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紅梅
摘要: 物理是一門自然科學,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各種方法激發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但由于內容抽象、概括性強等特點,學生在理解物理知識、掌握物理規律時比較困難,使得學習興趣難以保持下去。本文從加強物理教師教學的趣味性和充分利用物理教材中的趣味性元素分析,來讓學生學習興趣持續發展,進而能自覺地克服困難,不斷地提高學習效率。
關鍵詞: 初中物理教學教師教學物理教材趣味性學習興趣
興趣是一個人積極探究某種事物的心理傾向,它是人認識需要的情緒表現,反映了人對客觀事物的選擇性態度。興趣在學習中有著重要的作用。初中生處于青少年時期,就心理和生理特點而言,他們有著強烈的求知欲望,對各種新鮮事物好學、好問,富于幻想,所以學生一開始接觸物理興趣很濃,積極性很高,但他們這種學習積極性往往與短暫的“直接興趣”掛鉤,遇到較為抽象理性的物理知識時,便很快地使他們失去了學習物理的興趣,對于這一點,我相信每個物理老師都有深刻的體會。因此保持學生的學習興趣,是每一位初中物理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所面臨的重大課題。
解決這一問題的方法很多,如通過班主任工作、家庭教育等。而從初中物理教學這一角度來說,教師的教學水平、教材的內容設置無疑是很重要的因素。加強教師教學過程的趣味性,充分利用物理教材中的趣味性元素,對保持學生的學習興趣有著重要的作用。
一、加強教師的教學趣味性
1.加強教學方式的趣味性
物理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自然科學,一切物理理論都來源于物理實驗,理論是對實驗現象的正確解釋,沒有實驗就沒有物理,所以可用實驗來加強教學中的趣味性。有時我把演示實驗改成學生實驗,學生親自動手要比只用眼睛看效果好,而且能提高興趣。例如在講“聲音傳播”的時候,書上有一個敲打衣架發出聲音,分別通過空氣和細線被學生聽到的演示實驗,我讓學生從家里帶一個衣架和一些細線來做實驗。這樣,不要教師多費口舌,學生對于結論就已經深刻理解了。如果每一節課都能設計一些小實驗,學生就會對物理課有一種期望感,興趣自然就會比較濃,而且比較長久。
物理學中很多概念比較抽象,學生接受起來比較困難。有時我把抽象的內容類比成有趣、直觀的現象,這樣學生就容易理解,難度降低了,學生的興趣自然會提高。例如在教學“并聯電路”時,學生對并聯很難理解。于是我讓兩位同學到前面演示,把身體看做燈泡,胳膊看做導線,一位同學的雙手搭在另一位的雙肩上,“并聯”就很形象地展示在學生的面前了。下面哄堂大笑,學生在笑聲中理解了“并聯”,這樣的教學方式定會讓學生的興趣持續一整節課。
2.加強教學語言的趣味性
教師的語言表達是吸引學生注意力的一個很重要的因素,物理教學過程中,教師語言既要具有科學性,又要具有生動性。不要認為生動是語文老師的專利,理科老師也可以嘗試將生動的語言貫穿在課堂教學中,來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在講機械能轉化為內能的例子時,我的問題是:晴空的夜晚大家有沒有見過“流星”?話音剛落學生頓時來了勁,精神都為之一振,我知道我的目的達到了。接著問:流星是怎樣形成的?有些課外知識豐富的學生將形成的過程說了出來,問題也隨之解決了,因為講解過程中會涉及機械能和內能。學生很形象地理解了機械能轉為內能這個知識點。好的教學語言真是寓教于樂,所以增強教學語言表達的趣味性,可以使學生的學習興趣長久保持。
3.加強現代教學設施應用中的趣味性
科學技術的飛躍,尤其是計算機及網絡的普及,有力地推動了教育技術的發展,各種現代化教學技術走進了課堂。隨著計算機及其網絡的應用普及化,各類計算機輔助教學軟件和自制教學課件已成為教師教學的得力助手。這種可延滯再現的現代化教學技術手段極大地豐富了教學內涵,也擴展了教學外延。同時在物理教學中,有相當多的抽象物理過程僅僅用語言來表達并不能描述清楚(如電流的形成),還有一些物理現象難以重現給學生觀察(如核爆炸)。如果僅僅依靠過去的老一套:一本書、一張嘴、一支粉筆加一塊黑板,是根本不行的,因為這樣不但枯燥無味,學生還不容易形成清晰的物理概念。而采用計算機則可以扭轉這種局面,例如電流的形成,可以用電腦模擬電流形成情況。再例如核爆炸的場景可以通過播放錄像讓學生觀看?,F代教學手段的恰當使用,可以激發并保持學生的興趣。
二、充分利用初中物理教材中的趣味性元素
現行初中物理教材經過幾次改編,應該說較有特色,比較符合青少年認知特點,顯示出科學、生動、有趣的特點來。所以充分利用教材也可以大大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可從這幾個方面去挖掘教材,來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1.充分利用生動有趣的圖畫
現行教材與舊教材有很大的不同,那就是插圖很多,且有些卡通化了。因為形象生動化的圖畫不僅可以豐富學生的感性認識,而且可以為學生理解知識提供幫助。初中物理教材的編者創作和引用了卡通形象,使得學生第一感官上就能對物理知識產生興趣。
2.充分利用物理科學家的軼事
科學知識本身是嚴肅的,而表達的方式卻是可以多樣化的。初中物理的教學對象是青少年,興趣往往是他們學習入門的首要動力。我在教學中發現,每當要講物理故事時,學生的神態和坐姿明顯地顯示出他們已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因此,教材中的一些物理科學家的趣聞,可以讓學生自行閱讀,不要認為這是浪費時間,實際上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每個教師的特點能力不同,因而教學特色也各有千秋。但不管用什么樣的教學方法,只要能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在快樂中學習知識,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就是適合學生的教育方法,就能使學生對物理始終保持初學時的那種濃厚的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