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雅
摘要: 舞蹈藝術和繪畫藝術有著同樣的藝術特性,二者都有足以構成藝術美的力量,通過人的肢體和筆墨的運動來表現。舞蹈作品用舞蹈動態動作與中國傳統國畫的運筆、構圖、色彩等元素相結合的方式,尋找舞蹈與國畫的共通點,用國畫的表現形式和意境創造新的舞蹈形象。
關鍵詞: 中國傳統國畫舞蹈編創影響
舞蹈是人體藝術,是以有生命的人體動態為媒介,在有節律的連續運動中塑造藝術形象、抒發情感和反映社會生活的一門藝術。舞蹈與其他藝術的顯著區別是,它的物質手段是身體,而不是空間幻覺視像或其他物質媒介。中國傳統國畫有著悠久的歷史傳承,講究含蓄和意境,不僅要有熟練的技法和完美的構圖,更要有高尚的道德修養。古人畫論中講:“學畫者先貴立品。立品之人,筆墨中自然流露出一種正大光明之概。”可見作者的品德、文化修養直接影響到繪畫品位。舞蹈藝術和繪畫藝術有著同樣的藝術特性:力的運動與平衡。《明皇雜錄》說懷素和尚看了公孫大娘舞劍器后草書大為長進,原因是從這種舞蹈中受到頓挫之勢的啟發。這就一語道破了舞蹈與運筆徽墨的美學共性,二者都有足以構成藝術美的一種力量,通過人的肢體和筆墨的運動來表現,不是一種直線的沖力,而是“以錐畫沙”的逶迤婉轉前進的力。
近年來,有許多舞蹈作品都是用舞蹈動態動作與中國傳統國畫的運筆、構圖、色彩等元素相結合的方式來表現的,尋找舞蹈與國畫的共通點,用國畫的表現形式和意境創造新的舞蹈形象。舞蹈與水墨山水畫的首次結合創作了舞蹈《扇舞丹青》,舞蹈以扇代筆描繪出秀美的山水畫形式。林懷民的舞蹈《行草》,更是以舞者的身體為筆,完美地表現出草書的運筆、力量。舞蹈新作《粉·墨》更是舞蹈與傳統國畫的又一次全新探索。它在唯美的意境之中,著重尋找古典藝術精神,用沉靜輕靈的舞蹈身姿展現出一幅絕美的山水畫。這些作品中體現的用舞蹈的身體探索書畫的形式與精神,證明了藝術結合的可能性。在舞蹈過程中人體筋肉活動所形成的力的張弛、力量和節奏,是生命活力最單純、最鮮明的展示。聞一多在《說舞》中說:“舞是生命情調最直接,最實質,最強烈,最尖銳,最單純而又最充足的表現。生命的機能是動,而舞便是節奏的動。”舞者通過身體的律動,得到的是一種生命的真實感,觀者受到感染,也得到同樣的生命真實感,這便是舞蹈強烈的生命情調。同樣,畫家通過個性而又合乎法度的筆墨運動,使畫面表現出郁勃的生命感。兩種藝術借助平常物,映照出平常物之不平常的文化內涵,從舞蹈形式和國畫筆墨上講,它們的意義就在于此。
各藝術之間的關系歷來被稱為姊妹關系,宗白華先生在《美學散步》一書中提出:“中國的繪畫、戲劇和書法,具有共同的特點。”這就是它們貫穿始終的相同的文化精神。這兩種藝術顯著的特征是構圖,傳統國畫講究構圖的對稱與平衡,舞蹈講究“對稱的平衡”。比如在舞蹈《粉?墨》中表現迷人女性體態的“蹺”便是對這一思想的體現。從動作上看,“蹺”的動作多是圓的形式,手臂是圓形,身體是圓形,路線也是圓形運動,因此不管是靜態造型還是動態運動軌跡都體現出這種完美的對稱方式。王朝聞先生在《門外舞談》中提出,中國書畫的技法與舞蹈的動作存在著“一種形式方面的聯系”。他說:“這種聯系的事很多。例如‘一字在用筆方面的特點——下筆與收筆所顯示的‘如意(側臥著的S),與‘裙袖中出手——欲右先左和欲左先右的過程多么接近。”尤其張大千的潑墨和手指畫的造型變化,以及運動遷轉與舞者的身體律動和動作收放更是有很多的相似處。
抒情性是舞蹈和繪畫共有的藝術本質特征。舞蹈利用舞臺空間塑造形象,構成不同的時間運動線,從而呈現不同的舞蹈風格;國畫則于平面的宣紙上塑造形象,構成不同的時間運動線,從而呈現不同的書畫風格。一個通過身體,一個通過筆墨,表現共同的思想感情,反映生活的美。如在舞蹈《粉·墨》的舞美布景方面,編導采用了具有清淡雅致特色的中國水墨畫,以及竹、荷、菊、梅等實景道具,這是舞蹈對傳統國畫語言的借鑒和表達,如竹象征“節”,梅象征“骨”等,是對品德的頌揚。林懷民的《行草》,以身代筆地體現了中華民族的氣節和對美好境界的追求。在舞蹈意象的特定情境中,構成動作的姿態、節奏、速度、空間走向、動作力度與情感強度的統一所體現的情感傾向,從動作本體出發,尋找古典藝術氣質,無疑是舞蹈與國畫藝術結合并創新的一次大膽反思。創作者借用一種清晰、淡雅的氛圍,恰恰與書畫藝術空間相吻合。在驚艷的形象造型、曲折蜿蜒的溫雅體態、暢快淋漓的動作中,觀眾重新體會舞蹈借用傳統國畫所帶來的新的文化追求和精神定位。
舞蹈藝術和國畫一樣,在建構藝術大廈時,情要真,意要深。而情真需要創作者對生活有深刻的體驗,意深則需要藝術家們對社會生活有更高的理解和認識。只要情真意深,形象必然豐滿,作品的哲理品格便自然浮現。這就要求創作者通過描繪人物、事物、場景,使欣賞者受到感染而產生情感共鳴。舞蹈在傳統國畫中吸取精華,讓觀眾欣賞到新的文化追求和精神定位。人與自然,人與畫,人與色彩,不僅在動作關系上尋找突破,更加注重情感的表述,而這些情感都在中國古典藝術中積淀下來,濃墨重彩話古典,意欲追尋古典源。
參考文獻:
[1]隆蔭培,徐爾充.舞蹈藝術概論[M].上海:上海音樂出版社,2004,07.
[2]師群.國畫藝術欣賞與技法[M].深圳:中國教育文化出版社,2005.
[3]田黎明.緣物若水[M].南昌:江西美術出版社,200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