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市人大代表張幼文:
創新驅動、轉型發展的目標、方針定了以后,后面實施的路徑還需要探索。比如要探討一下,應如何為上海發展定位提供一個可靠的依據和檢驗標準。
市人大代表許羅德:
在創新驅動和轉型發展中的把握上,作為一個產業來講,要把握產業核心和龍頭,政府除了一般性的支持創新發展以外,要把握產業核心;其次是要把握品牌。
市人大代表胡書剛:
創新驅動、轉型發展應重視三個突破:經營機制的突破、科技創新的突破、尋求發展模式的突破。對上海的傳統行業,不能忽視,對上海的一些名牌,應考慮做一些重點扶持。
市人大代表陳必壯:
上海創新驅動、轉型發展最根本核心的問題還是人才的問題;其次是理念、思路問題;更不能離開保障民生。
市人大代表馮燮 :
創新驅動、轉型發展應重視創新文化的培育和創新意識的提升;加快制度創新;做好轉型人才的培育。
市人大代表吳荷生:
終端消費推動商業的創新和轉型應做好以下幾個方面:加強產業集聚區建設中的商業、服務業的配套建設;加強商業用地規劃和管理,維護商業布局上的生態;積極推進業態的創新和商業模式的創新。
市人大代表陳辰康:
在營改增試點的基礎上要進一步完善政策,減輕交通運輸行業的稅負;進一步加大對公益性企業的財政保障;改革發展越深入,整個城市發展的軟實力越要進一步提升。
市人大代表崔振佳:
上海的轉型發展應繼續重視結構調整,結構調整需要更多用市場化的辦法,少用行政化的辦法,多用政策導向,少用行政處理;在轉型發展中應有一個分類的考核和評價體系,不能一刀切;還要加快對國有投資公司的體制和功能定位的建設。
浦東新區區人大代表程惠瑛:
在轉型創新中,應將推進公平正義作為改革的基礎價值和目標,培育法律精神,形成法治文化,讓法治成為人們的生活方式。
浦東新區區人大代表陳幫國:
金融中心核心區的建設,離不開城市綜合環境配套功能的優化,建議在金融人才集聚的陸家嘴金融城部分樓宇增設醫療點,實現“小病”不出樓,減少其外出就醫的時間成本。
浦東新區區人大代表楊熔勇:
浦東新區為推進陸家嘴金融城的建設做了大量具有實質性、戰略性、前瞻性和創新性的工作,建議新區政府進一步加強金融與實體經濟的有效聯動,構建其信息交流平臺。
浦東新區區人大代表花盛強:
均衡發展是永恒的主題,關鍵是以科學的發展觀為指導,符合浦東實際,推進基礎教育均衡發展。
浦東新區區人大代表張蕾:
浦東新區應不斷加大教育投入,注重完善公共配置,加強優秀教師隊伍建設,促進義務教育均衡化。
浦東新區區人大代表劉金寶:
區政府要加強統籌,通過掛職鍛煉等形式,推進學校間教師定期交流,提升一般學校的師資力量和教學水平,促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
浦東新區區人大代表康瀟津:
浦東新區義務教育總量大,均衡化是當務之急。要保持高投入,教師剛性流動,提高民辦學校辦學質量。
浦東新區區人大代表陳曉平:
浦東新區政府部門要高度重視校安工程,認真規劃、全力推進,保障新區教育發展向著區“十二五”規劃教育發展綱要中提出的“均衡化、規范化、優質化、國際化”的目標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