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美娣
課堂教學目標的實現可以通過多種教和學的組合方式,有學案導學、合作交流、常規的師導生究方式等,無論采用哪種方式,我們都是通過課堂教學設計來實現課堂教學目標的,而在教學設計中始終貫穿的是教師一系列的設問,課堂設問則促成教學目標的實現。因此教師要在深鉆教材的基礎上精心設計不同層次的問題來引導學生,教師不僅要考慮提什么樣的問題,還要考慮為什么要設置這樣的問題,要讓學生“知其然”,更要讓學生“知其所以然”。作為教師,我們除了根據課堂教學的內容提問外,還可以以學生為出發點設計問題,以促進課堂教學目標的實現。
一、設問要聯系學生的回答
案例:溶解度概念的復習片段
教師:根據我們前面的學習,同學們一起來回憶一下溶解度的概念。
學生:一種物質在另一種物質里溶解的量。
教師:同學說溶解度是溶解的質量,這是對的。但我們在前面的學習中也知道了一種物質在另一種物質中溶解的量受到一些因素的影響,所以這位同學的概念中還需要進一步補充。哪位學生來進行補充?
學生:一定溫度下,在100克溶劑中溶解物質的量。
教師:好的,這位學生補充溫度并確定100克溶劑,因為溫度不同物質的溶解能力不同。溶劑的量不同,肯定溶解的物質的量也有所不同。那么一定溫度下100克溶劑中溶解物質的量是一個定值嗎?請結合溶液的狀態考慮。
學生:一定溫度下,物質在100克溶劑中達飽和狀態所溶解的質量。
教師:很好。到這里同學們已把溶解度概念中的四要素完整地回憶出來了。我們一起來整理一下。(1)一定溫度;(2)100克溶劑;(3)達飽和;(4)溶解的質量:單位為克。
根據以上教師的課堂實錄,我們做如下分析:從教學目標來看,溶解度概念的復習是要達到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說出溶解度概念的四要素,并能用概念來分析和解決和在一定的條件下物質溶解相關量的問題。教師的問題始終建立在學生的回答基礎上,也就是學生現有的知識基礎上,為學生知識的構建搭建了很好的平臺,學生也就能較好地形成知識的構建,從而促進了課堂教學目標的實現。
二、設問要聯系學生的現實情境
案例:《水的凈化》教學片段
教師:現在實驗桌上有三種水的樣品:樣品(1)為就近的運河水;樣品(2)為深井水;樣品(3)為蒸餾水。請觀察樣品(1)(2)(3)的外觀,有何不同?為何渾濁?此雜質有何特點?帶著這個問題進行下面的學習。
教師:首先我們試一試可否將運河水變成與另兩種水樣相同的外觀。
學生實驗(略)。
教師:漏斗下端燒杯中的液體稱為濾液,濾紙上的物質為濾渣。你們小組得到的濾液外觀和另兩種水樣一樣嗎?
學生觀察并回答。
教師:一樣,說明通過過濾已將使河水渾濁的雜質除去。除去的雜質在哪里?什么狀態?
學生:再次觀察并回答。
教師:一小塊糖在水中慢慢消失說明糖能溶解到水里,此固體在水中不能消失說明什么?
學生:此固體在水中不溶解。
教師:由此我們就知道過濾除去的是水中不溶的固體,從而起到凈化水的作用。
從案例中我們可以看出:教師在組織過濾的教學情景時選擇了學生熟悉的運河水作為研究的對象,這就很好地激發了學生課堂學習的興趣。從案例中,我們更可以感受到教師的提問時刻圍繞學生的實驗過程、實驗現象,也就是學生的現有情景。對于現有情景的提問學生具有直觀性,因而,對于問題的思考也會更積極、更具體,對教學目標的實現起到很好的促進作用。
三、設問要聯系學生的已有知識
案例:《單質、化合物、氧化物的概念》教學片段
教師:組成物質的元素總共只有一百多種,而同學們知道構成我們大千世界的物質有千千萬萬種。在前面的學習過程中,我們已經接觸了一些常見物質,同學們想一想,說出一些來。
學生:例如空氣、氧氣、高錳酸鉀、水、四氧化三鐵等。
教師:同學們能根據前面的學習寫出有關物質的化學符號嗎?上黑板來寫寫看。
學生板書。
教師:這些用化學符號表示出來的物質有何相同點?
學生:它們都是前面學過的純凈物。
教師:下面我們就單來分析這些純凈物,你能從哪些方面將它們分成兩大類?方法越多越好。
學生思考交流后回答:可以從物質的狀態、物質組成元素的種類等。
教師:結合我們今天所學知識——物質的組成元素,某某同學分類依據是根據純凈物中元素的種類可以將純凈物分成兩類。像氧氣、氮氣、鎂條等只有一種元素組成的純凈物叫單質。另一類叫化合物。誰來說說化合物的概念?
學生:有多種元素組成的純凈物叫化合物。
教師:你能說出單質和化合物概念中的關鍵詞嗎?
學生:回答。
從以上我們可以看出:每一個問題的設計都緊緊圍繞學生已有的學科知識和學生現有的能力,這樣既復習了原有的學科知識,又為即將學習的知識埋下了伏筆。也就是在學生知識的“生長點”提問,從原有物質的分類到即將學習的物質的分類,從單一的分類到多種的分類再到化合物的概念,學生的思維結果水到渠成。這樣的課堂學習既注重知識的形成過程,又很好地實現了課堂學習目標,而且學生的課堂參與性被充分調動起來,為形成良好的化學課堂氛圍創造了條件。
當然,實現教學目標是教學過程的連續體現。課堂教學中教師問題的有效提出、教學環節的設計、教學資源的合理利用、良好師生關系的建立等都直接影響到教學目標的實現,而問題的設置又貫穿在環節的設計、資源的利用、師生關系的建立中。在化學課堂中的提問應密切聯系學生的實際,從而促進化學課堂教學目標的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