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焱彥
伴隨著信息時代的到來,網絡在國民經濟的方方面面越來越顯現出其無可比擬的作用,而且中國互聯網及3G無線網絡的普及,網絡已經深入人心并且在人們的經濟生活中充當起了主力軍的角色。但這也僅僅是網絡作用的初步顯現,隨著網絡的普及,網絡的作用越來越重要并且正在完全改變著我們的學習和生活。尤其是在教育工作中,其意義將怎么評價都不過分。
英語作為一種被世界最廣泛使用的語言,其具有非語言的特性,既然是語言,它就是一種知識文化的載體,所以在使用英語中真正重要的不是語言本身,而是蘊含于其中的文化科技信息及更多更繁復的意義。我們現在學習語言更多的在于學習它的交際功能,而這就需要了解語言在特定場合中的使用規范。如果中國人學習中文,我們有全方位語言環境來充分地浸潤在中國文化的海洋中,而如果要學習外語尤其是英語,我們就沒有這種語言環境了,尤其是以往我們學習外語只能通過課本及比較有限的外文參考書來了解外國文化了,而現在隨著網絡的興起,以往的教育理念及教育方法可能真要被完全顛覆了。
以往的英語教育要教學生只能根據參考書給出的參考佐以教學者教學經驗來解答學生的疑問,而如今的教學則無論在課前、課中還是課后都可以或是由教師或是由學生通過豐富的網絡資源尋找需要的答案。而且很多時候想要查閱資料完全可以由知識豐富的教師通過互聯網查閱外國的相關網站獲得。
因此這就完全顛覆了我們以往的憑經驗來傳授知識的理念。通過網絡這個開放的平臺任何人都可以在第一時間獲得最新的資訊,所以現今的英語教學中老師已經不能再充當絕對權威的角色了。
現在的高中新課程標準的教材都是在圍繞著不同的語言功能并涉及國民經濟的各個領域的內容來進行學習的,使學生真正具備了基礎運用語言的能力,而且其內容繁雜,與舊的教材相比時效性也大大加強了。新內容新的教法使我們無法停留在一本課本一本教輔上一堂課的狀況,而適當地引入網絡也成了英語教學的當務之急。
面對繁雜的英語教學任務,網絡的引入無疑起到了為這種新的英語教學提供了無數個圖書館的作用,而且還是隨時在更新的浩如煙海的圖書館。如果一個學生經過一定的英語學習再輔以網絡的力量,其學習英語的效果簡直無法想象。
筆者在英語學習中經常引導學生通過網絡檢驗自己的學習效果,提醒學生英語不僅僅是學習如何去解題得到高分的,英語更是一種語言、一個工具和一座橋梁,通過英語學習者可以了解到浩如煙海的異域文化知識及世界各國對文化的不同理解與闡釋。引導并幫助學生通過網絡資源直接查閱國外的資訊,通過英語學習直接了解外國的新聞、消息、書籍及科學技術理念等。通過網絡在學生中的普及完全激發了學生的興趣,調動起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與積極性,使學生從一見英語就頭疼變成了對英語感興趣、喜歡英語并且熱愛英語。
中國學生學習外語最大的問題是沒有語言環境,在這方面筆者是從培養學生的語感著手,從培養其正確的語流、語調及擴充詞匯量開始的。
首先是從朗讀適合學生的有一定難度的文章開始,重在培養學生語感,并且讓學生張嘴說話以培養學生的自信,市面上很多英語培訓材料注重讓學生快速朗讀,但筆者注重學生的輸入,即讓學生的手眼耳腦協調一致,據學生反映學生真正不敢說或是沒有自信的主要原因是不知道怎么去說英語,不會控制自己說英語,而其中的關鍵是筆者認為不是說的速度慢而是學生的感官不夠協調,根據控制論原理,筆者要求學生控制自己的速度從而達到聽清楚自己所朗讀的內容的目的,這樣就可以訓練學生聽和說的能力。而在朗讀材料的選擇方面,一些英語學習網站為我們提供了大量的英語素材。
其次就是聽一些純英語的材料,這樣可以使學生處于完全英語的環境中,繼而達到感知理解英語并形成語感的目的,而網絡是純英語環境的不二選擇,國外知名網站多有英語視頻播報,一些網站還可以免費下載。筆者幫助學生下載了很多音視頻材料,從慢速英語到新聞播報到肥皂劇等,而且每天都可以更新資訊,這樣形成了學生每日的純英語聽力訓練,使他們不再恐懼英語的語速、語音、語調了,經過一段時間的訓練學生就可以自如面對國外正常語速的英語新聞了。
網絡可以提供最新的最繁雜的材料及程序軟件,并且可以提供一個網友交流的平臺,筆者注重讓學生借助網絡以最快的速度培養自己的英語能力,修正自己的英語學習習慣與方法?,F在英語學習的相關網站都推出了一些學習英語的軟件,學習者可以通過網絡使用軟件以提高自己的英語能力,并使遠程培訓成為一種非常普及的英語學習方案,在這方面筆者正在將其引入英語教學中,不久的將來我們在課堂上就可以像一些新聞頻道一樣與國外友人面對面練英語了。而且利用網絡我們可以將教師所授的課程錄制后放于網絡平臺,這就是網絡教學課件,這樣遠隔萬里之外的偏遠地區的孩子就不會因為沒有優秀的教師為他們授課而耽誤他們的學業了。在二十世紀八九十年代,我們就有了電視電話會議,通過電視電話的平臺我們可以收聽收看直播或轉播的視頻音頻資料,但這要占用大量的資源,不是平常百姓所能接受的,但在二十一世紀的今天,所有的種種不可能都已經變成了可能,用一臺電腦,一個調制解調器,一個視頻頭,一個聲音輸入輸出裝置就能全解決問題,這使任何聯網的兩臺電腦終端實現共享共聯,所以現在我們就可以實現北京的一位老師在任何時刻為西藏的孩子上一堂課程的愿望了。并且如今的博客、微博、網絡論壇已經不是什么新鮮事了,任何一個人都可以通過網絡平臺分享他人的學習經驗、心得,進行在線交流、組成在線群就任何一個你們感興趣的話題展開討論并隨時分享。
可以預見,隨著網絡及電腦的普及,越來越多的軟件會在生活的方方面面承擔起繁復的作用,而且會越來越滿足人們差異化的需求,屆時網絡就不再是可有可無的對生產生活的補充了,而真正承擔起排頭兵的角色了,而到那時,英語課堂上會出現一種完全不同的模樣了。可能會像我們通常電視節目中的現場直播一樣,在每一所學校的每一個課堂,都將出現不同國度、不同地域、家庭與學校這種全交互式的新的教學模式、思維模式。
當然網絡也并不盡然只會給學生提供一個浩如煙海的知識寶庫,網絡畢竟是一個媒介也會魚龍混雜,帶給我們不好的東西,但這是矛盾的兩面性,瑕不掩瑜,應該對學生進行正確的引導,使其正確使用網絡這個媒介。網絡已經成為了每一個社會成員都不可回避的平臺,不管其有多少負面的東西,網絡在這個社會中都將起到越來越重要的作用。而網絡給大融合帶來了可能,英語作為全球最廣泛使用的語言在網絡中更是被最普遍地使用,一旦我們在學校教育中普遍使用網絡資源,英語就不再會是學生投入精力最多而收效最微的課程了。
參考文獻:
[1]鄒建梅,劉成新.網絡課程的交互設計與控制策略[J].中國電化教育,2003,(11).
[2]王景勝.借助多媒體技術實現建構主義學習環境[J].青海師范大學學報,2006.
[3]陳堅林.現代英語教學組織與管理[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0.
[4]陳堅林.從輔助走向主導——計算機外語教學發展的新趨勢[J].外語電化教學,200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