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金燕
【摘要】初中數學教學中語言的理解與運用對于初中生學習數學有很大的幫助,本文介紹了數學語言在初中學生中的能力特點,分析了數學語言障礙產生的原因,并給出了排除數學語言障礙,改善思維能力的途徑。
【關鍵詞】數學 語言 障礙
【中圖分類號】G633.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2)07-0097-01
數學語言是我們在生活中經常用到的工具之一,這就要求學生掌握好這一基本技能。在數學教學過程中,如果能把語言能力提高到一定水平,則有助于學習數學,如果不好則會造成閱讀理解的困難,思維表達受到阻礙,直接導致數學學習成績不能提高。所以,找到學生數學語言的障礙并排除掉,對切實改善思維品質是十分有必要的。筆者在這方面進行了特別的研究,認為要排除這個障礙,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數學語言在初中學生中的能力特點
初中學生對于學習數學有一定的經驗了,對于他們而言,正是一個由機械認識到歸納認識,然后過渡到理性認識,再向直覺認識發展階段。雖有一定的經驗,但在數學語言的運用能力上不夠高,表現在思維與交流的能力和意識不強。另外,初中學生對數學語言的判斷能力較弱,但局限性和模仿性又較強。
二、數學語言障礙產生的原因
數學語言具有精確嚴密的特點,而對于學生來說又是抽象的概括的,這樣的特點更容易讓學生產生障礙。其次學習數學語言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其運用也是在不斷的經驗積累之下形成的,但是經驗的取得必然會受外界影響,如果積累不夠或者接受時受到錯誤經驗的影響就會對其學習語言時造成障礙。第三是我們所用的教科書,片面的注重學生數學知識的提高及解題能力,而對于數學語言的發展涉及較少。最后是教師教學中認識不夠,不注重對學生的語言能力開發,因而學生也沒有意識到這一方面的欠缺而造成語言障礙。
三、排除數學語言障礙,改善思維能力的途徑
初中數學語言通用的提高要通過強化學生“聽、讀、寫、譯”四種運用數學語言的能力來提高學生的思維品質,有意識地培養學生多運用數學語言進行思維與交流,關于把各種數學語言進行交換,把輔助符號與圖像語言能力提高到一定水平。當然,學生如此,最主要的是老師應該具備這方面的能力。我們可以從以下幾點嘗試培養學生的語言能力。
(一)強化讀數學的能力。“讀”是學生主動獲取數學知識最主要的手段。數學語言能力的獲得,也可靠學生平時的課外閱讀。當前,受網絡的影響,學生很少去“讀”,能力很差,對自己沒有什么要求,導致他們在解題時也是潦草地看一遍題目,不求甚解。所以,對于初中生來說應該從初一就開始對他們有針對性地進行“讀”的訓練。從老師的范讀開始,引導學生讀,讓他們逐步掌握讀的技巧,為自己的模仿借鑒提供依據并不斷的積累經驗。
(二)強化聽數學的能力。聽是接受數學知識的另一個重要途徑。初中生的感知能力比較薄弱,對關鍵性的詞語不容易理解,有時候不能確認其真正意義。所以,老師要把這些學生沒有接觸過或者有理解障礙的關鍵詞加以解釋,使學生弄清數學語言的應用環境,與結果有什么樣的內在聯系,達到準確理解其含義,進而提高運用數學語言進行思考問題、交流問題的能力。
(三)強化寫數學的能力。寫與前兩者有很大的區別,那就是寫是一種運用,也是一種知識的輸出,是對所學知識的提取并加工處理的過程。只有通過寫才能與外界進行交流,并全面認識自己所接觸的事物,在已有的經驗基礎之上對事物進行創新與改造。所以,教師在教寫的時候,要規范書寫,敘述嚴謹,老師給一個固定的模版,讓學生模仿,要求學生嚴格按照規定格式與書寫順序書寫,使他們形成掌握數學語言邏輯性及其基本模式的思維定勢。
(四)講課語言要形象直觀。在數學教學過程中,對一些重點的問題講解,老師要善于運用形象直觀化的語言,這樣才能讓學生在處理問題時掌握操作方法。比如,在用量角器測量角度時,在演示之后,可以用口訣這樣形象直觀的語言教學,“頂對心,邊對線,方向明,讀數清”,這些語言在學生聽了之后很容易就能聽懂而且很快就可以按口訣動手操作。
(五)教師語言要規范化。由于初中學生的模仿能力強,教師規范的數學語言表達(口頭表達和書面表達)擴大了學生學習語言的空間,為學生的模仿提供了樣板,對學生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為后期的嚴謹推理表達奠定基礎,有助于培養學生的推理能力。
如敘述使分式1/(x2-2x-3)有意義的x的取值時,不能說成“x≠-1”或“x≠3”,應該敘述為“x≠-1”且“x≠3”。又如敘述反比例函數Y=K/x(K≠0)性質時,不能敘述為“當K>0時,Y隨x的增大而減小”,應敘述為“當K>0時,在各個象限內,Y隨x的增大而減小”。第一個例子是一字之差,意義完全不同。敘述時應向學生解釋,要使這個分式有意義,x不但不能等于-1,而且不能等于3,兩個條件必須同時具備。第二個例子缺少“在各個象限內”這句話,則說明x的取值可以是全體實數,但函數本身的x是不能為零的,否則此函數就沒有意義了。所以,教師的語言要規范化,不得隨意縮減或刪改課本中的字、詞。
在教學過程中,了解學生數學語言的特點,找出學生在數學學習時有哪些語言方面的障礙,并找出產生的原因,強化學生對數學語言的“讀、聽、寫、譯”的訓練,老師還要在數學教學過程中注意自己的數學語言要盡量做到通俗化與規范化,嚴謹教學,對學生的要求也要高,以誘導與啟發的教學方法對學生的數學語言做行之有效的訓練,使學生的數學語言規范起來,把傳統的教材語言靈活處理,有創造性的教學,還要了解學生的特點,用有效的方法及時排除學生數學語言的在理解與運用上的障礙,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學習數學語言,增強學生說理的邏輯性,改善學生的思維品質,讓他們對數學有一種想學的欲望,從而真正意義上讓學生喜歡數學。
參考文獻:
[1]和慧民.淺談數學教學中的數學語言和教學語言[J].中國成人教育. 2005(04)
[2]沈江浙.訓練學生數學語言之我見[J].中等職業教育.2005(02)
[3]喻禮才.淺談數學語言各種形態之間的互譯[J].職業教育研究. 200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