然后在策劃教學活動時,就有“需“可依了。
1.對喜歡的學習內容的調查反饋
2.喜歡的英語課堂
3.喜歡的學習方法
4.回答問題后所期待的評價
5.多媒體的使用
相信這幾個調查題的設計不是全部,也未必非常科學,但是這五個方面,讓我真切地明白了孩子們的一些基本需要:
(1)改變了我以往“一相情愿”的想法,我原以為喜歡單詞學習的應該占絕大多數(簡單易學嘛),對閱讀理解的喜歡程度絕對次于單詞。事實非也,很少有學生喜歡簡單的純單詞教學,對閱讀理解的學習也不是那么望而生畏。
(2)大多數學生喜歡節奏歡快的英語課堂。接近百分之八十的學生喜歡活動的課堂學習方式,很少有學生喜歡純粹的讀與寫的練習。
(3)一半學生對回答問題之后的及時表揚是有需求的,而另一半學生隨著年級的增高,心理年齡的成熟,已把回答問題看作自己學習的需要。
(4)占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學生希望老師用多媒體,沒有誰不希望用。在這方面的需求是占多數的。
二、構建關鍵:優化英語課堂教學
每一個孩子都希望自己是成功者,都期待得到肯定和贊譽,在了解了孩子的需求后,我努力優化課堂教學,從不同方面滿足學生的合理需求,采用多種方式激發學生去實現這種需求的欲望,使他們產生內在動力。
1.優化師生情感,創造和諧環境,滿足學生情感需求
正如贊可夫所強調的那樣:“扎扎實實地掌握知識,與其說是靠多次重復,不如說靠理解,靠內部誘因,靠內部狀態而達到的。”也正是因為如此,“教師在自己的實際工作中,就應該直接地依靠以至利用情緒體驗”以創造良好的課堂氣氛,滿足學生情感上的需求。
2. 改進課堂教學,運用學生喜歡的教學模式
興趣是學習的動力。孔子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樂之者。”現代教學更加強調培養學生的興趣,近代教育家蔡元培說:“我們讀書,并不是像注入瓶一樣,注滿了就算完事,重要的是引起學生的讀書興味。”這就要求我們要積極地改進英語課堂教學,運用學生喜歡的教學模式,以此來引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如:形象直觀式、情境表演式、輕松音樂式、愉快游戲式等。
3.引導學生經過一定的努力獲取知識,體驗學習成功的樂趣
蘇霍姆林斯基說:“在人的心靈深處,都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要。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個發現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兒童的精神世界里,這種需要特別強烈。”學生經過自己的努力使學習獲得某種成果,可以不斷引起學習興趣,從而可能在此基礎上產生更高水平的求知欲。
在教學4A Unit 9 Whats the matter?一課,因為A部分已教學了“——Im thirsty. ——Heres a glass of water for you.”所以在教學B、C部分時,我通過和學生的對話,配上肢體語言,嘗試讓學生說,如:根據情景我說:Im tired.引導學生說出:Heres a chair/sofa for you.這樣一個教學過程,不是機械地教給學生知識,而是讓學生自己嘗試,在知識探尋的過程中,學生感受到了學習成功的愉悅,品嘗到自己“跳起來摘到果子”的那份喜悅,增強了學習的興趣和信心,大大促進了他們學習英語的積極性。
三、構建保證:培養習慣,教給方法,保持長久需求
光考慮滿足學生的當前需求還不夠,我們應該在此基礎上,積極培養他們良好的學習習慣,同時根據教學內容教給他們恰當的學習方法,這樣才能長久地保持學生“我要學好,我一定能學好”的需求。
1. 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
良好的學習習慣是保證成功學習的前提,是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的首要條件,能使學習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呈現時,嚴格要求學生先聽后說,不聽不說;在操練時,鼓勵學生大膽開口;在練習時要求學生積極投入,大膽動用所學詞匯、句型、進行實際表演;平時作業要求書寫規范、整潔,適時進行作業比賽;經常聽寫,以養成他們自學鞏固的習慣。
2.教給恰當的學習方法
教育的目標是“促使全體學生素質全面發展,個性健康發展,使每個學生學會學習,達到愿學、樂學、會學、善學。”教學中,適時教給學生良好的、科學的學習方法,學生會學得輕松,省時省力,事半功倍感到學中有樂、有味。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我努力幫助學生總結、歸納、探討學習方法,這樣能更好地發揮學習的積極性和能動性。
3.訓練學生的記憶能力
僅靠課堂上這點時間要學生完全掌握新授內容是遠遠不夠的,這就要求我們采用多種方式訓練學生的記憶能力。如:激發興趣,主動記憶;理解記憶,新舊聯系;成卡片,分類記憶;常復習,防止遺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