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廣峰
【中圖分類號】G633.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2)07-0095-01
《初中數學課程標準》指出:有效的數學學習活動不能單純地依賴模仿與記憶,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由于學生所處的文化環境、家庭背景和自身思維方式的不同,學生的數學學習活動應當是一個生動活潑的、主動的和富有個性的過程。縱觀學生數學學習的過程,大部分課堂都在圍繞這一目標進行改革。但是,我們也不難發現,許多的課堂上,學生在奉命操作、違心探索,熱鬧的課堂折射出他們深度參與的不足。怎樣才能讓學生深度參與課堂學習呢?
一、激發學習的熱情
著名教育學家烏申斯基說:“沒有任何興趣,而被迫進行的學習,會扼殺學生掌握知識的意愿。”科學研究表明,學生學習熱情是否高漲對學習效果的影響關系很大。積極主動的學習狀態是學習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作為老師,在學生開始學習活動前一定要調用多種手段,創設融洽的情境、寬松的場景,讓學生進入輕松愉快的氛圍中,達到學習的目標。比如我在講“直線與圓的位置關系”時,一上課就運用多媒體出示美麗的畫面,讓學生用詩句表示看到的美景,在學生說出“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后,我讓他們用簡筆畫的形式勾畫出這個美麗的景象,如果把落日看成一個圓,長河看成一條直線,落日與長河有哪些不同類型的位置關系?新課自然展開,學生興趣盎然。
激發學生學習的熱情,保持學習過程中的進取精神是促進學生深度參與課堂學習的重要方式,也是每個教師需要關注的重要話題。我們要合理定位每節課的教學目標,讓所有學生都有所收獲,既關注后進學生的需要,讓他們聽得懂學得會,又要滿足優秀學生的要求,留有他們思考的方向和空間。特別是在個別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遇到挫折后,我們要幫助學生找原因,分析得失,看到問題的同時還要看到自己的成績,明確努力的目標和方向,給自己合理科學的要求。在數學課堂上,老師放大學生的優點,及時表揚鼓勵,開展一些諸如作業展覽、一題多解競賽、問題爭辯會等活動也是激發學習積極性的重要手段。
二、培養自學的能力
愛因斯坦說過:“學校的目標應是培養獨立思考和獨立工作的人。”今天有教育專家如是說:學生自己能學會的堅決不教。意思就是要培養學生獨立自學的能力。實踐表明,面對學生自己能夠學會的知識,教師唯一要做的事情就是放手讓他們去探索。讓學生經歷自我探究的學習過程是促進數學知識內化的重要方式,學生自己構建的認知結構相對于被動的教化后形成的認知網絡要穩定、優化。
一位老師在教學《一元二次方程的根與系數關系》這節課時,首先出示導學問題:(1)你是怎樣發現根與系數關系的?怎么證明?(2)根與系數關系為什么要用兩個公式表示?(3)你還有沒有獨特的發現和理解?學生帶著問題通過自學課本、相互討論、自由辯論后完成鞏固性練習,一節課的學習很樸素的完成了。
現代教育理論研究表明,在學習過程中,重視學生自學能力的培養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培養其創造力的有力舉措。只有尊重學生學習時的主體地位,帶領學生制定科學的自學方案才能激發創新的精神,讓他們更有深度地參與學習,積極而富有意義地完成學習任務。
三、加強實踐反思
《數學課程標準》明確指出:好的數學教育應該從學習者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的知識背景出發,提供給學生充分進行數學實踐活動和交流的機會。初中數學知識與現實生活有著非常密切的聯系,從教學實踐來看,多數老師非常重視課堂教學中知識與生活的關聯,強調數學來源于生活世界,同時,大家又忽視了數學知識的另一面,即數學在生活中有著廣泛的應用。我們要為學生積極主動地開展數學實踐活動提供支持和幫助,讓學生樂于將數學知識運用到現實的世界里,在實踐中鞏固知識,發展學習的興趣,提升應用知識解決具體問題的能力。例如:在學習了三角形的相似之后,讓學生分組到操場上測量旗桿的高度。學習了多邊形的知識后,讓學生思考,生活中哪些地方有多邊形的影子?為什么要設計成這樣的形狀?
需要指出的是,在生活中應用數學不是數學學習的最終目標。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數學實踐活動其價值在于培養學生的應用意識,讓學生學會在實踐中檢驗和發展理論知識,形成實踐、反思的能力。在實踐活動中要著力培養學生的追問習慣,荷蘭著名數學家和數學教育家費賴登塔爾教授指出“反思是數學思維活動的核心和動力”,反思是實現學習過程深層次優化的重要途徑。
四、優化小組資源
俗話說“三人行,必有我師焉”,將全班分成若干小組,以小組為單位學習,能讓學生之間多一份學習機會,采他人之長補己之短。課堂上采用小組自主討論合作交流的學習方式,這種學習方式能激發學生思維的火花,有利于學生深度參與課堂,另外這種學習方式不僅僅是課上,而且能延續到課后。
數學是思維的體操。有深度的數學學習活動是錘煉思維的活動,能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引發他們對數學學習的熱愛和追求,進而煥發他們對數學學科的神秘向往;是學生獨立探索、對知識的學習有充分的自我認識和足夠的獨立體驗的過程,在此基礎上進行交流探索,實現深層次的學習;是付諸實踐的學習、反思活動,這一過程應該是具體的、有意義的,是不斷的產生新問題、新思考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