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禮偉
兒童爬行,很多家長重視不夠,認為家里有大人抱著孩子,地面又臟又涼,爬行會把衣服搞臟,甚至導致孩子感冒。還有的家長認為,自己太忙,沒時間抱孩子,買個學步車放進去,自己省事又可以訓練孩子走路,一舉兩得。其實,就孩子的身心發展而言,爬行是孩子發育中必不可少的必須課,原因如下:
首先,孩子爬行對兒童運動的發育很關鍵。我們知道,孩子爬行時,要抬頭和雙手撐地,然后盡力使腰腹部抬離地面,最后雙下肢協調地屈伸,實現向前移動。從爬行的動作中,抬頭就鍛煉了兒童頸部和脊柱的伸展,為以后的步行姿勢打好基礎。雙手撐地,鍛煉了雙上肢的支撐能力和上肢關節的穩定控制能力,為以后步行雙手提物及摔倒時保護自己打好基礎。另外,爬行時,孩子骨盆有依附地面到抬離地面,這鍛煉了孩子的骨盆控制穩定能力,為以后站立步行建立好基礎。還有,孩子爬行時,雙下肢協調地屈伸,鍛煉了孩子下肢屈伸腿部的力量,這也是邁步行走的基礎。因此,爬行是孩子運動發育中關鍵的一步。
其次,孩子爬行從兒童心理發育上來講,是培養孩子探索、發現、獲得成就感及自信的重要方式。爬行從其本身來講,就是孩子進行自我能力整合的結果,因為孩子具備了坐位平衡和雙上肢的支撐能力以后,他(她)們有獲得周圍某物時,他們就會嘗試性的扭轉身子去獲得該物,在這過程中,孩子肯定有失敗和成功,他們會總結經驗教訓,多次反復的爬行練習,直到完全掌握爬行能力。這其中,大人不用教他們,孩子也可本能地“創造”出爬行來。在爬行發育過程中,孩子有計劃,有準備,有目的地探索、發現周圍的事物,這對培養孩子的探索精神、創造精神和自信心都很重要。
再次,孩子爬行對視覺-空間覺發育也很重要。兒童四個月時,視覺-空間覺的發育已經較好了,七、八個月兒童學爬行時,兒童會接觸大量的事物,對周圍物體的排放位置、物體的形狀進行“掃描”和記憶,自然對孩子的視覺-空間覺的發育起鞏固和完善的作用,這將受益終身。
最后,不爬行的孩子多伴有感覺統合失調及心理發育問題。不會爬行的孩子長大后,部分兒童會出現平衡差、協調性差、注意力不集中及膽小怕事等感覺失調的表現。一部分孩子會出現不敢探險嘗試,缺失自信等心理問題。
那么,怎樣訓練孩子爬行呢?
在孩子養育方式上要注意,孩子到五六個月時,家長要盡可能少抱孩子,給孩子一個自由的安全的寬松的環境,讓孩子盡情的在地面上探索和創新,包括翻身、坐位、爬行和扶站及游戲等,對孩子的運動和心理發育都十分有利。
有些孩子到八九個月時,還沒學會爬,這時家長可以用游戲的方式教孩子爬行。游戲時,孩子面前放一玩具,家長手握孩子雙足協調地向前屈伸,到孩子有足夠力量時,孩子就可以自己爬行了。如果孩子八九個月時還沒有爬行的意愿時,或者還伴有其他方面的落后時,就要考慮到醫院相關科室檢查了,看有無髖關節發育及智力發育等問題了。