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安區人民政府法制辦公室
推進依法行政,建設法治政府,是我們黨治國理政從理念到方式的革命性變化。依法行政作為依法治區的重要內容,既是回應時代呼喚的必然選擇,也是反思經驗教訓的現實需要,更是增強執政能力的重要方式。
從“法、理、情”著眼,牢固樹立依法行政理念
“謀定而后動、知止而有得”,推進依法行政,建設法治政府,必須堅持理念先行、宗旨引導。一是必須以人為本。堅持執政為民,時刻牢記“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以人民群眾的利益和社會發展的需求為導向,以“在其位、謀其政”的激情為驅動,管好行政權力、用好行政權力。二是必須以法為先。對法律常懷敬畏之心,就是對人民常懷敬畏之心,行政機關工作人員特別是領導干部要帶頭學法、尊法、守法、用法,切實提高運用法治精神、法治思維和法律手段解決經濟社會發展和社會管理中突出矛盾和問題的能力。三是必須以責為重。依法行政工作責任重于泰山,必須正確處理“責、權、利”三者的關系,以責任為根本,對黨的事業負責,對人民群眾負責,對政府形象負責,不計個人得失,不謀部門私利。
從“議、決、行”著力,勇于創新依法行政方式
依法行政的核心是規范行政權力,而規范行政權力要靠體制機制保障、要靠方式方法創新。依法治區三年工作計劃已經明確了依法行政的主要工作,為此,各行政機關應當按照“工作項目化、項目責任化”的要求,層層抓推進,層層抓落實,并著力從“議、決、行”三個環節,努力做好五方面工作:
切實加強工作領導。依法行政工作,責任在政府,關鍵在領導,各行政機關行政首長應當對本部門依法行政工作負總責,切實承擔起領導責任,在思想和行動上更加重視依法行政工作,落實有效措施,切實予以推進。
不斷轉變政府職能。堅持管理與服務并重,加快“服務型”政府建設,強化社會管理與公共服務等方面的職能,努力改革行政管理方式,不斷提供公共服務產品,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推進政府信息公開,促進行政行為公開、透明,“讓權力始終在陽光下運行”,從而提升政府公信力。
堅持科學民主決策。建立健全決策機制,積極探索重大行政決策的科學論證、專家咨詢、公眾參與等機制。我們也將在全區層面組建法律專家咨詢委員會,并協助各行政機關配足配強法律顧問,為政府決策提供法律支撐。
規范行政執法行為。行政執法聯動是靜安區在依法行政和社會管理上的創新舉措,對實現“條條”資源整合、破解社會管理難題、提高政府執行力具有重要意義。為此,我們已制定并開始實施今年全區行政執法聯動工作方案,務求通過開展理念討論、理順工作機制、細化工作任務、加強工作實踐等方式,在城市環境、市場秩序和公共安全等監管領域取得新的成效。
提高依法行政能力。能力建設是依法行政工作的基礎和保障。各行政機關應當切實加強本部門工作人員的法制培訓和法律教育。我們也將和相關部門一起,對全區行政機關工作人員分期分批開展全員培訓,特別是要通過理論講授、案件教育等方式加強對《行政強制法》、《行政許可法》等重要法律的培訓,以期全面提高靜安區依法行政工作水平。
從“督、促、責”著手,嚴格監督依法行政工作
嚴格監督、嚴肅問責是依法行政工作的外在動力和機制保障。督是為了不怠政,促是為了有作為,責是為了有擔當。各行政機關應當警鐘長鳴,時刻警醒。加強監督主要有四個方面:
政府層級監督——政府法制、監察、審計等部門應當通過行政復議、法制審查、行政監察、依法審計等方式加強對各行政機關的層級監督。人大政協監督——行政機關應當自覺接受人大的依法監督和政協的民主監督。司法審判監督——行政機關應當自覺接受法院的審判監督,行政首長應當積極出庭應訴重要行政訴訟案件。社會公眾監督——行政機關應當自覺接受媒體輿論、群眾評議等監督,切實提高在公開、透明、信息化環境下的依法行政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